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四大名著开篇词欣赏
四大名著各有特色。《三国演义》曰“空”,《水浒传》曰“隐”,《西游记》曰“修”,《红楼梦》曰“梦”。若论开篇词当以《三国演义》为最。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状元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写出了秋月春风相续,人世转换不停,沧海桑田的变幻。即便是千古传奇亦不过付之一笑耳。用此词给《三国演义》这部宏篇巨制来做开篇词,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是与之吻合的,其宏伟气势也是能够压住全篇的。所以《三国演义》这首临江仙可以排在四大名著之首。一般来说官员深处高位时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考试,以免别人说自己舞弊,但是杨慎不但去考,还考了状元,也没有人说杨廷和,因为杨慎实在是太聪明了,声名在外,大家都默认他应该成为状元。
《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切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此词有笑傲江湖的味道。冷眼旁观那些追名逐利者,倡导一种适逸恬淡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和杨慎的临江仙很像 但是篇幅则多了许多,比起杨慎的那种淡然看待一切 更多了一种关怀和同情。
虽然水泊梁山的好汉们最终死的死伤的伤,但是作者还是给了他们高度的赞赏。
《西游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天地仁而覆载百姓,万物生皆由善而来。斯人当以感天地之仁,待万物以善。要悟彻天造地化之机,修持大道之功,需从西游中寻找答案。
西游记开场词立场就超级大了,那么他到底在讲什么呢?就是最后一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记其实是讲修行的,心猿意马木母,所以吴老说了,我这词就是告诉你们,人生该怎么样修行。仙佛可不都是厉害一点的人嘛?也有欲望也有忧愁,都是一样的。
《红楼梦》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开篇直白的耳提面命,简单明了。对大众而言,就是警世箴言。这其实是曹雪芹自己一生的浓缩。曹雪芹一生就像贾宝玉一样,初为纨绔子弟,从小锦衣玉食。但在十岁不到遭逢大劫,从此家族一蹶不振。所以他寄情于文学,把自己的一生遭际凝集成红楼梦,希望警醒世人。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鉴赏:
一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公元前318年,秦以外的东方六国约纵离横,相约,攻秦,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结果却因人心不一而导致“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被围垓下,闻四面楚歌,“乃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倚歌而和之。左右皆泣下数行,莫能仰视。 汉末,君昏民困,豪杰并起。建安十三年冬夜,惠风和畅,东山月起,皎洁如昼,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曹孟德坐大船之上,大宴百官,酒酣兴至,乃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公元280年,“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吴主孙皓降晋,三国自此归于一统。
二
唐时大诗人杜甫登高,不胜感慨,叹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重游赤壁,豪情满怀,亦生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 之后的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也忍不住咏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明代大才子杨慎身处社会政治极其黑暗的明中后期,因直言敢谏而触犯龙颜,仕途坎坷。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它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三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不动声色地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 在这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他们将这一切看得很惯,因为早已这些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是对英雄伟业的讴歌还是否定?“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四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在让我们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我们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使人不得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首词淡语深刻,浅语有味,看似无技巧可寻,却是“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浑然天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