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想控股微空间(LEGEND_HOLDINGS)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据介绍,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电力行业之后,还将有更多行业机构甚至个人行为将纳入碳交易市场之中。
据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显示,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规定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未来,个人的文明低碳行为如随手关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使用空调等,也可能参与到碳交易之中,共同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那么,什么是碳交易?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个人如何参与其中?以下,enjoy~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
具体来看,碳交易是指将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首先,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采取配额制度,先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其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碳排放权。
其次,受到经济激励,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进行减排,并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卖出以获取额外收益;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则需要购买碳排放权,来降低碳排放达标成本。
举例来说,作为一家专门生产电动车的企业,特斯拉的碳排放信用额度处于“富足”状态,因此其可以向美国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额度。在过去五年里,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额度为其带来了33亿美元的收入,仅2020年收入就接近营收总额的一半。但是,买了排放权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限排放。如某企业购买的排放量超过配额很多,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购买碳交易的情况。假如进一步分析原因,若是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便对其进行整顿;若是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便会对其依法进行执法处罚。今年6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这意味着全国碳排放权开始进入集中统一交易阶段。对于这一热门话题,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尽管当前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尚未纳入电力行业之外的行业和个人,但通过北京、上海、重庆等9地碳交易的试点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个人碳交易的基本运作方式:类似于股票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需要先提出碳排放交易申请,经过审核、开户、签约等一系列流程后,就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的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此外,全国许多地方也都纷纷“试水”多元的个人碳交易方式。作为最早一批搭建碳普惠平台的广东东莞,将涉及20多种生活场景的减碳量进行核算。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电节水、旧物回收等低碳行为,通过量化低碳行为,获得相应的碳币后,公众可用碳币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此外在《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中,也透露出一些交易方面的细则规定: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交易时段与A股相同,每个交易主体只能开设一个交易账户。可以预见,随着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上线,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规定会进一步完善细化,而交易方式也将逐渐丰富,在公共平台之外涌现更多市场化的碳交易产品,共同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从整体规模来看,相比较个人,企业是碳交易市场更重要的参与主体,碳排放权交易既可以直接促进碳减排,又能激励企业研发应用碳减排技术。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在碳减排领域持续深耕。作为国内最早投身ESG实践的企业之一,联想集团早在2009年即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加入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并设置了科学碳目标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近年来,联想集团通过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极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数据显示,相较于2009/10财年,联想集团在2019/20财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92%。比如,联想合肥联宝工厂运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的生产调度系统LAPS,每年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11万棵树;联想集团独创的低温锡膏制造工艺,可使企业每年减少约6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联想集团还通过智能解决方案赋能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和节能减排。其为能源行业打造的预测性维护方案,可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远程感知设备状态,帮助企业提高风机利用率和发电效率,将运维成本下降5%。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报告统计,当前全球范围内约有38个国家级司法管辖区和24个州、地区或城市正在运行碳交易市场;这些区域GDP总量占全球约54%,人口占全球约1/3;其中24个正在运行的碳交易体系已覆盖了16%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有8个碳交易体系即将开始运营。在上述正在运行的碳交易市场中,欧盟碳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也是碳交易体系的领跑者。早在2005年,欧盟碳交易市场即开始试运行,并设定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碳排放总量目标不断降低,覆盖行业逐渐丰富,和其气候目标紧密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欧盟碳交易市场还通过调整配额分配方式、碳抵消机制等方式鼓励碳减排。例如,欧盟碳交易市场第一阶段主要根据一定原则免费分配配额,而在第二阶段则采用免费和拍卖两种方式进行分配。数据显示,欧盟碳交易体系的碳交易额达到1690亿欧元左右,占全球碳交易市场份额的87%。从减排效果上来看,截至2019年,欧盟碳排放量相对1990年减少了23%。在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之上,我国也正稳步推进碳交易体系的搭建,先是分区试点碳交易,然后开始推进全国性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历十年逐步发展成熟。自2011年起,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已开展了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覆盖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