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就是一个世界

一个诗人就是一个世界
叶匡政谈诗歌探索

这是你巨大的泪滴

我们叫它海洋

一万遍地远眺和浸染

我如一艘将下海的船

---题记

叶匡政(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诗参考》十年成就奖及十年经典诗歌奖)

“其实热爱诗歌,你不一定需要写诗,你可以大量地阅读:比如像作家残雪、莫言、余华,苏童,早年都是写诗的,后来没写出来就写小说了,但他们一直进行这种诗歌训练。

诗歌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它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语言进化的。

现代诗人,他究竟认为自己的职能是什么?他不是说我只是抒发我个人情感,他一定要有一个更大的使命感,这才会让这么多诗人一直在不停地写诗:不挣钱也写诗,兼职也写诗。

这里面肯定不只是自我治疗或自我治愈、或者同行欣赏,不是的。

基本上一个共识是:诗人其实承担的是对这个社会语言进化的功能。

______

语言进化的功能是怎么进化的呢?它不是一步就影响到民众。当然了,很多人通过阅读诗歌,这本身就会改变自己语言表达方式。其次,诗歌更重要的是影响一些一流的小说家和艺术家。

很多艺术家和小说家他们都是看诗歌的,他们不写诗,但他们通过阅读诗歌,使自己在进行小说表达的时候,语言更为丰富,更为随意。

因为诗歌的往往是最先扮演这种探索功能的,它的语言可能会打破一些规则、打破常规,会支离破碎、会做各种尝试和探索。

因为诗歌的文体很简短,它的这种探索不会有很大工作量。

其实每个诗人都在承担他认为的语言探索、他认为的他的方向:有的人他把诗写得更简单、更口语化、更直接、更贴近事物的本质;有的人把它写得更复杂、更繁复、所有人都看不懂;有的人把它写得更垃圾化,写粪便,写这种恶心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没人表达过,诗人们都在各个领域进行探索。

政论家是希望他写的东西一定要说服你,你要相信他讲的,而诗人不是的。

诗人写出来以后只是呈现给你看,你愿意相信你就相信,你不愿意相信你可以认为他是胡言乱语。

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写的是真理。

所以诗人呢,往往是整个知识界各个群体中最为具有自由精神的一群人,他们从来不会为一个观念固执己见。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有大量未知的,无论是我们的生命还是宇宙、还是我们看见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经历过的事件,其实都充满了未知因素。

现代诗人一般有两个非常明确的意识:

第一个意识,我要表达我对自己生命的认知,我只要写出来了、我把它印出来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当然,有很多人喜欢,那很好;没有人喜欢也无所谓:因为我表达了我对生命的自己的认知。

第二个意识,就是我要获得我对世界的解释权:无论你们怎么看世界,我要告诉你我是怎么看世界的,我把它记录在诗里面。即使有一天他逝去,但他这些文本留下来了,至少表明他的这种精神仍然在这个世界上,以文字的方式在存在。即使只有一个读者在多少年以后阅读,那么他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精神空间是什么样的。

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方式就是用诗让自己生命不朽的方式。这也是中国古代诗人看待诗歌的方式。

某种程度上,诗人他一方面保留过去,但另一方面他的态度是面向未来的。

他跟科学家其实一样,科学家是一个学科里面所有的科学家在研究一些共同的问题;诗人不是的,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学科,他就一直在钻研他那个领域的东西: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

诗歌其实是唯一没有规则的。

今天在中国的新诗领域里面,一部分诗人写的诗,在另外一部分诗人那里认为这不是诗。

所以,我为什么有的时候特别无法理解:那些在现实中,对一个问题如此执着地抱定一个真理的人。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你不要想着去说服别人,你无法说服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看世界、看宇宙、看生命、读的书、对信仰,他跟你完全不一样,你怎么可能说服他呢?你不可能说服他。

只有两个人完全接受同样的教育、读的书也是一样的、接触的思想也是一样的、所有的信息都一样的情况下,我才可能说服你。否则的话,两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你怎么可能说服他?

比如我从开微博开始,我就从来不跟别人争了,不是说我涵养好,是我觉得我根本没有必要承担对别人说服的责任。

所以,这就牵扯到诗歌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当你去学习诗歌的时候,你才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非常复杂和丰富的。

因为诗歌它没有边界,对诗歌你不能讲:你不能去研究宇宙、不能去研究星际。

你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写诗。”

后记:

在海水中渴求淡水

这是我的宿命

勇敢者死在路上

我如一艘将下海的船

---北京深呼吸学习中心

于2021年2月4日

(0)

相关推荐

  • 读诗如得珍宝

    早上醒来后如果不急着上班,我会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读一会儿诗.有时在晚上也一样.有时稍有空闲,也会随手摸到诗的刊物或诗集看上几首.我收到不少朋友寄来的诗集,也购买了国内外的一些诗人的诗.从少年时我就对那种 ...

  • 最近几所大学文学院头面人物的诗文引发争议,原因何在?

    谢邀. 夫诗有别裁(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宋)严羽<沧浪诗话> 据我的理解 这写诗的"别裁",乃是形象思维能力和 ...

  • 2020【独立】前沿36-远人诗歌评论专辑

    稿    约 "2020[独立]前沿"是[独立]新设的一个栏目,请朋友们来稿支持,尤其欢迎探索试验先锋作品,长诗.组诗.短诗.散文诗.诗剧.诗小说等皆可,行数在500行以内,附简介 ...

  • 曾瑞丨这依然不是诗

    ◆ ◆ ◆ 文丨曾瑞 这些年来,坚持写诗,回头一看,竟然写了这么多.沮丧的是,这些像诗或者说用诗的形式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诗.对于一个诗歌创作者来说,要承认这一点,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不管我承不承认 ...

  • 梅朵荐诗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陈年喜

    诗人陈年喜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陈年喜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有谁听见我的饿 人间是一片雪地 我们是其中的落雀 它的白 让我们黑 它的丰盛 使我们落寞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谁看见一个黄昏 领着一群 奔命的人 ...

  • 曾瑞丨废墟上的希望

    ◆ ◆ ◆ 作者的话:这篇文章,是在嘈杂的菜市场写的.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在广州番禺某民办学校当教师.教师需要出去摆点招生.无聊中,我开始在登记本上写出所思所想.于是,就产生了这篇东西.另外,由于出 ...

  • 当代诗坛:一个诗人,一个不比裁缝高雅的人

    首届"青春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 欢迎全国老.中.青年诗人踊跃参赛 (详情请点击上图进入) ➣蔷薇的秘密花园 文/清草水蓝 深秋来临,我给你准备了一坛老酒 枫叶红.狐狸和远山 薄雾里 ...

  • 苏轼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轼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 北京人艺再演《杜甫》 打造一个诗人的世界

    中国网北京8月16日讯 "千秋诗史杜,独立自苍茫."8月14日起,北京人艺将再度上演原创历史大戏<杜甫>.从一代诗圣的伟大精神到一个文人的真实可爱,北京人艺舞台上的杜甫 ...

  • 你敏锐的眼里有一个诗意平和的世界——诗写北京诗人韩作荣(郭兴军)

    你敏锐的眼里有一个诗意平和的世界 郭兴军 与世无争的这些年 你开阔的心野 长满瞬息万变的生活 花开无声的平和 就那么在遥远的记忆中 走出黑龙江省海伦县的故土 走过故土上那片静静的白桦林 在工人.军人. ...

  • 元好问:乱世文雄,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一个文人的家国担当

    曾国藩说:"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然而这样一位大诗人,在大多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少数知道他的人,也多是从那句千古名句& ...

  • 现实和理想,都容不下一个诗人?

    一.<资治通鉴>里,看不到李白 李白, 作为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资治通鉴>里, 却找不到踪影, 司马光, 对李白只字未提. 按照司马光的选择标准, 只记录那些, 影响国家兴衰 ...

  • 重构女性角色,给她一个更自由的世界

    从她们的身上,你能看到 身为女性的无限可能, 也看到「不妥协,坚持自我」 这些有些男性化的特质在她们身上 以更温柔的方式呈现. 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但李光涵作为中国项目的主任,她一 ...

  • 7月11日(第五天):阿尔山,许你一个22度清凉世界

    芸之翼人文旅行 今天的重头戏是去阿尔山森林公园,早上6:30出发,去景区里吃早饭. 阿尔山市真的小,不到10分钟就开出了市区,晨雾升腾,山峦像浸泡在牛奶中 ,只露出尖尖的绿髻,山脚下有成片的油菜花田, ...

  • 诗人大解 | 一个要走出自己的人

    散文集<烟火人间>封面图 怪吼一声吧,为人生壮胆 说在前面:这是一篇旧文,大三时写的,当时我只看了大解的诗集<岁月>,几年后,我才读到他的<个人史>.大解太过宽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