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三焦之腑的认识
浅谈对三焦之腑的认识
中医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什么意思呢?有各种解释。这里谈点个人看法。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气盛,故如雾露之空濛。下焦水盛,故如川渎之注泻。而气水变化之原,出于中焦,中焦者,气水之交,气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气,气欲成水,气水未分,故其形如沤。”
1、上焦如雾:上焦,是指三焦中的上焦,而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一个腑。因此,这个上焦不是指心肺,此“三焦”非彼“三焦”,彼“三焦”是心肺居上焦。雾,是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上焦如雾,这是中医的“取象比类”,意思是说上焦主气。
2、中焦如沤:中焦,是指三焦之腑中的中焦。沤,是水泡、浸泡。中焦如沤,也是“取象比类”,是说中焦象“沤肥料”一样腐化水谷。这里并没有涉及脾“运”,意思是说中焦主化。
3、下焦如渎:下焦,还是指三焦之腑中的下焦。渎,是水沟。下焦如渎,比喻下焦如水沟,意思是说下焦主排泄水液。
由此观之,三焦是一个化生、运行气水的器官。中焦将水谷化生成气、水,气上行,水下行。气、水能否化生,取决于中焦。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羽,即羽毛。衡,即秤杆。权,秤锤。这也是“取象比类”,意思是说,治上焦病用药要量少轻浮,治中焦病用药要升降平衡,治下焦病用药要量大沉重。内容浅显易懂,不再赘述。
以上为探讨中医之感悟,不吝赐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