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赚的钱都去哪儿了?教你省钱的干货来了
在瑞士生活,贵,那是一定的了。
还没看过的,可以点击链接,一起吐吐槽。
1.年度恐怖大片《我在瑞士赚的钱都去哪儿了》
有小伙伴说,脱离收入,空谈消费水平,就是耍流氓。
那么我们来欣赏一部年度恐怖大片《我在瑞士赚的钱都去哪儿了》:
下面两个图片来自于苏黎世的同学在公众号的留言(非常感谢供图!):
一家三口生活在瑞士苏黎世,全家每个月有一万瑞郎收入(已经属于中等偏上的薪资了)
我们先来看看钱都去了哪儿了:
食物加生活用品 1800/月
房租(苏黎世) 3000/月
税(均摊到月) 1000/月
医疗保险 1300/月
交通费 200/月
手机与宽带上网费 200/月
偶尔外出就餐周末活动 200/月
小计 7700 瑞郎
还剩下的两千多瑞郎呢?
如果娃要上托儿所、上课外辅导班、学游泳、学画画…… 1000/月
给娃买衣服、买鞋、买玩具、买书、买自行车、买滑板车……500/月
偶尔大人的置装费、化妆品、买家电家具、看病、回国探亲、周边度假……
*虽然有强制的医疗保险,但是成人看病如果低于2500瑞郎,需要全部自掏腰包,超过2500瑞郎的部分,自付10%。娃看病自付10%(具体每家保险公司的规定细节会有不同)
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好像上的是个假班,钱不过是在卡里象征性地短暂停留了一下,就又溜走了。
有的小伙伴说,生娃那么费钱,那我不要小孩总可以吧?
可以可以。就是已婚无孩的小家庭,相对已婚有娃的家庭,税更高一些。感谢您为社会做贡献!
如果您只是为了省钱而不要娃,倒也大可不必。在瑞士生娃基本免费(但每个月的保险还是一样要给),娃每个月还可以领政府给的两三百瑞郎补贴。最贵的其实是婴幼儿看护费,这也是为什么瑞士有那么多全职妈妈的重要原因。
(如果大家对在瑞士生娃养娃有兴趣,可以在公众号留言,下次专门再讲)
2.为了省钱,我割过两三千块一盘的韭菜
在瑞士生活,想要省下一点钱来,就像赤手空拳想在河里捞鱼,我家也是走了不少弯路。说个真实故事让大家乐一乐:
瑞士买菜贵,新鲜蔬菜水果都不便宜。为了省钱,有一年春天,我和两个朋友相约去附近森林摘野韭菜。野韭菜也是韭菜,据说回家洗洗炒一炒,味道一样好。于是,我们兴致冲冲地摘了几袋野韭菜回家了。
到家之后炒了两盘野韭菜炒蛋,怂恿队友和我一起吃了。我很社会地只吃了蛋和两口菜。队友在我的注视下,老老实实吃了大部分的韭菜。然后,在一两天内,他的牙龈肿涨得厉害,最后只能去火车站看家庭医生。医生检查了一下,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推测是压力太大,建议回家休息两天。
(如果是老中医,估计早就甩过来两个字:上火!)
然后不久,收到了医生的账单!
三四百瑞郎就这样哗啦啦地不见了。
一盘野韭菜炒蛋=两三千块人民币
本来想占便宜去割野韭菜,没想到自己被人当韭菜割了!
据说,还有一个朋友的朋友,误食了与野韭菜长得很像的铃兰而进了大学医院。报纸上甚至还有报道,到德国探亲的妈妈,因误食秋水仙(和野韭菜也长得挺像)而去世。
野韭菜大概长这样,但是强烈不推荐自己去割。就算去集市买,都有可能买到混入野韭菜的有毒植物!
野韭菜能吃,但是不小心摘到和它长得很像的其它有毒植物,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摘的都是野韭菜吧,吃多了上火,去看一次医生,也是得不偿失。
那时候我还太年轻,不知道大自然给予的全部馈赠,居然也会在暗中标好价格。
以后我看到野韭菜、野蘑菇,心里都暗暗发怵。想从牙缝里省钱,还是算了吧。
3.省钱干货之常规操作
(1)跨国境去购物:平日多囤积日用品、尿布、奶粉、洗衣粉,住得够靠近,可以每周都去德国、法国买菜。在德国购物买满50欧还可以退税;
对了,去边境买肉的话,记得带上家里哪怕还在喝奶的娃。人均限购1kg肉类制品(海鲜不计入肉类),娃也可以计入人头。
另:最近疫情期间,想跨境购物,需要先咨询海关相关条例!
(2)在瑞士境内,常去Denner、Aldi、Lidl等廉价超市逛逛,以及Alima之类的土耳其店;
朋友吐槽,在瑞士超市买的肉,味道可能真的比德国买的好一点(价格可能也贵一两倍),但是一模一样的洗衣粉,瑞士卖德国法国的双倍价格,就有点人神共愤了!
(3)傍晚六点左右去Migros、Coop之类的超市扫即将过期的打折货;
一定要手快+运气好,还要心算够快够好。有的商品打完对折我还嫌贵!
(4)衣服之类非急需的物品,等到一月、七月商场打折季再买;
再等等,其实慢慢你也习惯了这种不买不看、清心寡欲的生活了。
(5)能自己动手的千万别麻烦专业人士:比如家人朋友间相互剪头发、涂指甲。如果够时间够体力,甚至去宜家买大件家具,都可以自己运、自己装;
如果让宜家工作人员来上门安装,需要支付产品原价15%的服务费。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来到了瑞士动手能力分分钟见涨!
(6)多买二手货:去facebook找当地的二手交易群、微信生活交流群。每个村每年至少一次以上供大家交流二手物资的日子,千万别错过;
(7)运气好走在路边还能捡到有“Gratis”(免费)纸条的免费家具、玩具等;
把东西免费送给需要的人,对于原主人也是好的,否则他还要出一笔几十到几百人民币的垃圾处理费。是的,在瑞士你连扔垃圾也要钱!
(8)去国外的网上超市购物。
但要注意,通常来自国外的货物需缴纳关税和增值税,详情可参照以下链接(瑞士海关官方网站)
https://www.ezv.admin.ch/ezv/en/home/information-individuals/travel-and-purchases--allowances-and-duty-free-limit/importation-into-switzerland.html
4.省钱攻略之大神操作
省钱的常规操作下来,虽然可以省下几十块碎银,说实话费时费力心太累。想省出比较多的钱,还是要在支出的大头上做文章。
真正的大头是:房租、保险和税!
所以租房子,除了要考虑生活便利、房租高低,还要同时考虑税和保险的高低!这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初来瑞士的人忽略的地方。
还没看过的前面系列的可以戳
我选择住在哪里,为什么和税与保险也挂钩?
说多了都是泪。在瑞士,税收与保险费用是硬支出。保险是强制保险,没有保险不让你在瑞士居住。不管你选择瑞士的哪家保险公司,每个月两三百瑞郎逃不了。
至于税的高低,那就更是相差很多。瑞士是联邦政府,26个州每个州都有不同的政策,税高与税低的地区,一年光税收这一项就可能相差一万瑞郎。
怎样查询比对在瑞士各地区税收与保险的高低?
www.comparis.ch
(1)进入主页面后,选择EN英语
税收(2)点击Property
(3)选择Tax comparison
(4)根据自己所在区、自身情况进行比对
保险(2)点击Insurance
(3)选择Health insurance
(4)根据自己所在区、自身情况进行比对
举例来说,假设A住在巴塞尔城区(BS),B住在一街之隔的巴塞尔乡下(BL)。两家除了住在不同州,其他情况假设完全一样,都是一家三口,年家庭收入十万瑞郎。
但是光税这一项的支出,A家要比B家高出两三千瑞郎/年。仅仅只是因为A家住在BS。
此外,保险费用其实也是跟着地区走。还是以BS和BL为例,一个成人每个月的保险费用就相差了50瑞郎左右。
所以,虽然只隔了一条街,住在BL的B比住在BS的A,一年下来可以省三四千瑞郎税及保险。
知道了不同地区税收与保险的高低,是不是租房时,选择税率与保险最低的地区就对了?
那也未必。
以我的个人体会是,税收高的地区,社会福利会相对好一些。羊毛虽然被多剪下一些,但还是用在了羊的身上。
还是以巴塞尔举例,一旦注册住在BS,就有几百瑞郎的德语学习抵用金。如果孩子入学前德语不过关,还有老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免费语言培训。而住在BL,就没有这些福利。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房租高的地方,税比较低。税低的地方,房租相对比较高。房租高税还行的地方,房子特别难找。房租低税还行的地方,出去上班上学又太远了。
关键选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点:我想省房租呢?还是省税?省保险费?省时间?省力?省心?
(关于选择在哪里租房的心路历程,如果大家有兴趣就留言告诉我,下次专门讲一期)
我的想法是,经历了魔幻的2020年,亏待了什么,都别亏待自己的胃。都2021年了,对自己和家人好一点吧,给家人买点干货,快快乐乐过个年吧。
反正,说到底,钱就是在花出去的时候,才实现了它的价值。
最后,来一点不掺水的纯正干货:
日本干贝
干贝,又称元贝、珧柱、江珧柱、乾珧柱、带子。
干贝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阴、补肾、调中、下气、利五脏之功效;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
吃法:干贝泡开之后可以蒸蛋,炒饭,煮粥和煲汤,甚至于做调料。
北极小黑刺(海参)
海参具有养心润燥的功效,是一种四季皆宜的滋补上品,可促进机体细胞的再生和机体受损后的修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年益寿,消除疲劳。
海参中的牛磺酸、尼克酸等,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快速消除疲劳,预防皮肤老化的功效。海参中富含的牛磺酸、赖氨酸、蛋氨酸等在植物性食品中几乎没有。刺参中含有的硫酸软骨素和刺参粘多糖,通过药理实验证明,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促进伤口愈合抑制数种癌细胞都有特殊功效。
质量最好的海参一般为纯天然淡干(纯野生自然生长),原生态,加工保存绝大部分的营养价值。
吃法:北极小黑刺经泡发后可以冷拌,煮汤,红烧,清蒸,甚至刺身都可以。
印尼半干小鲍鱼
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
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吃法:先泡发24小时,一鲍鱼二吃,先和鸡做一锅汤,把小鲍鱼捞上红烧,多煮一点汁,红烧之后可以鲍鱼汁捞面。还可以切片刷火锅,炒菜或者刺身吃。
怎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