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细”在中国画创作中,不仅不能剔除,反而应该提倡
“谨细”本为谨严细微的意思,是标准的褒义词。可是被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谨细”的味道变了。认为谨细影响了中国画的意味。所以很多画家在教授学生或者自己创作时都会把“谨细”剔除掉。“谨细”如此被嫌弃的原因出于什么时代不好多言,但是今人多把此罪加于谢赫之身,认为其提出的“古法用笔”是指泼辣、粗壮、剽悍、超脱、沉郁、顿挫、酣畅淋漓、而不要“谨细”。为此我也有观谢赫《画品录》十余遍,但是因才疏学浅而无找到其讲述中国画要剔除“谨细”一说。
陈云鹏(陈立民)作品
现在人对画家分类,多以工笔画家和写意画家而分,在这个区分方式下,无形中把中国画的创作做了分化,就是画工笔画的和画写意画的。也使得画工笔而不会写意者或画写意而不会工笔者都认为这是正常。更有两者的口水之战,工者认为写者瞎涂瞎抹,写者认为工者毫无笔墨之能。但是画中国画真的是工写分开的吗?
陈云鹏(陈立民)作品
中国画创作方式原先分为“粗笔与细笔”工笔、写意之分多为后人意会,而自古画家“细笔,粗笔”都要学习运用,并且需要皆善。至于为什么有画家只用粗笔或者细笔,这在于其创作的习惯或者是其画作呈现之意需要这么用笔来表现。
陈云鹏(陈立民)作品
“谨细”在中国画创作中,不仅不能剔除,反而应该提倡,因这是画家必须具备的能力。创作前的思考需要“谨细”创作中的行笔需要“谨细”画面呈现的物像需工细之处需要“谨细”就是画面需要大刀阔斧的行笔落墨之处也离不开“谨细”。一幅画作的呈现,为了完美地表达所表之意,其用笔无粗、细之分,只有适合而用。何为工笔,何为写意,两者只不过是不同用笔的表现形式。而非画种的分类。
陈云鹏(陈立民)作品
中国画的所有创作方法都是挂靠在“谨细”名下的,因为你无论怎么用笔,都需要“谨细”来呈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