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典医案」大柴胡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腹痛

小编导读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已经拉开帷幕,如果您有对中医经典的研究成果和运用心得,欢迎踊跃报名!

本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海南省中医药学会、海南省中医院承办,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场全国性大型经典传承活动。

第二届经典传承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学习中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名家医案,今天书香中医App来和大家分享大柴胡汤的病案哦~

柴胡汤类方中大柴胡汤也是一重要方子。其涉及的条文并不多,如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还有《金匮要略·腹满寒病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病案

汪某,男,40岁,工人。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于2017年1月1日入院。既往史提示,3个月前曾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查体见腹部膨隆,全腹散压痛,左下腹疼痛明显,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高调肠鸣音。辅助检查:腹部平片提示可见明显液气平面。西医诊断为肠梗阻,给予禁食、护胃、灌肠、维持电解质平衡等保守治疗4天,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家属要求中药介入治疗。

刻诊:患者面色不华,精神欠佳,腹痛膨隆拒按,胀满难以忍受,口干、口苦,呃逆,无呕吐,无大便及排矢气,小便短赤,夜间休息差,自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痞满。

辨证:胃肠湿热,壅滞气机,湿热胶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通腑。

主方:大柴胡汤合厚朴七物汤。

处方:柴胡24g,黄芩15g,太子参40g,白术30g,法半夏8g,大黄6g,枳实15g,厚朴20g,白芍18g,当归15g,藿香10g,黄连6g,甘草6g。2剂,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2017年1月8日二诊:患者自诉服中药后当晚就排少许硬结大便3~5枚,如羊屎状,顿时自觉腹部胀满及压痛减轻许多,仍口干口苦,无呃逆、发热,小便黄,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继续予以上方合三根汤治疗。

处方:柴胡18g,黄芩15g,太子参30g,白术18g,法半夏8g,枳实15g,厚朴20g,白芍18g,当归15g,葛根18g,芦根18g,白茅根30g,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2017年1月12日三诊:诉因症状明显缓解,于2天前办理出院。现偶有腹胀,每日解大便2~3次,先为硬结大便,后为稀便,偶有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考虑肝郁脾虚胃弱,调整治法为疏肝健脾,选用主方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治疗。

处方:太子参30g,白术30g,茯苓18g,柴胡18g,黄芩15g,法半夏8g,枳壳15g,白芍18g,白前15g,厚朴15g,前胡15g,甘草6g。3剂,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017年1月16日四诊:自诉服药后腹部仍稍感胀痛,进食后明显,大便仍先干后稀,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考虑气机不畅,脾虚失运,前方加紫苏梗15g、延胡索15g。3剂,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017年1月16日五诊:患者诉纳食正常,腹胀消失,大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再次要求中药调理。治法予以疏肝健脾和胃,选用主方四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

处方:太子参30g,白术18g,茯苓18g,柴胡18g,白芍18g,枳壳12g,木香6g,砂仁5g,元胡15g,苏梗15g,桔梗15g,藿香10g,黄连10g,甘草6g。3剂,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时嘱清淡饮食,禁止暴饮暴食。

4个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3个月前曾行胃大部切除术,正气尚虚弱,又因湿热壅结于肠腑,气滞阻滞其中,故腹痛膨隆拒按,胀满难以忍受;气机失调,肝疏泄失常,胃气上逆,故口苦,呃逆,湿热下行,故小便短赤;外感郁肺,故发热。《金匮要略》载:“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五汤主之。”《伤寒论》103条载:“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故选用大柴胡汤合厚朴七物汤治疗,同时加用大剂量白术健脾润肠,当归养血润肠,厚朴下气除满,藿香、黄连醒脾燥湿。

二诊时患者腹部胀满及压痛均减轻,但是仍口干口苦,小便黄,虽无发热,但考虑到津液损失,故合用三根汤生津养液。三四诊时患者腹胀,先硬后稀,偶有咳嗽,为典型肝脾不和表现,故选用四君子汤健脾,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同时加白前、前胡止咳,紫苏梗、延胡索宽中理气。五诊时患者症状消失,结合患者实际出发,以疏肝健脾和胃为法,选用主方四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而收功。整个治疗过程,详细了解病因,抓住病机关键,准确辨证施治,多方调护,虚实兼顾,使正胜邪去,疗效满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