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循环往复永恒不变,人们依此建立行为准则

(一),经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二),关键词解析

致:到达。

虚:虚空。

致虚极:即致极虚,到达极度虚空。

守:保持。

静(笃):静止、安静。

守静笃:即守笃静,安守极其静止。

并作:同时兴起。“作”与“虚”和“静”相对。

(观)复:名词,往复、循环。

芸芸:多貌,指千姿百态。

归根:回归根源,即回归初始状态。曰:是、是谓、为。归根曰静:回归初始是谓自我净化。“静”本义指清除污染,使之洁净。又审也,自审内省,见《说文》。

命:天命、定数。

复命:循环往复之定数。

常:恒常、永恒不变的。

妄:乱、胡乱。

凶:凶险、恶难。

容:动词,容许、许可,建立行为规范、准则,与“妄作”相对。

公:大公无私。

道:动词,顺道而为。

没(mò)身:隐没自身,即不凸显自我,无私心杂念。

殆:危险,与“凶”相对。

(三),经文释义

到达极度虚空(之际),安守极其静止(之时),万物同时兴起,我从而观察到循环往复之道。

事物千姿百态,又各自反复回归初始。

回归初始是谓净化,这是循环往复之定数使然。

循环往复之定数是谓永恒不变,知晓永恒不变是谓明白。

(佛曰:“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不知永恒不变,胡作非为则导致凶险灾难。

知晓永恒不变则可建立行为准则,有了准则则可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则可为王,为王则奉天承运,奉天承运则顺道而为,顺道而为则长长久久,隐没自身而无凶险。

(四),问题思辨

此章讲道之循环性,正因为循环往复,所以永恒不变,即“常”。知晓永恒不变可谓明白,才可以根据这些永恒不变的而非变化无常的东西来建立行为准则,如此而来的准则、标准也是固定不变的。其中“知常容……没身不殆”与“不知常,妄作凶”相对,从而可知“容”与“妄作”相对,即行为有依据、有准则。同时也对王做了要求:需要知晓永恒不变而建立准则,需要隐没自身而大公无私,需要奉天承运、顺道而为。

第一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其中“作”和“虚”、“静”是相对立的关系。至于把“致虚极,守静笃”理解为老子悟道的某种状态的,是无视随后的“万物并作”把主语张冠李戴。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正始玄风”使然,说者玄玄乎乎而无任何实质内容,听者不知所云、迷迷糊糊。

(0)

相关推荐

  • 墨学︱法仪篇

    法仪是中华墨学语言体系里的专有叫法. 法:处理事物的标准,规范,可效仿的标准,包括手段,尺度,规则. 仪:按程序进行的法制,准则,程序. 那么何为法仪呢? 简单的理解就是宪法与法制. (图片为虫二先生 ...

  • 妙之。我之见:没身不殆。

    为什么<道德经>是仙道修炼之经.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 ...

  • 易与天地之道

    乾为天道,乾的准则是循环往复,也就是元亨利贞四德.坤为地道,坤的准则是顺从天道 ,故而其德为柔顺.天地之道皆为循环往复,其最大的表现是四季有序轮回.地上生长的万物都要按四季有序轮回,吸收四季的天地之气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是宇宙根本法,无人可以能撼动

    主播 | 笑非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道德经>是我们生命的书!是研究形而上的规律之书.今天,我们走进第五十六章,本章是老子对修道者的描述,主要讲了修道者的修养方法及效果.老子认为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这一章,以为是极为精彩,极为实用的,也是 老子 辩证 逻辑下 的 另外一番大道理. 先贴下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老子在这一章节 ,继续用辩证现象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这种辨证在当下的中国依然适用,国人受儒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哪怕有的人没有察觉到. 先贴下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 ...

  • 道德经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我们在用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恒定一个结论时,你就能得到相应的能够佐证这个结论的数据,哪怕是同样的数据,最后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老子在这一章节里,是用现象去阐述一个道理--柔弱胜强. 先贴下原文: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六章 寻根章 第一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继续讲道,只是在讲道之前,引述其他内容,表达道的价值. 先贴下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

  •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Gravity is the root of the lightness,stillness,the ruler of movement.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the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