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漫长的起义生涯中只有武昌(鄂州)这一次赈济灾民的记录
张献忠武昌得手,实力大增,便也学着李自成,在武昌建立起政权来。
可能是张献忠读过一点书,或者是他比较听得进去别人意见,采纳一些谋士的良言美计,在大家伙鼓动和吹捧下,张献忠在刚攻下武昌时还颇有一番大展拳脚的志气,他不仅附庸风雅到黄鹤楼去题了诗,还令部下附和,并学以前的开国明君开科取士,录取状元、进士,并授以官职。在这方面,张献忠确实要比李自成强。
张献忠攻的农民军入城后,对劣迹不著的明朝官员尚以礼遇,时在城中的贺逢圣,曾任过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而且,曾组织武昌城防应对农民军,张献忠仍尊其为“先生” 只要略有几分才具者,张献忠皆予任用。即使是曾杀害过自己军师的沈会霖,也被委任为汉阳知府,可见其胸襟。
可惜,贺逢圣为沽忠臣之名,竟率全家老小自沉于墩子湖(今武昌紫阳湖)。当时,效法贺逢圣的明朝官员虽有之,但为数绝少。故清初文人曾慨叹“全楚沦陷,死者寥寥”。
张献忠面对战后破残不堪的武汉三镇,迅速采取善后安抚,下令发放楚王府中的钱粮,赈济饥民。同时,自封为“大西王”,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改湖广会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以周综文为知府,改江夏县为上江县。大西中央共设有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张献忠以楚王府为新王宫,宫前树起两面大旗,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武昌城九城门也树两大旗,上书“天下安静”、“威镇八方”。
为招贤纳士,尽快网罗人才,张献忠曾在武昌开科举,兴学堂。大西政权在短时间内一再举行科举考试,在武昌派遣监军李时华主持考试,录取二十人为进士及第,授予州、县印官(正官);遴选四十八人为廪膳生,分授府州县佐。时年六十岁的汉阳人陈珏还高中状元。当年的科考场面热闹异常,参加科考的士子争先恐后,以至“稍稍能笔墨者趋之若骛焉”。
张献忠任命学道等专职人员管理学堂,还亲临府学,勉励士子向学,并从中选拔几十人,补充至地方政权。当时,曾任大西政权教授的龙贯士出过一告示,记录张献忠视察府学情景:“西王以七月十五日幸学,诸生其先期齐集,考古天子幸辟雍仪注,以不负先王。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至意,勿忽。”张献忠为筹军饷,采取打击大户之策。当时,大户人家多以舟船停泊江中以避战乱,又不时游弋于河池湖汊之中以躲藏。张献忠兵分三路寻觅拦截,共截获大户之船一千余艘,其中粮食、物资充盈,保证了军需供给。
张献忠还在武昌及周边地区招募一大批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参加义军,这些青年体力茁壮,大多了无牵挂,经强化训练后成为大西军南下长沙及西上入蜀的主力军。
经过张献忠的系列安抚及整饬,当时武汉三镇一度秩序井然,开始恢复生机。湖广布政司中共有二十一州县归附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在张献忠漫长的起义生涯中,只有一次赈济灾民的记录,就是攻下武昌(鄂州)之后,发楚王府金银给饥民。除此之外,历史上记载更多是他的烧杀抢掠。史书这样对比他和李白成:老百姓对李自成往往开门欢迎,对张献忠则只有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