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牧集老街,讲述虞城与马的不解姻缘
虞小勋
人类对马的驯化开始于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几千年的和睦相处,人类与马结成了千古之缘。打开成语典,仅带有“马”的词语就达上百条之多。帝王之婿称“附马”,赞美某人称“拍马”,达成某事叫马到成功……,“马”文化成了当代汉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即封舜子商均于虞,号“有虞”,后称“虞国“。为夏中兴之地,商汤灭夏后建都南毫(今谷熟镇),始立商朝,秦设虞县,传说,这里有对环境要求颇高的兽“虞”。夏末,桀失民心,汤王举义旗,辅臣伊尹领命于汤都北不远处建水丰草美之牧马之地,汤王靠这些马建立强大骑兵,建立商朝。至宋、梁年间,这里便成为皇家牧马场。其后这里形成马匹等商品交易的集市。此后,木兰从军,“东市买辔头,西市买长鞭”,刘秀借马突围等,让此地成为镌刻在一代又一代虞城人的记忆,“牧马集”越来越成为虞城一个离不开“马”的地方,慢慢成为“马牧集”。为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虞城县对马牧集老街这个昔日被称为的“断头路、垃圾场、坟头窝、臭水沟”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提升。如今的马牧集老街已经成为虞城的“文化会客厅、非遗集结地、文产孵化器、老旧城区改造提升的示范点”。这里不仅设置了电影纪念馆、瓦当博物馆、虞国老粗布、非遗展馆、东明讲堂、文创空间等。春节期间,由虞城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城关镇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以马为梦——虞城县马牧集老街首届马文化艺术展”在因疫情原因没有举行开幕式的情况下在马牧集老街悄然开展,为今年的新春佳节提供了一场高质量的文化大餐。此展集结了近200件以马为主题的国画、油画、书法、篆刻、雕塑、剪纸、刻瓷、根雕、刻石拓片、文玩藏品等艺术作品。举办此次展览,旨在打造马文化名片,并以此作为起点,开启中原马文化的研究。
虞见:图说您遇见的虞城
用照片讲述故事,用图片展示精彩。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真实。一个片断,一段过往,一个回忆,所有精彩的瞬间,让我们的记忆更美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动人的故事,增加了美丽的片断。让我们一起拿起相机和手机,来记录虞城的变迁,来记录你我他的故事,来记录那些遗失的美好……,请到订阅号里找到【虞见】,浏览转发新的图片。草根平台,有你精彩:你来拍,我来发。
重要说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文图作品均属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平台有权追究侵犯原创权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