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分门
禅的分门
文/澄海
现在有人说他们研究的是广义的禅,禅宗包括在里面。这种说法是分门别类的理论禅。但一旦进入分门别类,一定要清楚的厘定彼此的异同,毕竟止观禅、四禅八定、九次定禅、次第禅等等,都有其内涵与修行方法,要分辨出不同与相同部分,在理论上才有价值,这是学术的基本要求,混淆即笼统,笼统即不清不楚,就是戏论,在学术上完全没有价值,也没有启迪智慧的可能。
《楞伽经》最早提到禅的分类,见于第二卷:
大慧!有四种禅……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性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这种分类有助于习禅者自我检测进度。第一种愚夫所行禅,是观一切苦空、不净、无我,还是计着一切法自相、共相,纵然达到灭定,还是不除灭于相。第二种观察义禅,还在资粮位及加行位,尚待如实亲证。第三种攀缘如禅,即缘真如之禅观,太虚大师判为通达位菩萨,入于初地以上亲证真如所行。唯如来禅得自觉圣智,乃八地以上到于佛地之妙觉果上所行。
达摩大师所传即如来清净禅,得自觉圣智。
如何自觉圣智?《楞伽经》重在转识成智,扫荡二元对立概念,所以后来发展为法相宗。讲一超直入如来境的安心法门,发展为禅宗,即法性宗。
禅宗到了六祖,门庭又变,大举“以心传心”,直接传达自觉圣智,免除前修行的阶段,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悟后起修,还是要有前述阶段性的进程,在自觉圣智中修行中容易得力。
宗密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说:
禅门则有浅有深,阶段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过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则成圣,疾证菩提。
宗密初习禅宗,悟入后归华严,深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此印证禅宗,才能彻底明白达摩心法的精华。禅宗的直指人心是顿法,因为是教外别传,直接呈现正等正觉,可以说是最圆。
佛法可分为比量与现量,比量是理论上的慧见,必须经过修证而入现量,享有心灵的真实感受。一般禅法都从理论、方法着手,次第开展,渐修渐证,很有次第,所以通称次第禅,其中以天台宗的止观双运最有条理与层次,修证心得很明确,但是要修证到:“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要有一段漫长的修证历程。
禅宗的顿悟,是先开发现量,然后才凭此以为修证的参考值,或是一面宝镜,用以对照修证工夫。如果能够顿悟见性,然后拿天台止观或法相的转识成智来研究,运用在修证上,进步会很快。
问题是禅宗的顿悟,除了参禅活动的辛苦外,还必须止观双运,步步为营,到了最后还得明眼宗师的指拨,才能鲤鱼跃龙门,机缘难遇。
这些谈的是禅法的不同,而最后得到的无漏智是什么,必须搞清楚。无漏智是生命升华的极致,也是《心经》所讲的摩诃般若,属于内在于心灵深处的生命乐章,得此,同体大悲与无缘大慈才能出现。
总之,禅宗入门,以现量为起点,其他各宗从比量开始,企图渐修渐证而入现量,方法有急有缓,各有千秋。但必须呈现无漏智才告功成圆满。谈广义禅固可,但分清禅宗的禅与其他禅门不同,尤其重要。
无论谈广义禅、高级禅、别出心裁禅等等,都是理论的框架。首先要厘清的是禅宗的禅与各种禅有什么异同?禅宗为什么以《金刚经》印心?六祖的《坛经》与《金刚经》有什么关系?禅风可顺应时势,禅法不可混淆,对此不能详细分析,谈什么广义禅、高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