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年龄60岁的冷门行业,开始有了90后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
一条 CEO 徐沪生曾在某次采访中说:

刚刚过去的 2020 年,

是匠人经济、手作市场最为繁荣的一年。
在我国,

有 3145 项技艺被列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有 3068 位手艺人位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

平均年龄已超过 60 岁,

但那些古老而独特的技艺,

正在他们的口传心授下,

一点点被年轻一代吸纳。
非遗这一曾被视为
守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夕阳产业,
如今正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传承下,

焕发出新的生机。

春节前夕,我们和蚂蚁链一起,

专程前往南昌、成都、扬州,
走访了 3 位 90 后非遗传承人,

亲眼目睹了剪纸、漆艺、绒花

这三项古老技艺背后的匠心;
也跟他们聊了聊非遗
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拍摄了开篇的这支视频。

我们欣喜地发现,

非遗不再只是博物馆中隔着橱窗被展示的物件,

也可以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美学。

撰文    Holly   责编   Seven

  01 “剪纸不只是线条表现的民俗” 

 每一寸肌理,都是对文化发展的传承 

1 月的南昌,空气中是南方独有的湿冷。在距离市中心 30 多公里的安义县京台古村,我们见到了省级非遗——“豫章剪纸”第六代传承人沈哲开设在此的个人工作室。

门前一块正红色的牌匾上用黑色字书写着“豫章剪纸馆”。步入其中,满眼全是一幅幅悬挂着的巨型剪纸作品。

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细致到人脸上的皱纹、皮肤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有那么一瞬间,我不禁产生一种错觉:这到底是剪纸,还是素描画作?
这幅名为《母亲》的作品,将老人脸上岁月的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沈哲告诉我们,这是他在丽江旅游时拍下的当地人的照片,“剪这幅画是觉得比较有故事。”
错综复杂的细纹,辅之以大色块的组合。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刀一刀手工剪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对沈哲而言,剪纸早已不是年少时的游戏。每一个镂空、每一根线条,都是对文化发展的传承。

生于 1992 年的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各种剪纸技法。2016 年,大学毕业一年后,沈哲正式接替父亲,成为“豫章剪纸”的第六代传承人。

“老一辈传下来的剪纸图案比较单一,缺乏立体感。我会用我学到的设计理念把剪纸的图形、表现方式重新设计一下,让它们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先在纸背打好轮廓,再开始肌理的设计和排版。先剪下大体,再进行局部的精细修剪。”即使熟练如他,完成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也要花上 3-7 天。

不是每一项艺术都适合走商业化量产的道路,像豫章剪纸这样古老的手艺,最怕被讲求速度的时代浪潮裹挟,最终影响作品质量。

沈哲希望,自己手中的剪刀,能在延续祖辈们匠人精神的基础上,剪出更多符合这个时代精神的作品。

新的受众、新的审美标准、新的学习者、新的教授方式……这些都是他近几年来不断探索的领域。

走进学堂、走入高校,也加入网课的队伍,他研发出一套丰富的研学剪纸课程,伴随猜灯谜、剪窗花、制作宫灯等趣味活动,他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系统学习的大门。

他还在线上线下积极开办展览,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项艺术。

剪纸于沈哲而言,不只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每一个人物的眼神、动作,都在流畅的线条里,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02 “不认识过去,就无法走向未来” 

 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漆艺人的创造 

中国漆艺有着 8000 多年的历史,流派众多。成都漆艺作为其中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套极为完整的制作工艺。

金属、陶瓷、竹木、皮革,只要髹上大漆,便能成为华美的艺术品。在成都漆器厂的展厅里,我们见到了一件又一件颇有历史渊源的漆器作品,它们在冬日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雕花填彩、雕银丝光、锥画针刻、雕漆隐花……髹饰八法、四大代表性装饰技艺,成都漆艺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20 世纪 70 年代,得益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成都漆艺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出生于 1994 年的汪依琳,就是成都漆艺的新生代力量。大三时一次偶然的实习机会,让她从此进入漆器的世界。

最早接触到漆艺,就被它们的生命力所打动。历经千年,这些生动的形象、精致的姿态、饱满的色彩,依然能保持着原有的状态。”

今年,已是她从事漆艺的第 5 个年头了。她开始进行更多的思考:“这些跨越时间的艺术品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揉漆、褙布、打底灰、拓稿、罩漆、水磨、刷漆、抛光……几十道工序背后,凝结的不仅是漆器的历史,还有每一代漆艺人全新的理解和创造。

“我的老师曾告诉我,如果我们不认识过去,就不知现在是怎么来的。不了解我们的现在,就无法走向将来。

尽管成都漆器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技法,但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创新,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趋势。

“我希望能生产出更多属于年轻人的产品。”她不断尝试跨界,将漆艺融入年轻人喜爱的背包、潮玩、器具中,扩大这项工艺在年轻一代心中的影响力。

过去,好的作品更多依赖于口口相传的制漆经验、冷暖适宜的气候条件、千人千面的手感习惯。

如今,在新兴科技力量的帮助下,漆艺作品中更多的细节被展现、被挖掘,结合动画等效果,漆器在当代宛若新生。

 03 “凡是美的东西,便不会过时” 

 每一朵盛放的绒花,都带来美的灵感 

绒花,这一江南地区从隋唐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古老手工艺,至今仍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中。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 1984 年的美国世博会上,就盛赞过这一迷人的艺术。

小小一朵绒花,背后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前后要经过煮绒、染色、勾条、打尖、传花等十几道工序的打磨。绒花的材质非常精贵,必须是蚕丝,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我们在扬州东关街,见到了非遗“绒花制作”的 90 后传承人——征珊珊。彼时,她正在桌前聚精会神地勾画一朵荷花的轮廓。

她从高中开始学习美术,大学选择了服装与皮具设计专业。因为亲眼目睹家里的制花工厂,从过去的门庭若市到后来的门可罗雀,2016 年底,征珊珊做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决定:辞职回家,钻研绒花工艺。

“以前,绒花各大制花厂的订单能远销海外。后来,由于外贸出口商品的外形单一、订单价格被不断压低,大量工厂难以为继,不仅原先的手艺人们纷纷转行,继承者更是无处寻觅。”

因为母亲就是有着 30 多年制花经验的工匠,珊珊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一陪伴自己长大的手艺日渐式微。

利用大学时摆地摊、做小买卖、开淘宝店的经历,她逐步参与到家中企业的运作中来。她和母亲组成创业小团队,对过去款式传统的绒花进行了革新。

2017 年,征珊珊不仅开办了“扬州非遗绒花”的淘宝店铺,还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账户,通过淘宝直播等方式,在线向观众们传授绒花的制作工艺。

她格外注重将传统工艺和当下的时尚潮流相结合。摒弃过去大些大红大紫的配色,转而选择更加淡雅的色调,贴合年轻人的风格。

得益于《延禧攻略》等影视剧掀起的热度,绒花的知名度有了显著提升。

趁着这波势头,珊珊积极接受媒体采访,曾经还赶工一个月,给广州的一家杂志社免费制作了十几朵绒花,只为提升曝光度。

在她心中,凡是美的东西,便不会过时。她身体力行地重新诠释绒花,让这一古典、婉约、雅致的美给更多年轻人带去美的灵感。

 04 科技,守护文化新浪潮 

纵使细分领域千差万别,3 位 90 后非遗传承人身上,都有着年轻人独有的蓬勃朝气。

尽己所能地拥抱互联网时代,在新兴科技的引领下,让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熠熠生辉,正如资深文产人黄莺所说:“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古老和守旧,让年轻人走近、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必经之路。“

但在满怀信心的同时,3 位年轻人也不约而同地向我们诉说了一些当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最亟待解决的,仍然是关于版权文化保护的问题。原创设计被抄袭,是让非遗传承人们头疼的现状。
像豫章剪纸那样如发丝般纤细的剪纸肌理,倘若无法将鉴定落实到微观纹理,还是会出现许多冒牌的“漏网之鱼”。
成都漆艺中像“三雕一刻”这样的核心工艺认证,以及独家色号的数据化过程,都是过往技术难以触及的领域。

当绒花出现在扇面、橱窗和一个个穿汉服的女子的发髻上的时候,征珊珊一直有种隐隐的担心。鱼龙混杂,一直是原创手艺人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现有条件下,手工艺本身很难适应现代化的质检体系,它不像是大规模量产的东西,随机抽查一下就可以了。

任何一项非遗手工艺,都仰赖匠人们一代代的传承。这些融合了艺术、审美的技艺,有时候,少培训几位工人,可能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工艺就会因此失传。

在一条创始人徐沪生看来,非遗其实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体系,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去保护它。

蚂蚁链可信存证业务部总经理徐惠,将中国的手工艺比作瑞士的手工手表,电子时代来临后,手工打造的机械表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价格更高。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正因如此,帮助手工艺形成价值体系,让不能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获得应有的价值回报,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就是一个可以应对诚信体系、信用体系和知识保护的革命性手段。它通过重塑数字经济体系和产业协作模式的科技力量,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数据结构,记录非遗工艺的核心节点,保护作品不被盗用。

蚂蚁集团推出的文化产业科技助推方案,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IoT、溯源等技术,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长足的保护和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