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行第二站:扬州瘦西湖(2021.4.8.)
江南之行第二站:扬州瘦西湖(2021.4.8.)
05-04 阅读1223
江南之行第二站,扬州瘦西湖。
瘦西湖西门入门处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花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一首诗,凝练地概括了瘦西湖的风景特色:她较之杭州西湖更具一份清瘦神韵。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其实是一条狭长的河流,但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的二十四桥景区二十四桥、五亭桥、小金山、白塔,赏桃花或琼花等花卉。游览其中,如临仙境。
瘦西湖两岸红花相拥,垂柳依依。
顺岸东行,来到五亭桥。
莲花桥与白塔
五亭桥,别名莲花桥,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
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1990年,重修五亭桥桥亭。
五亭桥北起于瘦西湖风景区,上跨瘦西湖水道,南至瘦西湖白塔、月观,桥梁全长57.99米,宽6.16至18.77米,桥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
瘦西湖的白塔,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建造的。
据说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
第二天清晨,皇帝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
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远观吹台
吹台,俗称钓鱼台,相传清乾隆南巡时曾在此钓过鱼。
瘦西湖凫庄位于莲花桥东南侧,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原为乡绅陈臣朔的别墅。
因庄园建筑在湖中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以屈原《楚辞·卜居》之句:“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命名“凫庄”。
庄园栖水而筑,围堤成汀。远观凫庄,如野鸭一般,似浮若泅。庄内亭、榭、廊、阁小巧别致,山池木石缀置得宜。
熙春台位于瘦西湖西岸,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座有飞檐走壁的房子。它位于湖的转折点。集亭台楼阁于一体。主楼南侧有假山、复道、重檐亭,北侧有与十字阁相连的弧形廊道。大门前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方轨,与远处优美的五亭桥遥相呼应。
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
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景点瘦西湖中的一个地标景观。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二十四桥是由山涧栈道,单孔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山涧栈道是由黄石垒成,雄浑古朴。单曲孔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彩虹卧波。
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植馥郁丹桂,体现云水月花与“二十四桥明月夜”意境相映。
难怪人们都要“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瘦西湖的春天,花红柳绿,湖水静怡。亭台楼阁,有春花的陪衬,更加别致精美。虽然此时游人如织,但不影响我游园的心情,游走在湖边,是那么的惬意。瘦西湖的美,让我流连忘返,不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