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的哲思,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假若世上有什么“天机”,大概就掌握在哲学家手里。
哲学家,像是代表人类与天地宇宙交涉的使者,去思考世俗无心思考的问题,去言说不可言说的道理。所以,说话的能力尤其重要。
一个好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我们的印象里,哲学家说的话,要么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要么言简意赅,直击要害。先秦的诸子,显然属于后者。
那是一个思想璀璨的年代,也是一个妙语生花的时代。孔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先贤们用不着长篇大论,常常用几个浅显的语句,就可以讲出深奥的道理。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也有不同的说话风格。但是,他们都擅长使用“比喻”,拿身边寻常可见的东西,描绘着深刻的道理,常常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干瘪为丰满,化深奥为浅显,化晦涩为明朗。
先秦诸子的比喻,丰富了语言,也成就了经典:老子说,“上善若水”,“虚怀若谷”;墨子说,用谬论否定真理,犹“以卵投石”;孟子说,以霸道治国,犹“缘木求鱼”;孔子感到时光如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韩非子认为做事要从细,说千丈之堤,溃于蚁穴……有一些比喻,或许我们已经忘了典故出处,却已如同唠家常般信手拈来、朗朗上口。还有一些,已在漫长的岁月里应用于无数的场景,至今仍能够发人深省。
先秦的诸子,是距离我们最远的哲学家,却也好像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他们是思想最活跃的人,也是最懂得沟通的人,并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用普通的生活感受,创造了深远高妙的境界,跨越两千五百多年仍不过时。
孔子很重视语言的作用,所以他说“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
孔子还说,“能近取譬。”譬,喻也。说的是,打比方的时候,要从自己身边的东西下手。孔子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作文技巧,更是一种沟通方法。
打比方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道理更易于理解,所以就要讲大家都能明白的东西。身边的一切客观物象,只要设喻得当,都可以用来表达某种意义。
比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上层的德行是风,百姓的德行是草,风吹到草面上,草就跟着风的方向倒,以此来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作用。
一风,一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以此来作比喻,别出心裁,清新简约,且活灵活现。
孟子也很擅长运用这种浅近简短而深刻贴切的比喻,比如“缘木求鱼”的典故:“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托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荀子也擅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在《劝学》篇中,荀子用了大量精彩纷呈的比喻,讲述学习的道理,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是用常见的事物,来比喻学习的境界。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明白道理,就像木材经过墨斗划线加工就变得挺直,金属经过磨刀石磨过之后就锋利了。所以,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荀子说,“比方之疑似而通。”比喻,作为一种表达手法,是在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到相通之处。所以,他可以把君子比作舟,把庶民比作水,进而用“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表达君子和庶民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比喻,大哲们在万事之间建立起了微妙的联系。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孤立存在的,那些擅用比喻的人,似乎也多了些天赋,在事物的边界之间不断求索,探知生生不已的道理。
大道理,小道理,能让人听懂,才是好道理。
真正有大思想的人,讲话不为故弄玄虚,把自己包装得很高深;也不是为了炫技,显示自己有多高的语文水平;一切目的,只是为了让你听明白而已。
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即先考虑思想的内容,再考虑语言的形式。墨子虽然写东西缺乏文采,但他最早明确了比喻的定义和功能:“辟(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其中包含几层意思:比喻要在“此物”与“他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建立关系,比喻要通过“已知”来说明“未知”。
虽然比喻是一种奇妙的表达,先秦诸子也重视比喻、乐于运用比喻,但他们都不主张不加克制地使用。
在荀子看来,运用比喻要服务于礼义,不能为了比喻而比喻,不然就成了“奸说”。
墨子擅长逻辑,对待事情也一向严谨,他觉得比喻不能滥用,前后要考虑周全,所以当他见到一个不是很恰切的比喻时,就会很反感。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修辞思想也是重质轻文的,他说:“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很明显,如果某件事物本来就已经很清楚,韩非子是反对再用一些虚而无用的比喻去加以修饰的。
什么时候用比喻,什么时候不用比喻,都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既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
修辞,不是投机取巧。真理,也不在花言巧语。比喻作为一种手段,不仅连接着已知和未知,也连结着表达者和聆听者,建立双方共同接受和认可的默契。
既然说起了语言艺术,怎能少得了老子?
先秦诸子中,老子的思想或许最为玄妙。但又因其高超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对比喻的成功运用,把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
老子可以把自己终身追求的“道”,比喻为婴儿、水、谷,等等,于是,无形的道,便以有形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专气致柔 ,能如婴乎? ”老子用婴儿来比喻符合“道”的生命状态,因为他认为“婴儿”的状态,即是“道”的生动呈现。当我们看到纯洁的初生婴儿时,那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便像是老子心目中真正得道的人,心如止水,不受世俗影响。
为什么两种本质不同的对象,能通过某个相似点联系在一起?其中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因素。
庄子是一个可以在想象中挥洒自如的人,他的文字中会有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的比喻,恰似他本人飘逸、洒脱的个性,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庄子在很多篇什中都善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比如用“庖丁解牛”来比喻遵循事物自然之理,用“井里之蛙”来比喻浅薄鄙陋之人,用“不龟手之药”来比喻对事物内在价值的探索,等等。
“且夫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极也不厚,则其覆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阙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此文讲的是,人想要免除行走的劳苦,必须有所依凭:就像载大船必须水汇积深,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集聚强大的风力来负载巨大的翅膀。在这里,庄子运用了两个以上的喻体,从多角度描写,极有说服力,且气势磅礴,形象生动。
庄子很喜欢运用这样的“博喻”。在《齐物论》中,他甚至在一段话中一口气用了16个比喻:“山林之畏佳,大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为了揭示大地发出的气,一发作则上万种不同的孔穴都会怒吼起来的特点,庄子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故能启幽发微,丰厚语意,扬厉气势。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就如不能对井里的蛙谈论大海,不能对夏天生死的虫子谈论冰雪,人和自然万物一样,眼界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制约。
然而,我们又看到先秦诸子不甘雌伏,用一个个比喻,试图去挣脱种种与生俱来的制约:视野制约、思维制约、语言制约,等等等等。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们要面对天下发表演说,以求自己的理想得以实施,“比喻”成为他们共同青睐的一种语言技巧,在易于人们所接受的引申义中,为他们的阐述增添着趣味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喻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引着普通人去领会深奥的义涵,也令诸子的思想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至今仍能影响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性格。我们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我们如何去判断和思考问题,甚至我们正在讲着怎样的口头语……处处都有先秦的诸子在我们思想深处种下的种子。
先秦的诸子早已远去,我们未曾与他们谋面,却可以在他们的哲思里无限徜徉。他们用过的比喻,我们今天仍在用,但是他们的话,却是那么余音袅袅,韵味无穷。谢谢哲学家们的用心良苦、平易近人,令我等凡夫俗子与圣贤之间更多了些理解途径,通过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比喻,我们还会继续思索着,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扩大着思想的边界,去触探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