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课堂】E/M/T/I/R训练知识-间歇跑

名词解释

1、E代表轻松跑(Easy running)/L代表长距离跑(Long distance running)

2、M代表马拉松配速跑(Marathon-pace running)

3、T代表乳酸门槛跑(Threshold running)

4、I代表间歇跑(Interval training)

5、R代表重复训练(Repetition training)/H代表高强度重复跑(High intensity repetition training)

区别:

配速:E<M<T<I<R<H

心率:E<M<T<I<R<H

图4—1说明了一般情况下间歇训练中定速跑和重复的训练回合(W/R)各自所占的训练时间(分钟)。还给出了一些其他信息:每种训练的目的和用处、单次训练中每种训练的训练量、与每种训练相关的VO 2 max百分比和最大心率百分比,以及间歇训练的训练/恢复比。

间歇跑—I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跑步训练中的下一个强度水平,即I(间歇跑)训练。

I训练的目的

①充分提高有氧能力(O 2 max),改善身体功能。I强度应该达到或者非常接近VO 2 max(以及最大心率),训练—恢复的时间比必须最好地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吉米 · 吉尔伯特(Jimmy Gilbert)和丹尼尔斯在制作VDOT表时所作的研究,确定了一个人在强度达到O 2 max时大概可以运动11分钟。让单次训练回合持续这么久显然并不是现实,但由于从充分的恢复状态中慢慢达到VO 2 max需要90~120秒的过渡时间,因此,I配速的奔跑应持续3~5分钟为佳,也可以少于3分钟。

要求将I配速跑坚持5分钟以上就太苛刻了,因为要以3公里或者5公里配速跑若干次,且每次都跑5分钟以上,那是很困难的。而且,如果两次艰苦跑之间恢复时间不够长的话,VO 2 就没法得到完全恢复,下一轮训练就会更快地达到最大值,所以I训练普遍采用少于2分钟或3分钟训练回合。

▲达到VO2max

图4—2显示了一位跑者在以超过最大速度的速度奔跑时达到VO 2 max的过程。从休息状态中的VO 2 开始,达到VO 2 max大约花了2分钟。除了要达到每次训练的目的,还要保证能做到低投入高回报,而不是高投入高回报,这才是明智之举。

■ 图4—2 以 VO2max强度奔跑时达到的 VO2max比率

图4—3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好例子。如果每公里3分26秒的配速(每分钟292米,或者每400米82.5秒)是跑者进行间歇训练的适宜速度,那么较之82.5秒的配速,把配速提到比82.5秒更快(例如,5个5分钟跑中的第1跑)并不能让跑者在最大值上跑得更久。超过VO 2 max配速的训练(超过VO 2 max)并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与训练目的相关的好处。

另外,在5个重复的5分钟跑中,如果第1跑跑得太快,就可能会使第2跑刚好达到82.5秒的配速,但最后3跑则可能全都低于恰当的配速——因为你在头两跑中过分消耗了自己的能量。而且,在最后配速很慢的那几组训练中(因为在开始几组跑中,进行了太多无氧训练),无论跑得多痛苦,导致你都没有在以自己的最大有氧能力奔跑。

■ 图4—3 以不同 VO 2 max奔跑时的不同效果

结果是,在最开始两组跑中,你以VO 2 max跑了3分钟,但在第3跑、第4跑、第5跑中,都没有达到最大值。

这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以痛苦为目的,那么结果如你所愿!但如果你的计划是花大约15分钟来加强自己的最大有氧能力,那么你就完全没有达到目标。

正如之前提到过的,在I训练中一般采用3~5分钟的训练回合就很好,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你能以最大有氧能力跑上一段时间,即便需要花1~2分钟来达到最大值。然而也有这样的可能,即便训练回合较短,你以最大值奔跑的累计时间仍可以很长,但记住,两次间歇跑间的恢复时间一定要非常短。

从图4—4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400米的训练回合时你是怎么做到累积O 2 max的奔跑时间的。在第一次I配速跑中,O 2 并没有真正达到O 2 max,但经过了第1跑后的短暂休息(约45秒),第2跑会以已经提高的O 2 为起点,短暂休息后的其他几跑都只需要更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最大值。之后的每一跑都能相当快地达到最大值,以O 2 max奔跑的总的累计时间也就达到了让人满意的长度。

现在应该很清楚的是,以3~5分钟为理想范围,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训练在任意时间来加强有氧系统。但如果恢复时间很短(短于休息前的I配速训练时间),那每回合的训练时间也可以缩短。

■图4—4要使短间歇训练卓有成效,恢复时间必须更短

高强度间歇H:high intensity training

I训练也可以以H跑的方式进行,即高强度间歇跑,不规定要在多少时间内跑多少距离。例如,你可能会跑6个3分钟的H跑,每跑后慢跑(jg:jogging)2分钟作为恢复。这样标注这次训练:6×3分钟H w/2分钟jg。当以时间来衡量H跑,而不是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了多少距离来衡量H跑时,H配速应当是你在为了成绩比赛时,主观感觉自己可以维持大约10~12分钟的配速。

至于要在单次训练中进行多少I或者H配速训练,我的建议是,以10公里和每周跑量的8%之间的那个较小值为上限。所以,如果你每周跑64公里,I配速训练的建议最大值便是5.12公里(64公里的8%)。

为了方便记录每次I训练的总跑量,进行H配速训练时,我将5分钟H跑计为1.6公里。而对每周总跑量达120公里以上的人来说,I配速跑的最大跑量即为之前我们所说的10公里(大约30分钟)。

当跑者在高海拔多进行H配速跑,而不是进行更严格的I配速强度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与最大有氧能力相对应的奔跑速度要比在海平面慢上许多,这可能会让跑者相当沮丧。

只是高强度间歇跑,而不用担心实际的速度,这样就能有效地为有氧系统的核心部件施压,且不必担心这是否是训练的最佳配速。

另一种许多跑者都喜欢进行的I类型训练是我的数步训练。这种训练标准的变化方式是,在出发时高强度跑10步,然后慢跑10步;接着尽力地跑20步,慢跑20步;再接着是30/30、40/40,以此类推,每次增加10步,直到尽力地跑了100步并慢跑了100步。然后再重复100/100,再往回减少步数——90/90、80/80,一路往回减少到尽力地跑10步并慢跑10步。

完成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4分钟或者25分钟,跑过的距离会在4.8公里或者6.4公里左右。跑得比较慢的跑者跑过的距离自然要更少些,能力较强的跑者则可能跑得更多一些,但不管距离长短,所有人用来进行艰苦跑和慢跑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因而,要想将各种水平的跑者一视同仁,用于进行某种训练类型的时间是最好的指标。

用H配速的方式来进行I训练时,可以改变训练中进行高强度间歇跑的时间。例如,要使H跑的总时间达到20分钟,你可以在以下方法中任选一种:

●2×(4分钟H+3分钟jg)+4×(3分钟H+2分钟jg);

●1×(4分钟H+3分钟jg)+2×(3分钟H+2分钟jg)+3×(2分钟H+1分钟jg)+4×(1分钟H +30秒jg)。

通常,我会让恢复性慢跑略短于之后的H跑时间,恢复性慢跑的时间也始终不应该大于H跑在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要在刮风的日子里跑进令人满意的1000米间歇时间会很不容易,但有一种间歇训练比较适合这样的天气,比如说,跑20×200,每隔1分钟出发1次,这就是说如果I配速是每200米40秒,那在开始下一个200米之前你只有20秒的时间休息。

此时,速度较慢的跑者只需将休息时间缩短就可以了(休息时间大约是较快的跑者的一半)。 表4—3列出了各种可以采用的I配速和H配速训练。

■表4—3间歇配速(I)和高强度间歇配速(H)训练

注:该表格由“聪明地跑”项目设计的杰克·丹尼尔斯计算器创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