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实录(下) | 陆云泉:教育的产品是人,新技术短期不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
作者: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3-27 17:12
*来源: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ID:futureschools)
主持人
白丁:郑德林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智库总负责人受访嘉宾
陆云泉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主任(注:本文为视频专访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本篇文章精选了线上网友们的问题,从疫情后的学校教育如何做、如何提升居家学习效率、给毕业生的学习建议、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陆云泉一一做了解答。
6-7人成长共同体,居家合作学习
白丁:线上教育需要孩子通过手机、电脑等通讯设施来进行学习,但是家长很难分辨孩子是真的在学习还是在发呆或者是干别的,如何对线上教育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请问陆校有什么高见?
陆云泉:线上教育永远不可能替代线下教育,因为在学生在电脑面前手机面前,时间长了对他的视力是有影响的。另外一点,他到底在学还是没在学、学的怎么样,实际上我们家长和老师是无法监控的。
那么我们学校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实际上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我们把每个班分成不同的学生群体,差不多6-7人分为一个小组,叫做成长共同体。在小组里面,我们配一位学校的老师,这个老师实际上是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间的,我们还配一位学长,这个学长可能是高年级的也可能是已经毕业进入大学的我们以往优秀的毕业生,还有一位是家长志愿者。这样的话6、7个学生加一位老师、一位学长、一位家长,组成了成长共同体。从老师、学长和家长的角度来讲,实质上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陪伴的这样一个角色。
在这个小组当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角色,一方面他是学习小组的成员,同时每个学生都是小组长,有的可能是考勤的小组长,有的可能是完成作业的小组长,每个人都有任务,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在一个小组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比如说他能够遵守作息时间,因为在家里面,我们避免有的学生出现躲在被窝里听课,这个老师也监控不了,所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我们发现这个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在小组里面学长、老师、家长以及学生都是平等、互助的,能够每天设计一些学习、娱乐、体育、家务劳动等等各方面的活动,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
同时每天在这个过程中间评比出最优秀的小组成员,然后年级和每个班评比出不同的优秀小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优秀的小组成员,每个小组也希望能成为年级的、学校的、优秀的成长共同体,通过这样的激励,所以他们有一个比学的劲头。这样学习就由网上个体化的学习变成了小组的合作学习。
我们感受到通过合作学习、合作分享,包括学生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包括还有自我管理,发现通过成长共同体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学生在手机面前、电脑面前发呆,解决学习效率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学习小组,每天每个人的学习效率有检查的,也是有汇报、有交流、有分享的。所以也能提升每个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的效果。
校内校外教育应融合、补充
白丁:疫情期间很多校外机构也在推直播课,那么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更喜欢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而不喜欢本班老师的课,这会不会对日后回归课堂造成影响?当孩子有了比较、见识了更多教育方式后,学校教育应该怎么做?
陆云泉:对,这个其实对学校来讲这是一个好事,当然也是一个挑战。
网上上课对于学校老师来讲,应该是一个新的事物,他可能原来就没有这么一种机会或者在这方面的能力,所以相较一些线上教育机构,会比较差一点。所以疫情对于教师来讲,也是全新的一个课题。
原来的线下教育,在学校其实老师是没有竞争的,特别是公办学校,学校给他排课,他就去上课,学生爱听不爱听。他除了本身职业方面的一些要求以外,没有很好地竞争,说你这个老师学生不满意就让他下岗马上换人。
实际上供给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是教育的一个供给,让学生没得选。在现在这次疫情其实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那么今后的学生可能会用脚投票。那就说如果他觉得这个老师在线上课程教学有问题的话,他可能会选择别人。从这个角度来讲,特别需要我们的教师去改变我们教育的方式,怎么样让我们的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因为只有让学生有兴趣、感兴趣了,学习才能发生,所以这是一个。
但是,毕竟线上的课程不可能替代线下的课程,所以当学生回归学校以后,线上的教育和线下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培训机构的教师他的能力不一定比我们线下的老师能力强。因为线下的老师除了教学等方面一些知识的传授以外,更多地承担了育人的功能。我们不是在教育当中仅仅去追求分数,它真正意义上是一个成人教育的过程,所以我想我们线下教育是有这样一方面的优势,我们老师也有这样一个特性。但是我们也有需要去改变的,就是我们怎么能够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选择,让学习能都真实地发生,因为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就不能真实发生。
这次疫情催生了我们校内的教育和校外的教育融合,需要去补充也需要相互学习。其实以前我们已经购买了一些校外的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校内外的教育,线上线下都是在融合过程中。
疫情后学校心理辅导的两个关注点
白丁: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多孩子的心里其实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家长可能捕捉到了,一些跟学生交流高频次的老师也有感受,那么学生在复学后会不会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又该如何去做,我想这个是家长包括玩我们的校长和很多的老师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会不会有,该不该做,该怎么做,请陆校指点指点。
陆云泉:肯定会有,因为这次疫情实际上影响面还是比较广,不光是我们成人,包括一些未成年人,他的心里承受能力,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所以他会有一些焦虑。
比如说,对学生来讲他的焦虑可能产生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家里面呆得时间长了以后没有伙伴,整天面对着家长,家长整天面对着孩子,我们很多家长他也比较年轻,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所以他整天看见孩子在面前晃啊晃的也烦,所以整天更多地是责骂或者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孩子跟家长之间也会产生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孩子就会很烦躁。
第二个,孩子他自己也会担心自己的学习,他一直关在家里面不见大自然,也没有跟他的伙伴们接触,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已经很想学校了,所以我们看到学生在这个成长共同体做了很多很多的小视频,把他们特别想念老师特别想念伙伴的感情记录下来。所以在这个疫情期间,他们真的会出现心里上的一些孤独,另外一个年轻人嘛,他的精力是特别旺盛的,他跟我们成人不一样,成人我们待在家里还坐得住,但是学生呢坐不住,他需要去运动需要去活动,需要去发泄,老是把他拘着的话,这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所以从学校来讲,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小学生、中学生面对的可能还不太一样,特别是中学生还面对着一个学业的压力,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要面对的这个学期的中考和高考,所以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这些问题当中,我们一方面通过成长共同体每周网上都有班会,通过班会,通过相互之间交流能够减缓学生的一些焦虑,同样的我们对家长也会有一些指导,比如我们召开网上家长会,对家长予以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因为从现在来讲,家长已经转变角色变成老师了,变成一位班主任了。
复学以后,我们一方面有心理科、心理热线,我们提供各种空间,让学生心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更多的我们可能考虑组织各种活动,能够把学生宅在家里面这么多天的一个宅男宅女,我们要把他进行释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所以我认为心理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下一个阶段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还是健康,这个健康不止身体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所以也请各位家长放心,学校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了,我们也会有很好的应对方案,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最关注的。
给毕业生的4个居家学习建议
白丁:刚才陆校提到了一个毕业班的问题,相信这是很多的学校、家庭尤其是有毕业生的家庭都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我知道一零一作为中学也存在毕业班的问题。这次疫情给毕业班带来的冲击,请陆校叮嘱几句。
陆云泉:好的,这个确实很重要,特别是高三的学生马上面临着高考。前期北京做了一次网上的适应性考试,其实这也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居家学习的时候能够有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包括新的高考来了以后,怎么去适应新的高考。
这次网上在居家考试的时候,家长也非常支持,每个家长变成了监考员,所以我们的家长为孩子适应性考试营造了非常良好、正式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一次适应性考试能够紧张起来,能够逐步去适应。
如果一段时间还不能正常开学的话,我想毕业年级的家长和学生,第一个要做好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焦虑,因为这样一个状态,它不仅仅是你自己或者你自己的孩子,我们全北京市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这个机会对大家来说就是公平的。所以我想这个就不用焦虑了啊,这是第一个,要自己调整好心态。
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学习的节奏,这个节奏就是按在学校上学的这样一个节奏,什么时候起床、早读、复习用餐、锻炼等等这些,每天应该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比较紧张的作息时间表。人的生物钟具有适应性,我们要逐步适应新高考的这样一个安排,比如说英语高考原来是在上午,今年的英语高考可能调到下午了,上午和下午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包括考试的时间也会有一些调整,所以我们应该安排一个学习时间表,把自己的生物钟形成一个定点反应,适应现在这种新的变化。
第三个我想其实居家学习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自主的时间更多,原来可能在学校里面我们被老师拖着走,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整理知识。那么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时间来梳理自己的问题,可以把问题记在笔记本上,现在还不能面对面的找老师咨询,但是我们可以先把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一个自己梳理知识的习惯,等开学以后,把自己梳理的各个学科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这样实际上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的话,我们的学习能够更加进步,并且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质量更加的了解,也可以增加自信心,知道自己这个学科到底能力和水平怎么样,真正意义上高考的时候他就不急了。因为有时候紧张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外部的环境,更多是因为心里对这个学科的自信心不足,那么只有自己正确评估以后,他有充分的自信心,在正式高考的时候,能更好地消除这样一个紧张的心情。
第四要养成交流讨论的习惯,因为尽管现在没有在学校学习,但是我们现在在网络上讨论交流的手段非常多,我们除了上网课以外,网课以后通过微信、电话各种方式讨论交流,在解决同学的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也在提高。所以我想各位学生家长一定在这个过程中要营造出一个宽松的氛围,家长不要变成一个监工,整天管头管脚,弄得孩子们很烦躁,家长们看到孩子都是错误、都是缺点,这样的话家庭气氛就不好。
我觉得家长要学会陪伴,学会去欣赏和享受这个过程,特别是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讲,对他们的家长来说可能这是人生当中最后能够欣赏和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因为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可能会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和你在一起了,所以家长把这次当做最后一次享受的机会的话,我想对于高三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讲不会有什么影响,调整好的话可能是非常好的一次机会。
新技术与教育融合:不是为学校管理方便,而是让孩子更加幸福
白丁:最后问题是来自产教云社区的提问:目前火热的新技术,像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这些未来是否都会应用到智慧校园当中?学校的建设应该如何与这些新技术结合?尤其最近国家比较强调新基建,我们也注意到新基建有七项,其中有四项可能跟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等相关,您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请陆校做个研判谢谢。
陆云泉:技术的变化肯定是远远超于教育的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要对教育太焦虑。新技术发展以后,会不会对整个教育产生一个大变化,我觉得不会。变化肯定是会有,但是它是一个渐进的变化,不会说是一个完全革命意义上的变化。特别是这次疫情,我们发现线上教育、教育4.0来了,这个来了会引起我们一些改变,但是学校的教育形态,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像大数据,像人工智能,像这个区块链等等,这些东西在产业上可能立马会有产品,但是在教育当中,教育的产品是什么?教育的产品是人。
所以我想第一个方面就是所有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有温度,因为教育是有温度的,我们不能说有大数据,能通过人脸识别把每一个学生的所谓的画像变成了一个数据画像,把这个人变成了一个数据,这个学生在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一举一动,我们都通过这样视频监控,通过大数据把他记录下来,我觉得这样反而是比较可怕的。我个人不太主张通过这样的技术把学生给监控起来,我们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心里,人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做教育应该是做有温度的教育。
所以技术的手段应用,我们从学校来讲一定要想清楚了我们用来干什么,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我们管理方便,为让我们管理更加精准,我觉得这个未必见得是好事。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技术手段,所有的方式方法一定是要支撑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幸福,成长更加健康,他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开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怎么去应用到教育当中,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智慧校园的研究中心、我们学校的一线要参与这个事。
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讲现在都是技术大咖、官员在参与,他们对技术很专业,但对教育未必见得那么专业。而我们对技术不是很专业,但是对教育是很专业的。所以我们这样一个强强联合的融合,既可能真正推动教育理念的改变,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白丁:好的,谢谢陆校今天带来的分享。今天特别享受和陆校对话的过程。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陆陆续续要开学,一些现实的问题,近期的、远期的,需要陆校给我们带来一些指导。当然今天共建的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在线上发布,今天只是拉开了一个序幕,我们相信在一零一中学和中国教育智库网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各界合作伙伴支持之下,研究中心将会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做出该付出的、该担当的贡献。希望我们下一期节目再见,再次感谢陆校长给我们带来的非常专业的非常精彩的分享。
编辑整理:王乙琨、吕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