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廷:益气固表辨治小儿常见病系列方
作者:刘荔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刘启廷益气固表系列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病能治,无病可防。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古人谓之为玄府御风关键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似桂枝汤而不燥。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的病人是因为肺气虚,肺主腠理,腠理在表,肺气虚的病人也是表虚,故应当先补肺气以实表。
方中黄芪为药首,具有益气固表之功,抵御风邪无以乘虚而入之效;用炒白术易生白术,减弱燥性,功偏补气健脾,以资水谷之源,助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药首;防风走表祛风邪,为佐使,引药达腠理,使药在腠理发挥作用以实表,从而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就宛如用屏风将人围起来,使人免遭风邪之袭,避免感冒发生而得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屏风散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的研究还认为,玉屏风散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之一,是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多有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偏低,而玉屏风散具有一定的补锌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此外,有关报道显示,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
小儿表虚易感方
小儿表虚易感,指小儿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医称之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容易感受外邪而得病,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遇风即感、偶有发热咳嗽、易出汗等症状。正如《医学三字经》所云,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
治则:扶助正气为主。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侵袭和抗病毒等防御功能,但是,当机体虚弱或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小儿扁桃体肿大常因感冒、受凉、细菌感染而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易出汗,体检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严重可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若长期反复肿大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中耳炎、打呼噜、气管及支气管炎,危害极大。病因为卫气不固,邪热结聚咽喉。
治则:益气固表,解毒散结。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板蓝根5克,牛蒡子3克,桔梗3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清热散结。
调护:要预防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日常防护十分重要,首先一定要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温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稀软饮食为宜,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小儿易感冷热方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主要以发热症状最为常见,体温多在37.5℃~39℃间,同时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病因为体质虚弱,阴阳失衡,营卫不调。
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用小儿感冒冷热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柴胡5克,黄芩5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疏风散热。
调护:若体温超过39℃,可予上方每日2剂服用,间隔2小时服药1次。或配合物理降温法,亦可采口服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等,以免削弱机体抵抗力,延长病程,甚至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小儿易感低热方
小儿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持续2星期以上,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或潮热,或朝热暮退,或夜重昼轻等,常伴有头汗多,手足心发热,口干口臭,夜间睡眠不安宁,或腹痛多啼等。中医认为小儿稚阴稚阳,发育不全,阴阳不相协调而致小儿低热。
治则:益气固表,清热退蒸。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地骨皮5克,白薇5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清退虚热。
调护:低热虽然发热不高,但机体消耗的水分已开始增多,所以要及时补充消耗的水分,以淡糖水、糖盐水为宜。饮食宜清淡,以营养较好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于消化、不油腻之物为好。
小儿易感出汗方
小儿感冒后出汗较多,与体质虚弱、卫外功能失调有关,常表现为时时汗出,以头颈部多见。
治则:益气固表,和营敛汗。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白芍5克,桂枝3克,浮小麦5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和营敛汗。
调护:小儿除了穿衣或盖被过多引起多汗外,与饮食也有直接的关系。肥甘厚味、麻辣膨化食品均可产生高热量,机体因虚弱不能及时代谢出去,熏蒸于外,而致多汗。
小儿易感鼻炎方
小儿鼻炎的发生,与小儿脾肺气虚,卫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反复“感冒”,经常出现流鼻涕,甚者鼻流浊涕,鼻塞,张口呼吸,咳嗽,懒动易疲劳。
治则:益气固表,祛风散寒通鼻窍。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鹅不食草3克,蝉衣3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祛风通窍。
调护:鼻炎最困扰小儿的症状除了流不完的鼻涕外,鼻子不通气引起的呼吸不畅,晚上被迫张口呼吸、睡眠深度不够、睡醒后易疲劳等,对于孩子的大脑,包括记忆力和心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不要单纯认为是感冒而一味按感冒治疗,以致发展成慢性鼻窦炎。
小儿易感阵咳方
小儿感冒后反复咳嗽,多由风寒、风痰、风热袭肺而致。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腠理疏薄,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而外感六淫之邪又多从皮毛及肺脏侵袭人体,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对发生较长时间的咳嗽或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时,中医称作“小儿痉咳”。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易患感冒、反复阵咳、咳痰不爽。
治则:益气固表,润肺止咳。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炙百部3克,川贝3克(冲服),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川贝研粉,用药汁冲溶,分4次饭后和睡前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润肺止咳。
调护: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小孩子早上起床有几声轻轻的咳嗽,属生理现象,只是清理晚上积存在呼吸道的黏液,父母不必担心。对于反复咳嗽生病的孩子,除给予中药易感阵咳方治疗外,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小儿易感咳喘方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固表御邪功能弱,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犯导致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表现为咳嗽、喘促、甚者喉间痰鸣、气短懒言等。治宜益气固表,宣肺平喘。方用小儿易感咳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炙麻黄2克,杏仁3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4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宣肺平喘。
调护:小儿咳喘若误治失治,可变化迅速,轻者累及饮食睡眠,重者耗气伤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小儿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往往出现越治越咳情况,刘启廷采用易感咳喘方治疗常应手取效。
小儿易感厌食方
小儿食欲低下往往是脾胃虚弱的原因,加之体虚易感,家长喂养方式不合理,更容易造成食欲低下。
治宜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消食开胃。方用小儿易感厌食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鸡内金3克,砂仁2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消食开胃。
调护:在治疗时,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饮食上强调种类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做到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多食用开胃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
小儿易感惊厥方
惊厥,又称“惊风”、“抽风”,临床以抽痉伴神昏为主要特征。在各种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多见于6个月~3岁的患儿。中医认为,小儿因发热引起惊厥的原因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
治疗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方用小儿易感惊厥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茯苓3克,蝉衣5克,灯芯草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疏风散热,宁心安神。
调护:该病来势凶险,变化迅速,直接危及小儿生命,对此类患儿,预防感冒是关键。
小儿易感腹泻方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虚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均易引起腹泻。本病最易耗气伤液,重症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迁延日久不愈,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
故治疗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调理脾胃、利湿止泄。方用小儿易感腹泻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炒鸡内金3克,炒山药3克,炮姜3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和胃,燥湿止泻。
调护:在泄泻症状控制之后,应以“健脾崇土”方法加以巩固培本,尤其对于一些脾胃素虚的病儿,更应注意,否则往往使病情容易复发。在食疗方面,山药、胡萝卜均有健脾、开胃、止泻、止痢作用,可以健胃消食。
小儿易感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方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脐周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疼痛发作间隙症状较轻,伴见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症状病变。常反复发作,据其特点及伴随症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病位在脾及肠胃。小儿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足,易于感触外邪,脾常不足,易聚湿生痰,复感外邪,邪壅气滞,痰气交阻,结于腹部,“不通则痛”,则生此病。
治宜益气固表,补脾实卫,通络散结,消肿止痛。方用小儿易感腹痛方。
方药组成:黄芪15克,炒白术8克,防风3克,板蓝根6克,白芍5克,炮山甲2克,蜈蚣1条,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调护:平素要注意增强小儿体质,预防感冒,不吃生冷、不卫生和不消化食品。服用中药最好坚持一段时间,以患儿不易感冒、腹痛消失为佳。
小儿湿疹方
小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皮疹多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出现,多为对称性分布,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迭交替,常因瘙痒导致婴儿哭闹不安。病因为禀性不足,脾胃运化失职,内生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
治宜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祛风止痒。方用小儿湿疹方。
方药组成: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5克,茯苓5克,土茯苓5克,荆芥5克,威灵仙5克,甘草5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药渣再煎,擦洗患处。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祛风止痒。
调护:在治疗的同时,尽量寻找发病原因,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香膨化等食品,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海鲜、贝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多饮水,衣着选用宽松、轻软的纯棉制品,避穿搔抓破溃引起继发感染。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症状,但是若被家长忽视,可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