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平:构思巧 语言新 意境美 ——读刘艾青散文诗集《穿过季节》有感(代序)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构思巧  语言新  意境美

——读刘艾青散文诗集《穿过季节》有感(代序)

唐志平

刘艾青是我在邵东四中就读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因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参加工作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后来我把他拉进了邵东作协,推荐他加入了邵阳市作家协会和湖南省诗歌学会。去年年底,邵东市散文学会成立,我又力荐他担任散文学会副会长。前不久,刘艾青将他的首部散文诗集《穿过季节》文稿送给我审阅,并嘱我作序,我欣然答应下来。因我一直关注邵东的文学创作动态,发现其是邵东作协为数不多的主攻散文诗创作的会员之一。我们经常在一起参加同学聚会和文学创作活动,我对刘艾青甚是了解,他是位性情中人,为人诚实,与人和睦相处,且能执着追求自己的事业,具有满满的正能量。

捧着沉甸甸的书稿,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一篇篇美文,构思巧、语言新、意境美,品读之余,回味无穷。作者将其编成三辑:“行走之中”“时光线上”“穿越声音”。或放歌山水,或寻觅古迹,或畅叙世事,或吟咏情感,均富有浓郁的生活热情和饱满的创作激情。第一辑“行走之中”掠写河川山林,古村古镇,故土风景,宏观描摹,隐喻内核,触自然而动心弦。第二辑“时光线上”细描物象,发掘弥深,涉时令、空间、世事,接地气而触生活痛点。第三辑“穿越声音”呈现世相百态,描摹心路历程、愁恨离伤、物语声音,剖析新时代情感的存在感、危机感、困惑感,触私欲而求和谐新风。

刘艾青对散文诗的探索,用情甚专。在体式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尝试,哲理式、抒情式、叙述式、想象式、象征式都能娴熟自如地运用,如他创作的《褪去外形》《无字碑》等属哲理散文诗,《河》《中华之思》《昭阳侯城》等属抒情散文诗,《通道情韵》《看不懂的挨》《凌晨,祝融峰顶》等属于叙述散文诗。不管哪种体式,其神韵是诗,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喻人。

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刘艾青对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思考,以穿过季节为主题而拓展发散、选材构思。散文诗跳跃性大,诗化的跳跃可扩大诗的容量。联想、想象、场景转换、意象叠加,以意为线贯穿,突出主题。如《中华之思》,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便构思场景跳跃选材。其时代背景为开发大西北,作者运用了“西部高原、沙漠、林海、雪原、大鹰”等意象勾勒了大西北的粗犷、荒野。充分运用想象将高山、河流、民俗、风情、红壤、黑土、水稻以及南沙群岛的女兵等融入诗中,容量大了,诗的主题更为突出,气势更为豪迈奔放。

散文诗更是语言艺术,语言力求有张力。融入一种理性的火花让散文诗的质感发挥到极致,把散文诗外在的华丽升华到内在的华丽。如其《黑夜碎裂》:“北极光瞬间消失。没有半丝商量的云彩在高空犹豫,黑夜即刻碎裂,天崩地陷,狂风暴雪肆虐地球以及森林最深长的一次幽梦,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在宇宙中反复浮沉。”构建了多极化思考的意象,更多更广的背景发人深思。又如《过天际岭》:“大山千百年轮回或立或坐或卧,与其相依偎相濡敬慕的,为自然淘洗象征夫妻的一种术相,思想精髓骨架挺起向上的追求,风餐露宿,牧野灵魂,浸蚀无辜,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野兽舔舐着大山的体毛,一种执着坚定抵抗肆意横行的阴霾。”旷野粗暴的故事予人无限想象。

在我看来,刘艾青更多的时候喜欢写哲理散文诗,如《路》(组章):“风跌挂在树梢上,树叶的颜色表示一种态度。”春夏秋冬风与树叶的关系也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折射。又如《无字碑》:“天高无顶,水深无底,人生路上从哪块石上飞天何人知晓?有也是无,无也是无,立一无字碑,笑对长空。”其蕴含的哲理发人深思。

刘艾青热爱乡村旅游,创作了不少旅游散文诗。旅游散文诗忌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宜虚实结合,触景生情,有独到的理性的升华。如其《三亚湾》:“海岛在海中漂泊。我没有前往海岛,想象不成海市蜃楼,从我到海岛,隔着茫茫海域,而海深不可测。从我到故乡隔着千山万水,而路遥不可及。出门在外,谈不上什么方便,渴了,就喝一口水;累了,就坐在近处的草地、石凳上闭目养神;困了就躺在杂林中藤椅上迷糊着摇摆着休息着。”展开想象的翅膀,触痛现实生活。又如写《竹海幽兰》:“跳跃的音符似是竹子的养分或者直接长成一杆杆青竹。”写竹节、竹叶、竹笋扣住其特点,融入时代元素,语言新奇、想象奇特,启人心扉。又如写《东江湖》:“湖面平阔,如浮在空中。这分明是涤心洗肺的圣境。万千游者前来朝圣,将熏心的私欲丢进水里濯洗,洗净纷繁尘世是非错冤情仇。”实景为垫,虚幻升华。

刘艾青新诗创作也有数十首诗稿,力求诗的质感与美感的合一。在构思、意境、语言的张力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写《贺州石林》:“长得饥饿的石头枯瘦着,还在喝风/石头的尖尖刺入天空,舔噬着乳白/在石林的路口,用脚步打个结/用声音树一杆路标”。又如《罗溪,释放千年封存的时光》:“大山在奇险的悬崖打坐练功/一口气屏住千年时光/山峰老了,老得滴翠落绿/小溪日夜不息,从高处跃下 /涛声,是大山均匀的呼吸/梦化的石头,等待目光的淬炼”。

乐山乐水,敏于观察,游目聘怀,托物言志,刘艾青于大自然大社会中发现美发现规律,触及人生的方向,释放生存的负荷,追求生活的甜美。在此祝愿刘艾青的诗歌艺术随着其阅历的增长和视野的拓展日臻成熟,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华章。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邵东市文联副主席、邵东市作家协会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