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我市快递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榆林市)】
(来源:榆林市政协 ) 时间:2018年12月12日
市政协经济委于10月24日至25日对全市快递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快递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榆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快递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快递品牌25个,法人企业49家,分支机构176个,快递服务网点432个,市县分拔中心16个;拥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19398辆,服务网路461条,路长2.47万公里,从业3300余人;2017年业务量823.94万件,同比增长20.05%,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7.21%,服务6200万人次,人均17件支出46元;今年1-9月份,业务量789.27万件,同比增长41.98%,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9.04%,全市快递业务量居全省第5位,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快递物流综合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快递园区建设成果显著,全省首个专业化快递园区(榆林市久旭快递物流园区)建成运营,府谷盐沟、神木易容等县级园区(分拨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市乡镇快递网点193个,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达100%;交邮合作持续深化,快件运输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城区快递服务网络不断优化,建设快递服务站点207个,网点标准化率达88%,74个居民小区安装使用77组智能快件箱,全市两所高校均已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快递电动三轮车“三统一”规范管理有序推进,新能源快递投递车辆更新工程分阶段实施,全市快递投递车辆形象得到极大提升,“最后一公里”投递更加有保障。
(三)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快递+农业”发展迅猛,2017年全市快递寄递农特产品2.5万吨,沿黄红枣、子洲黄芪、吴堡手工挂面、横山羊肉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快递+制造业”初见成效,2017年,打造快递服务制造业试点项目3个,累计产生快件量24.3万件,直接服务制造业累计产值432万元;“放心消费工程”效果显著,持续开展邮件快件“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治理,入驻“百姓问政”平台,整治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违反快递服务标准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绿色发展创新推进,三年累计更新新能源投递车辆800余辆,品牌企业使用电子运单覆盖率达90%以上。
(四)行业安全不断巩固。全面推进“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制度落实,配置安检机64台,基本保证出县必检,推广应用实名收寄信息系统,99%以上快件实现实名收寄;扎实开展快递业安全生产培训,狠抓寄递渠道涉恐涉爆、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强化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安保措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层层落实;组织开展邮政业危化品事故大型应急演练活动,行业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五)服务监管持续改善。市邮政管理局制定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优化行业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措施,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在园区建设、安检机配置、快递新能源车辆等方面给予扶持;整合资源,建设榆林邮政业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组建寄递安全监管“三支队伍”(邮政行政执法队、联合督查队、应急保障救援队),努力构建完善政府负责、行业规范、公众参与的寄递市场监管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快递业受重视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县两级政府对快递行业发展普遍重视不够,对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不了解,未结合本地实际及快递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台特色农产品上行、快递物流园区建设、行业人才供给等优惠政策。快递业发展层次较低,与榆林地方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六县快递业发展规模与水平明显落后于北六县;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调,进出口比值至今仍为1:6.5;与关联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榆林好产品”通过寄递渠道走出去的力度不大、体量不足。
(二)利好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已出台的利好政策及行业规划落地难,缺乏强有力的推进举措:财政扶持资金未按计划落实,2016年市政府下达了1000万元用于更新全市快递标准化新能源投递车辆,分三年实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该项目仅2016年落实了10%左右的补助资金;快递车辆通行便利政策落实不到位,《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新出台的《快递暂行条例》均对快递投递车辆通行便利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中快递车辆在拥堵和限行路段、区域,仍未能享受优先通行便利,快递投递车辆通行难、停靠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并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寄递时效和消费者的用邮体验;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县级收费站对快递车辆收取过路过桥费用,致使快递企业运输成本有所提高。
(三)基础设施亟待提升。县市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及标准化水平差距明显:榆阳区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相对成熟,入驻企业一律使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企业分拣、仓储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与之相比,其他县域快递物流园区建设进展缓慢,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快递企业场地租用、设备改造、安全管理投入大,网点布局分散且存有安全生产隐患。快递末端配送体系建设不完善,未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企业各自为战,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网络延伸不足;快递进社区、进机关阻力大、效果差。
(四)企业权益保护重视不够。部分顾客存在过度维权现象,对快递服务过于苛责,对快递员有失公允,企业投诉压力大,消除负面影响难。加之,快递业联系千家万户,受关注程度高,而从业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安全防范能力弱,一旦发生问题,易引来大量负面报道和评价,对政府和企业形象造成较大损害。
(五)行业管理亟需加强。快递新业态新模式新情况层出不穷,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翻倍增加,而作为快递行业主管部门的邮政管理部门仅设市级机构,人员编制也仅11人,却需承担安全、发展、环保等多重职责,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压力巨大。同时,由于县级区域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重要项目、重点工作推动落实出现信息对接不顺畅、监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如县级园区建设的推动、行业安全监管等。此外,快递业还存在严重过度包装的问题,包装污染触目惊心,全市每年寄出快递823.94万件,就产生823.94万件甚至更多的垃圾。
三、对策建议
(一) 提高对快递业发展的认识。市县两级政府均应高度重视快递行业的发展,主动作为,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做大做强榆林本土快递品牌企业;要把扶持快递业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给予“快递+农业”补贴,支持快递企业与本地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提供收购、仓储、代发等服务;要充分借助各地区特色旅游文化平台,如府谷县举办的“海红果节”“美食文化节”等宣传平台,与快递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要有效利用快递企业自有和合作电商平台,如顺丰大当家、蜂巢商城等,拓宽榆林特色农产品、轻工业品的销路,打好榆林好产品“走出去”组合拳。要把扶持快递业发展同解决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快递企业工作给予薪酬补贴,更好的帮助民营快递企业引进高质量人才。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普惠性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提升快递企业的政策知晓率。全面落实快递车辆通行政策,为符合标准的快递运输车辆发放通行证或开通绿色通道,允许其在限行路段、区域优先安排通行时间、路线,实施快递投递车辆 “三统一”规范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快递物流配送临时停靠作业区域,设置完善标志标线,对快递投递车辆给予必要停靠便利。市县财政部门要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在经费预算上提早做好谋划,确保市政府关于扶持快递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按期落到实处。进一步降低快递物流成本,取消县级收费站对快递车辆的过路过桥费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由市县政府牵头,将快递园区作为城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统筹整合运营场站、企业安检设备等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具备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商品展示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快递物流园区;同时,针对现有园区,由市县政府进行改造,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功能升级。加快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快递投递末端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包裹柜,市政府应将智能包裹柜建设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项目,给予财政配套补贴;市委、市政府等行政机关应率先在办公场所配套设置智能包裹柜或适当的快件用房,规范机关单位的快件收投;城建部门要将智能包裹柜设施纳入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范围,对新建、改建的住宅楼房项目,要通知邮政管理部门参加竣工验收,对已建成的居民住宅楼无智能包裹柜设施的,由楼房产权单位补建,其费用由产权单位支付。
(四)保障从业人员基本权益。改善快递从业人员生活环境,在公(廉)租房、经适房申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给予优惠,增加企业用工吸引力,缓解用工矛盾;保障从业人员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权益,鼓励企业采取机械化、智能化措施,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切实稳定从业人员队伍;支持企业人员培训,享受人社部教育培训有关优惠政策。
(五)大力发展绿色快递。以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为目标,利用媒体宣传推广绿色快递;引导企业使用环保绿色包装物料辅料和新能源运输车辆,推广使用电子运单,支持可降解材料在快递包装中的应用,打造标杆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快递业+回收业”定向合作试点,探索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新建改建一批绿色网点和绿色分拨中心,不断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六)健全快递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组织领导,完善监管协作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凝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主动探索完善行业监管模式,市级层面,成立榆林市邮政业安全中心,隶属市邮政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市邮政业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相关工作,并保证编制预算;在各县市区,统一明确专门部门负责辖区内行业的监管及日常工作的对接,有效解决“低位截瘫”问题,提升行业整体监管效能。
(市政协经济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