《道德经》:开篇“道”跟“名”是什么意思?反过来看一目了然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人尽皆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当然马王堆考古的时候发现汉初版本,这个“”字当时应该是“”。不过字不一样,意思却也差不多。

其实纠结于某一个字到底是什么,也没什么必要。重点是其间的逻辑。

01常见的解释‍

如果看过有关道德经开篇第一句的解释,你会发现众说纷纭。真的是解释什么的都有。

这里给大家列举两个常见的解释。

第一种: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

第二种:“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描述的,否则,他就一定不是永恒之“道”的真实涵义了;“名”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真正的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

总结来说,大体意思就是“道”跟“名”差不多,不可描述,如果能描述,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不是真正的。

不过我对这些解释,总有一点感觉很不解。

02疑惑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那老子写的这句话是不是文字?是不是描述?如果是,那老子说的这句话就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那文字描述也有可能是永恒的真正的。这不是互相矛盾的吗?

这个疑惑让我纠结了很久,有时候在想,这第一句就悟不透,《道德经》这81章大几千字我该怎么看?

后来我发现,解释这句话的关键不在“道”,而在于“名”。

03“名”的解释

看了很多解释,都说“名”是名称名字的意思。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么解释有点太片面。

都知道古人写字做书是要在竹简上刻出来的,费时费力,因此所写的东西必然要言简意赅,能少说一个字就绝不多说。

所以说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这么重要的地方说的话,肯定不能简单地解释。

个人认为这个“名”泛指文字、语言等表达方式。而老子这个“名可名,非常名”,应该是说,能用文字、语言描述的,就一定是局限的、片面的、不长久的。

百科上讲,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文字是人类表达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跟工具。

但是这些语言文字其实都是一群人的约定俗成罢了,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种语言,那么多种文字。既然是约定,就不会完美。所以说文字跟语言是不可能把一个事物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一定会有所缺失。

比如我说我现在很伤心很痛苦,你可以感同身受吗?就算是用长篇大论描述我伤心痛苦的前因后果,大概率你的感觉跟我还是有一定偏差的。

这还是我随便找的两个词,而“道”这种无比深奥、无比全面的东西,怎么可能用文字语言可以表达出来?

04真正的解释

总之,个人感觉老子是想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过于博大精深,过于高大全面。是没办法用文字表达形容的。

如果非要用文字讲明白,是不可能讲明白。但又要讲怎么办?其实可以用事例、用形象让你来悟。就像是我之前说的伤心,你找一个你伤心过的事,就比直接看文字更能理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道德经》第一句不可能说那么多,但整篇《道德经》大部分内容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解释《道德经》这第一句,其实可以反过来解释,再加上两个关联词就能看明白了。

因为“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就是说,因为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所以用文字跟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全面,不完整。

就像庄子说过,“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