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代一位状元,只活了62岁,一手好书法让人称赞不已!

说到书法,很多人会想到一些名家的书法,其实有很多人在书坛没有名气,但是他们的书法造诣丝毫不在书法家之下。清代状元曹鸿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位饱学之士,不以书法立身却以书法闻名。

曹鸿勋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状元,但是曹鸿勋的父亲文墨平平,老实持重,所以曹鸿勋自幼生活在清贫之家,在私塾读书也是饥一顿饱一顿,但是曹鸿勋很用功,尤其书法写得好。如果曹鸿勋不是因为书法写得好,也许他不会中状元,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他的书法说起。

曹鸿勋是当时潍县人,在潍县有一座文昌阁,文昌阁两旁的对联都是由陈介祺书写,因为陈介祺是金石名家,有一定的威望,书法造诣深厚。恰巧有一年文昌阁的对联却不是陈介祺所写,这让陈介祺很郁闷,于是找人打听到时曹鸿勋所写,当陈介祺听到曹鸿勋这个名字之后,感到很陌生,当他见到曹鸿勋之后,感觉到他是一位可塑之才,遂把曹鸿勋收为徒弟,为曹鸿勋的读书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曹鸿勋是金石名家,家中一些古典名著,书画作品众多,这让曹鸿勋眼界大开,为曹鸿勋的文学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介祺对曹鸿勋的帮助不仅是这些,他还请了当时的名家来指导曹鸿勋,让曹鸿勋在学业上又进了一步。

曹鸿勋如果不是因为书法,那他也不会遇到陈介祺,曾有人说过,曹鸿勋是因为书法成名的状元。曹鸿勋的书法写得工整有力,必然会受到欣赏,当时的书坛,文人的书法以馆阁体为主,但是曹鸿勋的书法没有受到馆阁体的影响,而是潇洒爽畅,结体流美,错落有至,有着自己的风格,学习古人不拘泥于古人,值得称赞和学习。

在书坛上,很多人写书法只是一味地模仿古人,并没有写出自己的风格,或者有的书法家在创新的道路上偏离了书法之道,像曹鸿勋能学古人自出新意的书法家在书坛上并不多,所以他的书法才被后人记起。

曹鸿勋作为一个文人,把书法视为小道,认为文人写书法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的书法具有一种不急不慢的雅致之气。

他的传世书法并不多,《重修玉清宫碑》是他的代表之作,当时写这幅书法的时候曹鸿勋四十八岁,也是他书法成熟的时期,所以整幅书法三千多字,没有一笔具有柔弱之气,给人一种刚劲之感。

曹鸿勋只活了六十二岁,传世书法也不多,所以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后来偶然发现曹鸿勋的书法,才感觉到这位状元的书法造诣不俗,笔画、章法、结构都不在一些名家之下,虽然不能说他的书法超越了古人,但是与同时期的书法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见,状元是有才华的人,不仅是学富五车,书法也写得好。曹鸿勋给后人留下的书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