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佑上海——北外滩的下海庙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昆明路上的下海庙,距今已有260多年。世事无常,几度废兴。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被日军战火所毁,1941年又募资重建。1960年代被挪作它用,1991年1月,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下海庙收回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宗教活动逐步恢复正常。

下海庙原是渔民为祈福出海平安而兴建的民间小庙。当年周边渔民出海捕捞,均经下海浦(现在的海门路)下海。其家人眷属提着竹篮装上香烛供品,过小桥来庙里祈求平安。久而久之民间约定俗成,称该小桥为“提篮桥”,而此小庙也由原来的“义王庙”改称为“下海庙”。它逐步成为集观音、妈祖、海龙王为一体、颇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庙宇。

如今的下海庙,经过四期的改扩建工程,中轴对称,规模齐整。以明清建筑风格,建造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东厢房、西厢房、慈缘楼、藏经楼等;庙宇雄伟,飞檐斗拱、古朴典雅。

下海庙的山门,其古朴的翘角门楼,是下海庙历史的见证;重建的真观、正行二个仪门,完善了佛教建筑文化“三门幷列”的格局,使寺院的总体建筑风格更加完美。

进入山门,抬头便是天王殿。殿中央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像,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迎接十方客;背面的护法韦陀菩萨及两边分立的四大天王,以其无穷威力守护者庙宇,护教安僧。

天王殿的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这是二幢三层仿古建筑。东边钟楼的一层供奉着地藏王菩萨,三层则是一口高2.4米、直径1.6米的铜钟悬挂在此,每年的除夕夜宏亮而浑厚的迎新钟声敲响,送旧迎新,祈福吉祥;西边鼓楼的一层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三层则放置着一口直径1.6米的大鼓,每当庙内有重大活动喜庆之事,则击鼓庆贺。

走出天王殿,庄严雄伟的大雄宝殿展现眼前。殿堂中央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佛,佛陀的两位弟子阿难与伽叶侧立两旁,神采各异的十八罗汉则在东西两侧;大佛的背面是海岛观音立于鳌鱼之上,五十三参图造像形象生动,诉说着佛经的故事;大殿内还供奉着骑着狮子的文殊菩萨和骑着大象的普贤菩萨,代表着佛教的大智与大行。

东、西厢房则是千手观音殿、药师殿、妈祖殿、财神殿和城隍殿等。在庙的东侧回廊旁,有“静观苑”,此乃放生池。环境清幽,水榭曲桥、花木葱茏、数千条多彩鲤鱼在池中悠哉游弋。沿着回廊走,旁侧还有一扇小门,步出小门便是“云来集素斋馆”。

下海庙殿堂的装饰,集木雕、砖雕、石作工艺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佛像造像艺术以及精湛的中国传统的木雕、砖雕、石作工艺。山门屋檐上三对鱼龙栩栩如生,天王殿上金色的游龙气势非凡,大雄宝殿飞椽上童子、小鹿、小象鳞次栉比,而慈缘楼法堂上方墙上的11幅“地藏菩萨应化事迹”砖雕,可谓庙内砖雕之最……。37幅砖雕、木雕、石作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以无声的方式传播着佛教故事和佛学思想。

庙内壁间张挂的57幅(方)楹联、抱对、匾额,更是让人驻足思忖。走近山门西侧,便见一副对联:“上海下海下海佑上海,大山小山小山垒大山”。其中寓意可见:上联有上海必有下海,上海有个下海庙护佑着上海;下联的“山”是“善”的谐音,劝人为善,不以善小而不为,大的善举均来自于小的善行。这些楹联、抱对不只是艺术品,更是提高来者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启迪。

下海庙地处今天的北外滩之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亮点;是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有影响的宗教场所。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满着辩证思维和方法。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智慧深邃的哲学思辨,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深刻完备的伦理道德,强化了人们言行规范;异彩纷呈的雕刻艺术,装点了千姿百态的文化殿堂;庄严肃穆的宗教圣地,积淀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帆船全球航行返航之际、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启航前,都来此举行祈福活动。

下海庙默默地发挥着佛教文化在滋养人们心灵,营造世间平安吉祥、倡导人们友善互助,促进文明和谐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约1943年的下海庙

1980年代下海庙外景

初一十五前来烧香敬佛的人群

进大门后先看见的天王殿

改建修缮后的下海庙大雄宝殿

庙里的放生池

翘起的檐角上兽型装设,也叫“瑞兽”

下海庙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

通往下海庙的海门路

文/杨泰清

图片来源/自制及网络

微信编辑/华思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