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五行之意,难成五步之行 五行与太极拳之步法

邓一琳

全国上下到处在打一套、据说是国家体育局主持新编的太极拳架子。名曰八门五步十三势太极拳。

为何要叫八门五步十三势呢?因为太极拳的各门派的式子,不论多么繁杂,都离不开这八门五步十三势。

这个势,可不是式,而是指的势态。是指太极拳的八种手法,与五种步法的十三种性质的变化。

前文已经讲过了八门与八法的关系,即,掤南、捋西、挤东、按北 ,这四正手法,与四隅手法,采、挒、肘、靠的关系。

(看下图)

我们明白了,由阴阳的变化,产生了四象;由四象,生出来了四正手,继而是四隅手。这其中的东南西北这八个方位词,并非代表方位与动作,而是指八种手法的八种不同性质,主要是指内在劲力的性质变化。

一.不识五行之意,难成五步之行

五步,指五种步法,即进、退、顾、盼、定。

这个进退顾盼定,可不是人们目前头脑里的概念:什么前进步,后退步、左迈步、右迈步、定就是不动,等等。

试问,哪种拳术,不走这五种步法?哪种武术没有这五种步法呢?为何这八门五步就成了太极拳独特的精华了呢?

这进退顾盼定,对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中的五行,是指五种性质的变化。

请看老拳谱对步法的描述: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步法与五行的关系,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这就又得看太极图了。见下图:

五行,金木水火土出来了。五行在哪儿?在脑子里,在意识中,意识中要有五行的概念。一动步就与五行是对应着的。

那么必须了解这五行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才有可能知道进、退、顾、盼、定这五种步法是什么性质的变化。

前人通过观察天象与地上万事万物的变化,得出结论:天地生万物,生于天,藏于地,天生地成。天上的气候决定了地上生什么。万物有万象,这万物,由于阴阳比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性质变化。前人把万物之万性,又进行了归纳、综合总结,总结出五种大的性质,即金木水火土,这是地上的五种物质。用这五种物质,代表五种性质。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这五种性质。就像中国人十几亿,但同一年生的人都用一个属性来表示。

现在分别来看看这5种性质。

1. 水 ,水性润下,凡是向下走的这种性质,都叫水性。

水性虽润下,但外虚而内实。请看其符号,上下都是阴爻,是虚的,中间是一根阳爻,是实的,外虚而内实。水的表面是柔软的,虚的,东西能漏进去,那为什么又叫内实?外表上看起来是虚性,但是,它会产生出强大的力量,水中并非什么都没有。凡是任何物质,如果有这样一个像水一样的性质的,那就叫水性。

2. 木,木性生发。看看树木 ,每年发芽长大,用手拉住一个树枝,拉弯了,但一松手,它又弹回去了,木曰曲直,木主生发,它是要向上长的。永远向上长的,生发的这种性质,叫做木性。

3. 火,火性炎上。点一火把,火苗是向上跑的,即使把火把头朝下拿,那火苗也依然向上跑,但火是外实而内虚的,火苗的里边是虚空的,啥也没有,但外边可进不去,强大的力量在外头。这叫外实而内虚。请看火的卦爻, 外边两根阳爻,中间一根阴爻。世上很多这种蒸腾的、向上的性质叫做火性。

4. 金 ,金性。金是收敛的,凝聚的,肃杀的,往回收的。凡是这种性质的事物,都归于金性。平时人们说金秋十月,还有人说金色的十月,实际上金秋,不是说金色的意思,而是说金性。

秋天之气主收敛、肃杀之气,有一词叫萧瑟秋风今又是,树叶都掉了。(不过,说金黄色,倒也有些道理,果实在秋天都成熟了,收获了黄黄的苹果、柿子、哈密瓜、芒果等等,倒也都是黄色的,不无道理,个人之见)。

前面讲了物质的四种性质了,这四种性质又是两两相对、互相制约、互相有控制的。水对火,一个运下,一个炎上;木对金,一个生发,一个收敛。

这四种性质,而且对应人的四个脏器。

心对火,肝对木,肺对金, 肾对水,所以心肾相交,也叫水火既济。肝木主生发,就有一个肺金主收敛。这就是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以达到平衡。

5. 土,中定。中定,不是说不动了,讲的是事物的性质。既不生阴,也不生阳,保持一个中性。在太极图中,这个图最上端的五,和最下端的十,就是中间的那个五和十。五在最上端,不上也不下,十在最下端,也是不上也不下,这叫不阴不阳,既没生发,也没收敛,这是中性。现在把五和十拿了出来,放在太极图的中央位置,但五和1十是既可以上、也可以下的,其它几个哪个缺了,它们就可以来帮忙,平时就位于不变性的状态。其它的都在围着它转。

小结:

五行是中国灿烂悠久文化的体现,而且也是学习太极拳的五种步法的基础。

五步与五种物性

进退在身,不在脚。

1. 我们明白了中国的五行说的是五性,用地上的五个东西,代表了最典型的五种大的性质,这叫地性,也叫物性。

中医的五行,对应人体的五个脏器,也对应太极拳的五种步法。

火——心——进——性炎上;

水——肾——退——性润下;

木——肝——左顾——性生发;

金——肺——右盼——性收敛;

土——脾——中定——性不变。

中医的五行所指的脏器,与西医的五个器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讲的是气性、功能。心气、肝气、肾气、脾气、肺气,它们在身体内互相作用,推动生命的运行,这些性质也会不断的变化,有阴阳不断变化的过程。

请看上面太极图。从太极图上,我们看到边上标示出很多的变化,有八卦,有五行。

五行的变化也是阴阳变化的结果。伏羲八卦方位太极图:上乾下坤,一天一地,那是指天象的阴阳变化。而此图上离、下坎,一火一水,一主阳一主阴,指的是地上的阴阳变化,产生出五种性质的不断转换。

陈鑫图说书上第5页:一者水之生数也;六者水之成数也。坎居于子,当水生成之数,故坎属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要经历由生到成这一过程,不可能只有生,或只有成,必须是生成)。

坎卦,水,位于下边,水主润下,既虚又实,在长阳。

离卦,火,主炎上,阳,都在上边这一块,外实而内虚。在长阴,即在生虚。

木,主生发,生阳,在生长阶段。

金,主收敛,阳在一点点变少,在生阴。

中间的土,像大地一样,没动。洛书中说过,这是五和十,既没表现出来阴,也没表现出来阳,但既含着阴,也含着阳,阴阳含而未发,这叫土性。

2.五性与太极步的关系

如前所提,火是进,水是退,木是顾,金是盼,土是中定。

那么太极拳的向前迈步,是不是就是火性的进步了?是炎上之性了?

向后退步,是不是就是水性了呢?

但如果明确的告诉你,太极拳在很多时候步子向前迈一步,却是水之性的退步,你能理解吗?为什么呢?

太极拳的分步是,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此言是讲,要看身子往哪儿走,这个步子就叫什么步。

如我站在这里,如果我的身子往后退,这就叫退步,是水之性,不要看脚往哪儿走。

又如在定步推手中,脚并不动,但身子往前,这就叫进步,身子往后这就叫退步,一进一退是身子说了算。

再如,对手在前方,我两脚前后站立,往前即进,往后即退。

如果对手在侧面,横向步,向对手方向走就叫进,相反方向就叫退。

所以进或退,与目标有关系,与身体的方位有关系。

上面所讲的还比较好理解,进退当中有顾盼。五行就出来了。

三.进退之中有顾盼,顾盼之中走进退

顾盼来自中国的一句成语,左顾右盼,形容向左右两边看。用到打拳上,是把头上的左转右转,放到腿上去,是说太极拳的腿,除了跟着身子,有进退之外,还要有左转右转,就像手上会有螺旋的转动之外,两个步子,也要在转。

从图上我们得知,左顾属木,右盼属金,木主生发,在生阳;金主收敛,在走阴。腿是在转着进退的,这边是木性,那边就是金性。也即一边在走阳,另一边就在走阴,一个发散,一个收敛。这并不是说,迈步时,要腿画着圈儿进退,而是指里边的劲儿在转着走,腿一动,阴阳两个性质就出来了,同时显现。

回顾一下太极拳的五步之中的进退顾盼与五行的关系。

,主火,阳性。

退,主水,阴性。

左顾,木性,主升发,阳性

右盼,金性,主收敛,阴性。

那么以身分步,五行在意,具体在太极拳习练中,如何体现呢?

演示1,进步与退步

康老师与助手搭手,康老师身往后、在退,这是水性,润下。随着身体往回走,劲力在不断的往下流,直至把对手引的朝前栽下去。

康老师又示范一种错误的状态,腿顶着,流不下去,撑得狠狠的,这就和对方顶上了。

又演示一个陈式懒扎衣,右腿出去,但身子向左移,左手上,右手下,这叫退步,以身分步,水向左下流透了再出来。

又如野马分鬃,左腿出去了,双手交叉在右侧,这叫退步,因为身子在朝右腿方向撤;然后,才左右手分开,逐渐变成左弓步,这个过程中,身子在朝前,这叫进步。在进步中,腿劲儿呼的升起来了,这是阳性,气腾然,但绝不许蹬踹后腿。

康老师又和杨老师演示推手。杨向前挤,康老师在退,身上的东西哗的下去了,杨向前栽倒。

反过来,康老师挤杨老师,杨也让水流下去了,康也向前栽。

一进一退,退回来,左腿负重,但让水流下去,虚不接力,这叫左重左虚,绝不能左重还左实,那可就顶上了。所以要注意负重腿的用力顶死,与让气流下去,这是性质的不同。由于性质的变化产生了左重左虚,右重右杳。

演示2,顾盼

杨老师打一个搂膝拗步,架子很规矩。前腿撑在那儿,后腿蹬在那里,她没有感觉到腿上的旋转。

康老师又打一个左搂膝腰步,边打边说:右后腿之胯在向前转,左前腿之胯在向后转,右胯在走一个木性,在生发,而左前腿在收敛,走了一个金性。右手与右胯都在生发,是阳性;而左手与左腿左胯,都在收敛,在向后下,走阴性。一阳一阴,对手已经向康老师的左手后侧,被拧的歪下去了。

如果左边右边都是发散的阳性,那就和对方顶上了。

所有动作的两胯,都在这么转,在不断的变性。

又如倒卷肱,一手一脚退,另一手一脚进,当一条腿在向后旋转时,另一条腿就在向前旋转。一个在收,一个在放,这叫左顾右盼,或者叫右顾左盼,性质在变化,这即进退当中有顾盼,顾盼当中有进退。

四.五行之中定

明白了五行中的四行,金木水火与太极拳中的步法的关系,还有一行,即中定,对应五行中的土性。

拳论上讲: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跐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于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

这是明确告诉我们,进退顾盼都在动,在动中变性,只有中土之性不变。(变中不变之性为中定)

也即,进退顾盼,都围着中土这个不变的核心在转、在运动、在变化。

那么,什么叫枢机之轴呢?这个轴在哪里呢?其不变之土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演示1

看房间的这个长方体的木门。

其重心一定在正中间,但门轴在一边。一开一合,在围绕着边上的轴在转动,这是在告诉我们,轴不一定在正中间。

也可以在正中间,这时中心轴和门之重心就重合了。轴也可以在偏左或偏右的位置。

如果开门叫阳,关门叫阴,在一开一合中,门轴阳面上的所有的点都在围着轴在向外走,而阴面上的所有的点都围着轴在向内走。那么门轴本身走了吗?没有,它只是在自转,甚至连自传也没有。门轴不走是一定的,这个轴既不阴也不阳,这叫中性,即中定之性。

演示2

再看一道具,见下图:

一个圆盘底座,中间直立一细长铁丝,铁丝上插一长方体的海绵,穿海绵的位置,大约在侧1/3处。向前推动海绵的左侧,这一侧叫阳,木性。右侧也相应的向后传,右侧就叫阴,是金性。

在进退当中,还有顾盼。

如果没有这个中轴,就形不成顾盼。也即,没有中土,无以形成顾盼。

有一个概念需要强调:中轴不一定在正中间,中轴不一定是重心所在地。

那么用到人的身上,人的中轴在哪里呢?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脊柱是中轴,因此产生了所谓的守中、用中,护住自己的中心线,打击对方的中心线。

其实,就像这道具一样,重心不一定是中心,中土之位是可以到处跑的,而且,但绝大多数时间重心与中心是不在一起的。

没有中心和重心是重叠在一起的拳式呢?有,比如陈式拳的起势、收势、还有金刚捣锥的定式,其余的式子的中心全是偏的。

演示3 具体的拳式演示

看看中定究竟在哪里:

左搂膝拗步。

在逐渐形成左弓步的过程中,左边是金性,在收,而右边是木性,在放。轴在哪儿呢?从中间向左边,越收越短,右边越放越长,最后这个中轴,在左胯根的里侧,在接近右脚跟内侧的位置,这就是这个步子的中定之处。

如果从左搂膝拗步继续接走右搂膝坳步,抬右腿,向前迈步 ,但此时身子要向左后走一点,右腿迈步落地后,左腿要变木性,即生阳了,右腿要变金性,要生阴了,这时那根中轴,就从左侧要向右走了,也即从左胯根里侧,经过肚皮,转到了右胯根里侧贴近右腿内侧的位置。

打拳时,这根轴,就这样在不断的变化。上、下、左、右、前、后 ,长度也不一定,这根轴就叫虚中。太极拳练的就是这个虚中,这个虚中的性质,叫中定之性。这个中定的轴,往往不在脊柱的中线上,绝大部分是偏的。

推手演示

如果把中轴就放在脊柱上,对方两手把控住你的两手,那就像把门轴放在门的中间位置,两手把住门的两边,这门就开不了啦。

但双方右弓步,对手推康老师的正中间的脊柱,他认为脊柱是中心,结果却摔了出去,因为康老师把中心换到了右胯内侧,对手就顺着左边出去了。

中定之性在腿上,中在腿里边在跑。

康老师把轴,即这个虚中换到了左侧,对手就从右侧出去了。

这个轴即虚中,可以随时随对方而变,让对方找不着。这叫用中。

上身之轴(脊柱)是动不了的,腿底下这根轴,是不断在变化的,所以步法中有一个中定,而这个中定是活的,它不断的在变换位置,但性质不变,这就叫进退顾盼不离中定,这就叫中土为枢机之轴。

有人一上来就先学推手,脚下没有中,这个中不会移动,那推什么呢?

小结

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是指地上五种性质的阴阳变化的结果,五行又对应太极拳中的五种步法的阴阳变化,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火之性,炎上,指进步。

水之性,润下,指退步,阴性。

木之性,生发,阳性,指腿的朝前的旋转,叫左顾。

金之性,收敛,阴性,指腿的朝后的旋转,叫右盼。

土之性,中定,不阴不阳。

太极拳的进步还是退步,要看身子的走向,所谓以身分步。

太极拳的左顾右盼,发生在进退之中,但进退顾盼,都是在围着中轴在旋转、运行。绝无直来直去之象。

这个中轴是运动中的虚中,是进退顾盼的枢机之轴。

五步指的是腿上的劲法,八卦指的是手上的劲法。不管什么拳式动作,最基础的劲法,就这十三个,所以叫十三势,这是气势。和外形没多大关系,脑子一变,动作可能还没动,可是性质就变了。

八门五步十三势,对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八卦与五行,这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不懂这八门五步的真实含义,打不出真正的太极拳来。

最后提醒,这都是讲的劲法,是身体内里的事。在没有松出内劲儿之前,千万不要去找,只管松松的去练。

太极拳的训练没有捷径,唯有在明理的情况下,松松的去练,守住无极的状态的最大化去练,切切!

功到自然成。

本文发表于《中华武术》杂志十月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