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传说 (1)
本文为2005年拙著《锁定红海》一书的片段。
--------------------------------------
中国汉代是神怪故事大发展的时代,多数故事源在汉代。“牛郎织女”的传说也不例外。
表面上看“牛郎织女”道教无关,但通过分析我们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神话与道教的某些理念相通,比如“羽化”,当然这个联系隐藏得很深,需要许多探究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不过,“织女”作为道教人物“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女儿,已经初步说明了一些问题。这个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应该与道教有神秘的渊源关系。
我记得童年时的神话故事都是从一个不识字的临家老奶奶那里听来的。她家有个葡萄架,我们常去她家听“瞎话”——这是豫西人对于“神话传说”的称谓,因为大家知道这些故事都不可能是真的,所以就以“瞎话”总括。但我们听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这些真假问题,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瞎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业余的文化传播者存在,就是因为有我这样喜欢听“瞎话”的人特别多,有需要就有“市场”。旧时代,没有电视,没有电影,也没有电脑与电话,甚至没有电灯,漆黑一片的夜晚人们有无污染的夜空,有皎洁的月光与星辰,漫漫长夜最使人高兴的就是周围有几个能说“瞎话”的老人了。
一般神话传说因为口口相传,不稳定,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版本。“女郎织女”的传说由于流传很广,所以版本就更多了。
我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七仙女经常下凡洗澡,还有有时辰要求,一旦时辰过了就不能升天,她们每次离开的时间很准时。一次,牛郎把七仙女的衣服给拿走了,似乎这衣服是特殊的七彩羽衣,没了它仙女就不能升天,耽搁了时辰七仙女不能回家就不得不和牛郎结婚了。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听说后不允他俩的婚事,要把他们拆散,但这时小夫妻已经有了孩子。在牛郎追赶织女的路上,王母娘娘狠心地用簪子画了一条银河把夫妻俩永远隔开。喜鹊同情他们的遭遇,通知所有的同伴于每年七月初七搭鹊桥让夫妻俩人会面。由于织女每次见到牛郎都会伤心哭泣,所以每年这天都要下雨,雨水就是七仙女的泪水。也真的很奇怪,几乎每个七夕都会下雨,看来古人已经找准了这个节气,真是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样的神话真美,而且蕴涵着古人的智慧。
这里有个细节或许可以说明“七夕”确实也有“本土化”部分。中国的神话多在汉朝开始生枝发芽,而汉武帝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的生日据说就是阴历七月初七,另外他母亲也是王氏——不知道这与织女的母亲是“王母娘娘”是否有一定关联。口传神话,自然是什么都可以根据需要附会进去的,关键是原有的主要特征却不能过分削减。
牛郎董永就是后来附会进去的。孝子董永是汉朝人,他的出现不能决定这个女郎织女的传说的初现时间,但可作为最晚出现时间考察。有关董永的故乡有江苏丹阳说、河南南阳说,还有湖北孝感说。我注意到这几个地方都在南方,主要在长江流域。
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有《毛衣女》,与织女的传说有关,很可能是其雏形。
《搜神记.毛衣女》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农夫在田野里看见七个女子,都穿着羽衣。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他悄悄爬过去,拿过其中一个女子脱下来的羽衣,藏了起来。这七个鸟人,在田野里玩够了,都先后飞走了,只有一只丢失了羽衣的鸟人留了下来。这个农夫娶了鸟人做妻子。鸟人先后生下了3个女儿。几年后鸟人向大女儿询问羽衣的下落,被告知羽毛衣藏在稻谷堆下。于是,鸟人就找来羽衣,穿上它头也不回地飞走了。[1]
以下是另外几个“牛郎织女”的神话片段,雷同的多删除,主要为看差别:
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2],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幸福。这事很快便被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上天。
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就要追到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
还有一个版本: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她刺绣出来的衣服就像彩虹一样美丽,深受玉皇大帝的喜爱;牛郎是个在天庭放牛的小伙子。织女和牛郎在天庭上谈恋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玉皇大帝还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以庆祝。然而这对男女结婚以后,变得懒散起来,织女不织衣,玉帝没衣穿,牛郎也不放牛了。玉帝气坏了, 一怒之下就命令平时两人各在银河两边工作,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夫妻才可以见面。[3]
归结以上的主要元素为:帝王与王后、公主、天上人间、羽衣、鸟、爱情与别离的哀伤、生育、纺织、牛、牛郎、“7”与“3”的数字、河水、洗澡、追赶、盛典、狠毒的母亲、仙女、人仙转变、飞行。记住这些特点,后面我们会一再地与这些“符号”碰面。
有关“毛衣女”的传说可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神话。在汉族、纳西族、苗族、傣族中都有流传。日本、朝鲜据说也有同类似神话。
“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关于具体的情节,《荆楚岁时记》说,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就“巧”了。明清以后流行“丢巧针”游戏。七月七日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水面会产生一层薄膜,把缝衣针投入碗中,若针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
还有一种活动是预言式的:找7位姑娘聚在一起成立一个“乞巧”小组,取苎麻[4]织成7尺布幅,各剪一尺以遮目观牛、女双星,然后据所见景象预知未来姻缘。
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多为闺阁少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进行各项乞巧活动,十分热闹。
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晋书》《天文志》里说:“织女,天女也,主司瓜果、丝帛、珍宝”。在七夕食品中有新鲜水果和“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干果。河南新乡一带则流行以葡萄、石榴、西瓜和桃等七样瓜果[5],烙七张油烙饼或糖烙饼,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供奉织女,以祈求“织女送巧”的愿望得到实现。
如此多的“七”,“七崇拜”的痕迹展现无遗。这是否在说明这个故事有更加古老的根源呢?
长文,待续
所有打赏会转给专题片《文明学纲领》制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