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206:古今多少兴亡,青史几行名姓——读《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文/望月听雪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欧冶善于铸剑。“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庶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溪壑可盈,欲壑难填,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山之深亦可填满,然人的私欲却难以满足。这些均是《吕氏春秋》里饱含深意的名句。
“和明清时代相比,两三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反倒更像是现代人。在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这段时期里,中国和我们印象里的完全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舸争流。孟墨孔荀老庄列、吕氏春秋,一代儒法道墨的大家,且看古代高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成就千古令名。
权力,人所欲也。《庄子·徐无鬼》:“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后汉书·马廖传》:“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北齐书·元孝友传》:“性无骨鯁,善事权势,为正直者所讥。”
“所谓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地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来达成自己的目标。通俗点说就是:立足自身,固本培元。而所谓法制,就是要把大到国家行为、小到个人言行,都纳入一个明晰、公开的法律体系当中,统一加以规范。”以法治国还是以仁治国?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则无国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大江东流,日月交替,大自然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线;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轨道;宇宙间无数颗恒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断线风筝、脱缰野马、脱轨列车,纵然肆意放任,终逃不脱车毁人亡的结局。
然而孔子主张的一直是仁政治国,其仁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历史上不乏横行奡桀的暴君,但亦有一些贤明仁君,他们以仁治国,此等胸怀可谓是旷古烁今。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枥上秋风时一鸣,寒沙飒飒边风生。展才自觉逢时乐,致远不知行路难。君不见莘野磻溪耕钓叟,一朝吐气佐明君。”
其实无论依法亦或仁政,却并不相违背,可以相辅相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妇孺皆知,也了解舜把权力禅让给大禹,然后禹传子开始了家天下的模式。事实上,从古至今,权力永远不会轻松获得,大禹治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掌握实质性权力的过程。“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堵不如疏的治水方案千年传颂。“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正是这样的千秋功业,令百姓爱戴并顶礼膜拜,“俯首甘为孺子牛”。“准确地说,在当时,牵头联合治水的是一个由四大部族组成的联盟。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居于领导核心的禹,以及契、稷、伯益。有意思的是,这四位分别是后世夏、商、周、秦四朝的先祖。治水工程完结之后,四大部族都接受了舜帝的赐姓:禹部族姒姓;契部族子姓;稷部族姬姓;皋陶、伯益部族嬴姓。”
“《琅琊榜》里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主角梅长苏。所谓'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文能帮你算计皇兄得大位,武能以少胜多破危局,而且还有情有义有情怀。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在设定上非常接近'江左梅郎’的人物,就是战国初期的吴起,他身上甚至比小说里的梅长苏,更多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措施有: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无独有偶,之后的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开始实施以法治国的改革初期。在古代“以法治国”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商鞅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法治方面,商鞅不仅是一位人所共知的实践者,更是一位具有开创和求索精神的思想家。他对法治的理解丰富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执着精神也值得钦佩。在春秋之前,法治还不是维护上层建筑及人与人交往规范的主要手段,那时人们主要依靠的是“礼治”。礼的起源与祭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据《史记》记载,尧舜时期“修五礼”“典三礼”。那时的礼常与乐联系在一起,《史记》还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按照孔子的论述,夏有夏礼、殷有殷礼,它们与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一脉相承并有所损益,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这些就已无法“征之”了。把“法”从“礼”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而丰富的体系并广泛推行,开始于战国末期。商鞅是个“性恶论”者,《商君书》中多次就人性问题进行过探讨,比如:“人性好爵禄而恶刑罚”“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矣”“民生则计死,死则虑名”“羞辱劳苦者,民之所恶也。显荣佚乐者,民之所务也”。商鞅认为,人出于天性都“好利避害”,所以从惩罚与奖赏两个方面可以实现对人的“法治”。在惩罚方面,商鞅所推行的法以严苛著称,他把消灭犯罪的希望寄托在重刑上。《商君书》说“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轻罪重刑”是商鞅推行律法的显著特征。《史记》说秦国的法律曾严苛到“弃灰于道者被刑”,商鞅亲自参与执法,曾“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以至渭水尽赤”,还有饱受诟病的连坐制度,让商鞅几乎成为酷吏的始祖。在奖赏方面,商鞅提出“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赏赐二十等爵,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创新。还废除了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对于积极垦荒的给予重奖,生产的粮食和布帛达到一定数目,还可免除本人的劳役赋税。《商君书》说“苟可利民,不循其礼”,“治民”和“利民”都是商鞅变法的基础,二者无法偏废。无论通过经济改革使农民增加收入,还是通过军功爵位的设立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目的都是让那些遵法守法的百姓获得实际利益。《商君书》说“王者刑赏断于民心”,威刑不是商鞅“以法治民”的全部,也不是目的。在“重刑”的同时,“利民”才是商鞅“以法治民”的本意。《礼记》中还有一句话叫“刑不上大夫”,这是以往法治的另一项弊端,商鞅就此提出了“壹刑”的概念。《商君书》说:“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贵族、高官、功臣、善人统统不是可以逃避法律惩罚的特殊人物,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是一部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观驭人之术,思成事之道”为宗旨、以解开权力运行的法则和密码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
“权大而利小,则容易滋生贪腐;责大而权小利小,会打击士气,流失人才;责小而权大,则容易滋生弄权者,架空上级领导。”吴起变法、商鞅变法、韩非入秦、吕氏春秋、李信伐楚、项羽之殇、刘邦称帝、萧何择主、韩信失势,说遍春秋霸主、战国群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 多少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