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邪气概念之“阴邪”与“阳邪”

刘锋 中医思维十

一、阴邪概念
“阴邪”在《黄帝内经》中一共出现了约4次,分别见于《素问·疟论》、《素问·水热穴论》、《灵枢·官针》和《灵枢.终始》各1次。
在这4处经文中,“阴邪”的“阴”代表的是“部位较深,在内”之义,所以,“阴邪”专指在内的、部位较深的邪气。《灵枢·官针》曰:“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
张景岳说:“绝皮及肌,邪气稍深,故曰阴邪。大肉深处,各有分理,是谓分肉间也。”所以这里的“阴邪”、“阳邪”是以邪气所在部位的深浅来划分阴阳的。
正如张志聪所指出的:“阴邪阳邪者,谓邪在阴阳之气分也。”
类似的经文在《灵枢·终始》中也有:“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
张景岳注:“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之邪。”这都表明《黄帝内经》是把部位较深的邪气称之为“阴邪”。
《黄帝内经》认为疟是由外感邪气引起的,如《素问·疟论》的“夫痎(jiē,古称两天一发的疟疾)疟皆生于风”,《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夏伤于暑,秋为疹痎”等等。
马莳注:“此言疟之始发所以寒,继而所以热,然所以成此疟者,以夏伤于暑,秋遇乎风,故随卫气之出入而一日一作也。痎疟者,疟之总称也。”
这些导致痎疟的邪气如果在人体的部位较深,《黄帝内经》就把它们称之为“阴邪”。如《素问·疟论》曰:“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素问经注节解》注:“邪入于阴愈深,则去阳愈远,及其返外而与卫气相应也,已多一日矣,故间日发也。”
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虽然《黄帝内经》认定引起痎疟的暑、风邪气性质属阳,但因其病位较深(“其气之舍深”),所以被称之为“阴邪”。这也充分说明《黄帝内经》是以邪气的部位之深浅来划分“阴邪”和“阳邪”的。
对于“阴邪”的治疗,《黄帝内经》指出可以取“俞穴”以针灸祛邪。《素问·水热穴论》曰:“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
马莳注:“盖以秋属金,金始治时,肺亦属金,藏气将收将杀,金气旺反欲胜火,正以金旺火衰故也。然而火气方在阳经之合穴,斯时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得深入,故取阴经之俞穴,以泻阴经之火邪,取阳经之合穴,以泻阳经之火邪。”在《灵枢·四时气》中也提及:“秋取经输,邪在府,取之合。”
杨上善注:“秋时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故秋取脏经之输,以泻阴邪,取府经之合,以泻阳邪也。”结合以上《素问·水热穴论》和《灵枢·四时气》的经文来看,“阴邪”位深在阴经(脏经),所以该取阴经(脏经)之输穴,以泻“阴邪”
二、阳邪概念
“阳邪”在《黄帝内经》中一共只出现了约3次,分别见于《素问·水热穴论》、《灵枢·官针》和《灵枢·终始》各1次。并且,在经文中所有的“阳邪”全部都与“阴邪”成对出现。
在《黄帝内经》中“阳邪”是与“阴邪”相对举的概念,即表示部位表浅的邪气。如张志聪说:“阴邪阳邪者,谓邪在阴阳之气分也。”《灵枢·官针》曰:“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
张景岳注:“绝,透也。浅刺皮腠,故出阳邪。”说明“阳邪”表浅,只需要浅刺破皮即可祛除之。《灵枢·终始》中也有:“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张景岳注:“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
对“阳邪”的治疗,《黄帝内经》还指出可以取“合穴”以针灸祛邪。《素问·水热穴论》曰:“取合以虚阳邪。”
马莳注:“取阳经之合穴,以泻阳经之火邪。”
《灵枢·四时气》也有:“邪在府,取之合。”腑为阳,邪气部位在阳,故应取腑经之合穴以祛“阳邪”。所以,杨上善注:“取腑经之合,以泻阳邪也。”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论《黄帝内经》之邪气理论,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锋,2011年。编辑/大熊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