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奫:枫桥“耕读传家”的典范

如果要在枫桥寻找一个耕读传家影响最大、泽被后世时间最久的人物,那么这个人非“养源公”莫属。读过宅埠陈氏宗谱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养源公是谁?就是浙东著名学者陈策之孙、“慕椿先生”陈玭之幼子陈奫[yūn,音同“晕”](1375—1423)。他是宅埠陈氏第八世。行第“秩7”,字叔坚,又字太和,后名其堂曰“养源”,因以“养源”为号。
如果不查字典,我们甚至读不准他的名字。他季兄的名字也很怪,叫陈奭[shì,音同“是”]。奫,水深广的样子。奭,盛大的样子。慕椿先生陈玭有四子,三子陈奭、四子陈奫最有出息。看来取名字确实有某种玄机。宗谱载有他们父子三人的传记,分别是《慕椿先生传》《存诚公传》《养源公传》。
我们之所以说陈奫是枫桥“耕读传家”的典范,是因为他生前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耕”的事,一件是“读”的事。
先来说“读”的事。
陈奫秉承陈氏书香门第的传统,在父亲陈玭筑“日新楼”之后,因为爱书有癖,家藏图籍涉猎殆遍而兴犹未尽,于是出巨资求宋元椠本旧抄,建楼以藏,额其楼曰“宝书楼”,实现了藏书、读书、校书、刊书的父子传承。宝书楼“左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成为枫桥陈氏家族史上第四个著名的藏书楼。陈奭虽没有建藏书楼,但他在住宅遭遇火灾后,于旧址之北构筑新堂,仍其旧额曰“存诚堂”,又于新堂之西建造读书轩,额其轩曰“存诚轩”,并令诸子读书其中。
陈奫与陈奭,亦兄亦友,两人以读书为乐,以学行相砥砺,深深地影响了陈氏的下一代。陈奫生五子:陈斋、陈言、陈衮、陈亶、陈襄(早世);其中陈斋与叔父陈玑两人才艺相当,号称“二陈”;而陈斋之子陈翰英,官至湖广南雄府同知,陈氏的科第就是从陈翰英开始逐步壮大的。
陈奫兄弟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亮,越中硕儒慕名而来,络绎不绝,一时名公皆为吟咏,陈奭还据此编过《存诚轩卷》。
譬如,翰林三山林公来过枫桥,(林干,字克贞,号纳斋,淮安人,三山是福州旧称。)他为陈奭的“存诚轩”撰写过一篇书斋记。
譬如,翰林院修撰王钰经常来枫桥,(王钰,字孟坚,号葵轩,诸暨人,明成祖永乐十年进士。)后来干脆做了陈奭的长婿。(宗谱行传载:“女三,长继兄秩五公为女,适银冶翰林院修撰王钰。”)。王钰望重当世,不轻许可,独称“二陈”(陈玑、陈斋)为不可及。
譬如,太仆寺少卿吕升也经常来枫桥。吕升是山阴人,他的姑姑就嫁到了枫桥陈家,是陈天锡之妻,(陈天锡,陈奫的从兄。宗谱行传载:“允二,讳天锡,字禹畴,礼三公长子,配山阴太常寺少卿吕升公姑。”)吕升为陈奫的书楼撰写过《宝书楼记》。吕升还说过这样一番话:“余尝以亲故,得与二公宴游,讨论文史,上下颉颃,相资者为多焉。”因为是亲戚,且与陈奫兄弟年龄相仿,故经常在一起宴饮游乐,讨论文史,学问才艺不分上下,相互之间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探究氛围,故吕升学益精粹,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成进士。
王钰、吕升与陈奫兄弟的交往,是在未取得功名之前,故陈氏的藏书楼,陈氏的家学,不仅培养了陈氏后代,同时也影响着周边的青年才俊,王钰与吕升能成为进士,说“其学出于枫桥陈氏”确是有依据的。当时,陈氏门第里就出过陈玑这样的“学霸”,这个陈玑就是陈奫的从弟。而枫桥陈氏也正是凭着读书做学问的传统,成为越中望族。
陈奫的重“读”,是修身齐家,是为他人作嫁。如此说来,陈奫人如其名,他是枫桥人文的“大渊”。
再来说“耕”的事。
耕读传家,“耕”在“读”前,“耕”是物质基础,“读”是精神生活。陈奫虽是个读书人,但他首先必须解决吃饭问题。他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吃饭问题,而且解决了家族的吃饭问题。他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后代整整五百多年的吃饭问题。因为他筑了一道石壁堰。
《养源公传》中写道:“东阪田高,常无水,公相势于王舍桥,筑大小二堰,引流灌溉,乡人沐其泽者不少。”此“东畈”即青龙畈。面朝梯山,左西右东,所以右首的田畈叫东畈;背靠梯山,左青龙右白虎,所以东畈也叫青龙畈。此“王舍桥”即黄沙桥,在今渔稼(沙埂头)附近,横跨孝泉江。陈奫根据地势落差,在那里筑了大小两道堰,引石峡、干溪两水,引流灌溉青龙畈437亩粮田,后扩大至整个畈3000余亩粮田。大小两道堰,统称石壁堰,也称黄沙桥堰。
《萃涣堂石壁堰》载:“八世祖秩七府君于明宣德间所筑。据府君遗嘱云,有柴山二处,坐五十七都一堡奏字五百三十一号山六亩五分、六百四十号山四亩,土名杨家陈大湾,原买东大阪(即青龙阪)田四百三十七亩,为此特造黄沙桥大小二堰,无此二堰势必硗确(土地坚硬瘠薄)无分收,即将此山永远子孙砍砟柴薪,拢堰坝以灌田禾。”
只要一字不漏地阅读1933年修纂的《宅埠陈氏宗谱》第十一卷《志堰》上的文字,你就会对陈奫肃然起敬了。如果不是陈奫在六百年前筑石壁堰,青龙畈的粮田在旱年必将颗粒无收,那么陈家老百姓连生计都是个大问题。
按理说,水资源是共享的,上游毛姓、张姓都有权在孝泉江取水灌溉,但县衙每次处理时总是遵照往例,发布《永禁石壁堰私截上流告示》,认定石壁堰是陈氏私堰,勒令张姓毋得私截上流,致妨堰下民田,如敢故违,定干查究等等。
凭什么陈氏有这样的权利?凭什么外姓不能截上流?就凭陈奫当初的发明创造。陈氏后人每一次控诉,均将老祖宗陈奫搬出来,说铁石堰是陈氏的祖业,是私堰。每次的诉状大同小异,譬如康熙四十九年的诉状就是这样开篇的:“本县五十四都、五十五都、五十七都有东大畈约田三千余亩,地势阜衍,无塘池可灌,(陈)恭等八世祖陈养源,于明宣德间呈告当事,筑大小二堰,引石峡、干溪两路之水,灌东大畈三千余亩之田,即《经野全书》及《县志》所载石壁堰是也。天启间,祖河南开封府宣武卫经历陈肖所修之。大清康熙三十三年,直隶永平府山海关督关通判陈于岸又修之。所灌田固非一姓,而堰则陈氏世业也。”
《志堰》所载的文字,堪称一部因水而起的诉讼史。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夏旱,张声闻于上流筑堰,陈祖范等连名逞控;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间被张绍奎等恃槛盗车,陈氏呈县控告;道光八年(1828)天时亢旱,石壁堰水被张贞贵等恃强截流,陈氏讦讼三载;同治十年(1871)辛未夏旱,堰水被张姓堵塞强车,陈氏又涉县控告。自陈奫筑堰之后的五年多年里,陈氏屡控,县衙屡禁,是因为陈奫筑大小两堰是一条铁证,且陈奫在筑堰前还向县衙作过请示,后来陈性学又将此堰写入了他的《经野规略》,并载入了县志,故证据确凿,有据可查。
这就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龙畈的农田养活了一方百姓,靠的就是陈氏八世祖陈奫的功德。石壁堰的功德,比宝书楼的惠及面更广。喝水尚且不忘掘井人,更何况是保障青龙畈3000余粮田灌溉的石壁堰的首创者呢。
陈奫号“养源”,他筑堰灌溉,泽被后世,形象地体现在这个号里。
(0)

相关推荐

  • 耕读传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中佳. 读易安居士的一联词作,婉约词人展卷卧读的画面仿佛就展现在眼前,让我们尽情享受诗情画意,既陶冶情操又美人之美. 穿越时空,我发现身边的这位小朋友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 ...

  • 刘永才:《​耕读传家久 心宽日月长》主播:军歌嘹亮一中国羽墨飘香。

    作者:刘永才 主播:军歌嘹亮 耕读传家久    心宽日月长 中国从远古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的氛围中一路走来,可谓渊源流长,文明成果丰硕圆满.尽管现代工业化步伐高歌猛进,农业和渔猎氛围日渐薄弱,但人们头脑 ...

  •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鬼谷子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无论在什么时代,家风都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并不是给孩子留多 ...

  • 洛溪旗杆石:耕读传家文化的历史见证

    说到旗杆石,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脑子里没什么概念.不过,要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有所了解,对旗杆石就不会感到陌生.旗杆石来源于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在科举时代,有人中了进士后,村里人 ...

  • 湖塘周家:耕读传家是初心

    谷雨时节,布谷声脆,路上行人匆匆,车水马龙.刚刚苏醒过来的田野,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新妆,被切割成一块块.一片片翡翠般的碧玉,使整个田野看上去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行走在这样的田野,心情便也变得轻松而愉悦 ...

  • 张巷南兰村:耕读传家忠义在

    从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丰城槠山,读书于龙泽寺之后,徐氏多以择居丰城为荣.到徐孺子三十八世孙.晚唐侍御史.紫金光禄大夫徐韬择居角陂(又叫觉溪,即今含秀湖内),丰城徐氏有了完整的世系,载于丰城各地徐氏谱牒, ...

  • 瘦石 || 拖船铜钉村:耕读传家扬正气

    说到铜钉,我们先来听一段故事: 不知在哪个年代,有个风水先生带着徒弟经过铜钉,认为这是块黄龙地,是出天子的地方.徒弟很快找到了"穴口",并在穴口上放一枚铜钱,插入一根柳枝.师徒两人 ...

  • 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

    "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如著名学者冯友兰(生于1895年)曾回忆道: (父亲)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有一个秀才. ...

  • 沧海桑田梅枝田:耕读传家

    梅枝田. 梅枝田村位于三门湾白峤港畔,隶属宁海县越溪乡,由大梅枝(上田).小梅枝.隔坑和哨枝弯组成. 面朝三门湾的梅枝田三面环山,"座拥犀峰环一角"."门迎狮嶂振双铃&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