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洪门的来历

洪门开山祖师,是万云龙,是郑成功,是史可法,龙二和尚。洪门堂口众多,都想把自己堂主立为祖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旦立自己堂门堂主为祖师,自己就是洪门正宗,在反清复明拥有领导权。话说满清入以后,反清仁人志士,在与满清拼个你死我活。幸存下来人们依然在各地秘密结社,通过香会形式,进行反清复明。他们结为异姓兄弟,来歃血为盟。总的有个人来号召吧。先说万云龙,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就是一个虚构之人。洪门讲究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万姓同宗之意,云龙是汉人刘邦的意思。众所周知,刘邦当上皇帝为了神化自己,说自己的母亲在瓜地与龙野合,生下了自己。在现代社会,这就是一个笑话。在古代愚昧年代,这有很大号召力。再说郑成功之说,郑成功反清留下很多部下,这些人也建立香会,来进行反清活动。他们不用郑成功,能用外人吗?扬州沦陷之后,史可法部下,也积极进行反清活动,自然推史可法为首。龙二和尚组织反清活动。后来被清朝打死,其部下自然奉其为首。内陆一些仁人志士,心怀故国又组织汉留,又名袍哥,哥老会,三点会,三合会。这些组织,经过岁月磨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一步加快了融合了,各方结盟。进一步加强形式仪规,形成了现在洪门。洪门以后反清复明斗争中,数次与清朝反抗中。依然没有成功,与洪门组织涣散,有很大关系。

洪门,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一体两面,对外招揽徒众称天地会,红帮,对内称洪门,这里面的洪字,从《天地会盟书誓词》内容来看,实质上是一个“共姓”

今夜歃血拜盟,结为同胞兄弟,永无二心。今将同盟姓名开列于左,本原异姓缔结,同洪生不共父,义胜同胞共乳。

有些史学家认为洪门的前身是“汉留”,由郑成功创建,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的佐证,从历史记载来看,没有任何能够证明郑成功和洪门有关的证据,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于1662年农历四月十五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郑成功本人死于同年五月初一,而按照天地会内部流传的创会于康熙13年,即1674年,那么郑成功到底是怎么复活起来反清复明开山堂的,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洪门的创始人,不可能是郑成功,至于“汉留”和“洪门”,并非同一个组织,从天地会遗留下来的一些重要资料来看,也没有提到过郑成功,把郑成功和洪门联系起来,应当是一种民间传说的演绎。

再来看洪门目前内部认可的创始人殷盛洪,这个人在历史上的面目并不清晰,根据介绍是崇祯四年的进士,但是在这一年进士共三百七十九人,里面没有姓殷的,而检索与他相关的真实历史人物,不管是姜瓖,还是史可法,郑成功的历史记录里面并没有提到过殷盛洪这个人,目前史学界的观点也认为,所谓殷盛洪和其弟子洪门五祖马超兴等人,应属于虚构,和洪门的创建,也没什么关系。

而在乾隆年间查办的台湾林爽文叛乱一案,对于天地会由何人创始,有着比较详实的证据,并且认为天地会是在乾隆年间由严烟带入台湾的,这也否定了天地会由郑成功在台湾创建的观点,目前史学界的最主流观点,即天地会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僧人万提喜所创建,也就是天地会中所传说的“万云龙大哥”。

这天地会闻说是朱姓,李姓起的,传自川内,年分已远。有马九龙纠集和尚四十八人,演就驱遣阴兵法术,分投传教。后来,四十八人死亡不全,只有十三人四处起会,那在广东起会的是万和尚,俗名涂喜。如今在那里,实不知道。——《钦定评定台湾纪略 严烟供词》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徐嗣曾的奏折内容:“臣等查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会…….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涂喜,又名洪二和尚。”

在当时的环境下,乾隆皇帝要求彻查川闽天地会组织,负责人显然是不敢说假话的,所以天地会创建于乾隆二十六年,即1761年,创始人应该就是化名为“万云龙”的万提喜。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就是在天地会内部流传的多种资料中,将福建云霄高溪奉为圣地,并且在《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中,有“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的记录,这和乾隆年间的诸多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天地会内部流传着始祖与“五僧”会盟的传说,这很可能是天地会供奉前五祖的由来,但是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蔡德忠及李式开少林五祖,目前看实属虚构,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万提喜的前半生基本没有资料记载,有一种可能就是万本人曾经是“汉留”组织的成员,包括在四川发展的朱、李二姓,他们最初在汉留组织中的经历,使其继承了反清复明这一思想,之后在办会起事的过程中,又与各自地方特点相结合,四川发展出了哥老会,福建发展出了天地会,广东发展出了三合会,但是各自组织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历数清代民众的“反清复明”起义,实际上已经无明可复,所谓的朱明王朝已经灭亡,即便恢复,也不过是另一个农民皇帝罢了,从历史角度来看,并不具有什么先进性。

天地会之所以能够号召民众,在民间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底层民众间的互助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天地会的主要誓词中,特别强调忠义,兄弟的概念,而反清复明在当时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口号,不管是在封建官僚还是普通民众中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整个清朝统治期间,满汉矛盾都是一个突出的尖锐矛盾,洪门的迅速发展壮大,也是利用这一突出矛盾的结果。

我们不能否认洪门在近代革命史上做出的一些突出贡献,但是也必须正视,洪门并不是什么具有历史先进性的组织,归根结地只是群众自发形成的社团而已。

1、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洪门、青帮、白莲教三教同出一源,其立教目的都是为了反清复明。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洪门的起源应当是从满代明,南明立国开始算起。

洪门、青帮、白莲教是基本贯穿清朝历史全程的反清复明组织,俗称「红花、绿叶、白莲藕」。

2、洪门五祖

郑成功立反清复明大旗,开金台山、立明远堂。

1674年(康熙13年)红花亭起义失败,郑成功令步将蔡德英、方大成、马超兴、李式开、胡德帝进入满清领地,开疆拓土,号称「五祖」。

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议后认为,满清过于势大,应当分散发展,不可被敌人一举灭掉。随后五人开堂口,首立五家祖堂。为方便日后会师,五人留下暗语:

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3、陈近南时代

“汉留”,是指大汉子民在惨遭屠杀后的留存志士。

夫汉留者,汉族遗留也。先烈悯明室之亡,异族主国,留下革命种子,作灭清复明之计也,故名汉留。满清以儒术牢人,恐汉族子孙被其收买,故创汉流以别之,以明我是汉人之流,非满人之流”(李耘夫《汉留全史》,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星星书报杂志社版4页)

1680年,在陈近南主持“汉留”期间,向南明朝廷呈“复国之重于两广”计划,内附“洪门”发展规划,对外称天地会。

洪门的核心任务是反清复明。

4、灭清之后

清朝灭亡,与洪门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洪门深度参与革命的结果。

孙中山加入洪门,创建兴中会、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最终完成洪门的反清复明志愿。

为匡扶汉室,灭掉满清,孙中山发动了系列革命,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十次起义。洪门在这些革命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以孙中山领导的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为例,起义领导人陆皓东、朱贵全、丘四壮烈牺牲,程奎光入狱,孙中山、杨衢云被通缉。领导者中的朱贵全、丘四为洪门堂主。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拜谒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向先祖告祭“驱逐鞑奴,恢复中华”大业成功,以示洪门“反清复明”事业完成。洪门随后逐步退出中华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地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