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和盛泽
作者:沈莹宝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项目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00余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的建成,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沿线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京杭大运河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向南,有东、中、西三条运河通向杭州。东线为古运河,从平望莺脰湖进入盛泽境内,沿黄家溪村的北缘向东,再转向南,经幸福、群铁村的东缘进入王江泾,经嘉兴到杭州;其中流经盛泽的河段长约10.8公里。中线自平望草荡进入澜溪向南,流经盛泽新城区进入桃源,经乌镇到杭州;其中流经盛泽的河段长约10公里。西线从平望向西,经頔塘到湖州,再转向南到杭州。
京杭大运河的东线和中线,一左一右,一东一西,如两条臂膀把盛泽紧紧地揽在怀中,把盛泽和苏州、杭州连结在一起,使盛泽得以发展成为“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中国丝绸之都。可以说京杭大运河就是盛泽的母亲河。
大运河对于“丝绸之都”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盛泽地区湖荡密布,河港纵横,大运河把盛泽四周的数十个大小湖泊和无数条大小河港连结成一个巨大的水网系统。盛泽的先民在这片地势低洼的土地上疏通河道,修筑圩堤,开垦良田,种植稻麦和桑麻,发展丝绸产业。同时,也正是依托了这条交通大动脉,五湖四海的丝绸商人汇聚到盛泽,盛泽的丝绸也得以源源不断地运销大江南北,使盛泽的经济得以繁荣,并发展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都。
千百年来,大运河沟通了盛泽和外界的联系,许多帝王将相和文化名人沿着大运河走进盛泽,繁荣了盛泽的文化。
一千三百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沿着大运河来盛泽,寻访在这里隐居的好朋友屈突氏。他在运河旁的寨湖明府厅写下了诗篇《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其中“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已经成为描绘吴江风光的历史名句。
公元1129年,宋高宗赵构沿着大运河逃亡到杭州,据说他的龙舟在途经盛泽的时候,突然“有泉腾跃,绕帝舟左右”。宋高宗心中大喜,认为这是宋朝转危为安的吉兆,于是下令在此停舟三日,并且在此筑亭,将随从官员的名字刻于石碑上,以示纪念。这停舟之处就名为“睡龙湾”。宋高宗当时正因为暑热而得病,黄家溪有一位名叫史正志的书生“凿地得泉”,将泉水进奉给宋高宗饮用。高宗服用后,暑病随即得愈。后来史正志得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据说这口井的水异常清冽,能治暑热之病,后人称之为侍郎井。
宋朝大诗人陆游于公元1170年乘船经大运河、长江赴四川当官。他在《入蜀记》中,记述了途经盛泽的时候看到的景况,说:“居人繁夥,卖鮓(一种腌制的鱼)者尤众。道旁多军中牧马。运河水泛滥,高于近村地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女足踏水车,手绩麻不置。”这段话,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盛泽农村的生活场景。
此后,运河畔的穆河溪来了一位归隐林下的高官——黄由,他的到来为盛泽留下了一段颇具文化意蕴的佳话。黄由(1150—1225)字子由,号盘野居士,是南宋淳熙八年(1181)的状元,先后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这位状元公擅长诗文,又十分崇尚恬淡的田园生活。他深爱穆河溪的清旷景色,故而晚年在此定居,在溪边的大家浜建造了“尚书第”和诸多楼台亭阁。黄由死后,他的后裔就繁衍于此,于是这条溪被称作黄家溪。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昆山名士顾德辉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偏僻雅静的盛泽,在小珣圩上建造了一座来远楼。顾德辉又名阿瑛,是一位轻财尚义的富豪文人。来远楼建成后,四方名士纷纷来此雅集,“高会唱酬,极一时之盛。”
明朝,盛泽黄家溪有一位著名学者史鉴(1436—1496),他的诗文沉雄古雅,卓然成家,尤其熟稔史学、地志,对于风俗、钱谷、水利等都很有研究。史鉴与各地名士交往甚密,大学士徐有贞,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书法家李应祯,状元吴宽,名士文林、文徵明父子等都是史家的座上客,留下了许多唱和的诗作和轶闻。
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经六下江南,都曾沿着运河路过盛泽。其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的时候,还在盛泽运河旁的积庆寺住了一宿,积庆寺因此而改名为吉庆寺。
大运河不仅为盛泽孕育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也为盛泽造就了景色秀美的水乡风貌。早在明清时期,盛泽地区就有“盛湖八景”和“黄溪八景”之说,其中“帝阁朝霞”“龙湾夕照”“长春夜月”“积庆晓钟”“合路风帆”“寨湖烟屿”都位于大运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