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再是梦里的故乡——优秀电影《杰出公民》
“ 离开了40年的故乡,不再是故乡,仅仅是个名称而已。——老威语”
前两天,在CCTV-6看了一部西班牙、阿根廷合拍的优秀影片《杰出公民》。
在豆瓣高达8.4分的本片,我给了5个星的满分。在做简评的时候,惯例需要打标签的环节——通常会打3个标签,而这次我只打了一个标签:人性。
故事梗概:
20岁的青年丹尼尔·曼托瓦尼,40年前从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700公里的南美小镇萨拉斯出走,来到欧洲,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文学上大放光彩,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人一出名,各种邀约就纷至沓来。低调的他,只让助手逐个回绝。但一封来自故乡的邀请信,却打动了他,他决定推掉已经经过筛选后确定下来的已有安排,回一趟故乡。毕竟,故乡,是很难从人的情感数据库中抹去的记忆。
故事由此展开。
影片则以他回到故乡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线索,短短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01
—
小镇上的人一口咬定写的是小镇和自己
镇上的人们邀请他为镇上的画作评奖,镇里的“艺术馆长”(或者是院长——忘了)的作品没有评上。于是这位有“艺术家”之名的流氓罗梅罗来到丹尼尔应邀做文学创作讲座的地方,以“凭着抹黑我们小镇、我们家乡的作品,在国际上拿奖”为由,用极其下流和恶毒的语言攻击丹尼尔·托瓦尼。而“父亲去世也不回来奔丧”,狠狠地击中了当年在欧洲艰辛奔波的丹尼尔。而这一切,仅仅起因于“难道我的绘画作品在您看来不够获奖资格”。
无独有偶,一位村民,一口咬定丹尼尔的作品里的其中某个人物,“写的就是我爸爸”,热情地邀请这位“让全世界知道了我们小镇”的名人,到家里做客。(图片来自豆瓣)
尽管丹尼尔明确表示“我不能到你家里做客”,“我写的不是你爸爸,那是虚构的”,但几天之后,这位村民拦住丹尼尔,指责他“那天未能去我家赴约”是“太不像话了”。
老威点评:小镇里的人,一辈子都在坐井观天。越是坐井观天的人,越容易从别人的文字中对号入座。他们不仅不理解文学是从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加上虚构而成的,也无法想象,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排列的人物形象和素材,是如此的多,可能压根就没想到你。那种认为“别人写的就是我”,实在是自己想多了!
02
—
捐轮椅
一位父亲带着脑瘫的儿子来找丹尼尔,希望他捐助一台“只要9800美元”的轮椅。“因为这钱对我们来说,是大数字,对您来说,可是小菜一碟”。
这个桥段,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们的逻辑是:你是这个小镇上出去的人,你成功了,你应该对小镇上有需要的人献爱心。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这个逻辑错在哪里?
1、能力和义务是两回事。越是接近法律的地方,这两个概念越分得清。越是落后的地方和观念里,越是把能力强和义务大划等号。
2、“你应该”如何如何。善心是每个文明社会都倡导的。但是以“你应该”的名义,要求对方“行善”,是绑架。
我们可能对这样的对话不陌生:
甲:那个谁谁很厉害,家里有5辆汽车。
乙:那又如何呢?他又不把车给我们开。他家有是他家有,跟我们没关系。
后半句话是对的,“他家有是他家有”。但是,凭什么非要“给你开”?他有,是他的努力所得。你没有,就一定要给你吗?他不给你,就是你愤怒和仇恨的理由吗?
很高兴看到后来丹尼尔这样回绝(文字不一定跟台词一一对应,意思如此):
当然,一万美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假如我给了你一万美元——我是说“假如”啊,你不要理解我是承诺——假如给了你一万美元,但是如果其他人也有同样的诉求,我该怎么做?我不是做慈善的,当然我也可以去做,可这不是我的责任。但是你这样的方式来要求我,我只能理解是——敲诈勒索。
很多人,正因为分不清义务与善意,面对别人付出的善意,往往以为对方是义务而无(毫)动(无)于(感)衷(恩),而一旦对方停止表达善意,则以为对方没有尽到义务而挞伐!这虽然不是从内心的恶,但行为上已经很恶了!很多时候,因为这种行为的存在,而使意欲行善者退缩。
03
—
镇长,和安东尼奥
镇长有维护一方治安的责任,所以,他是丹尼尔在故乡逗留期间的保护伞。
镇上还树立了一尊丹尼尔的雕像,授予“杰出公民”名誉。“它使我得以保存”。(图片来自豆瓣)
但是镇长维护丹尼尔的条件,是跟流氓势力的平衡和妥协,要求罗梅罗的作品也能得奖,要不然,明天你走了,我怎么工作?
从走入故乡小镇萨拉斯起,围绕着丹尼尔的,就是各种因名、利而起的热情、虚伪、恐吓、敲诈。每当此时,只有安东尼奥和镇长两人,可以帮助丹尼尔摆脱困境。
安东尼奥是丹尼尔在老家的唯一朋友。他在镇上,可以制住小流氓,镇长则可以凭借权利,给安东尼奥以安全。
安东尼奥的夫人,正是当年丹尼尔的女友艾琳。“你走后我们就结婚了”。在见到丹尼尔时,安东尼奥说。
他们夫妻在邀请丹尼尔到家赴宴时,大秀恩爱。但是一转身,安东尼奥就在酒吧里,当着丹尼尔的面与ji女纠缠不清。似乎在说,你的女友,嫁给我了,也算不得什么……
安东尼奥的女儿是文学爱好者,因此也自然成了诺贝尔奖得主的粉丝。抱着作品找到丹尼尔的住处……
跟粉丝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也许在其他背景下不是什么大事,可这是能够制衡流氓的安东尼奥的女儿啊!尽管丹尼尔解释“我不知道是你女儿”,但是朋友是注定做不下去了。
在安东尼奥和女婿邀请丹尼尔捕猎野猪的狩猎活动中,丹尼尔被安东尼奥用枪逼着“快滚”。安东尼奥故意左一枪右一枪地把子弹打在丹尼尔的脚边,令丹尼尔一边躲闪跳跃着,一边丢了行李箱狼狈逃命。最后,在安东尼奥的枪声响起的同时,女婿的枪,准确地击中了丹尼尔(观众只听到一声枪响)。
“死亡来临”,这是主角倒地后慢慢吐出的一句话。
老威点评:
我理解镇长的平衡,平衡是一切事物最好的状态,从管理小镇的角度看,更是如此。丹尼尔坚持不能给不合格的作品评奖,那是他的原则。生活中,这种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陷于窘境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安东尼奥和丹尼尔,虽然是少年时代的朋友,但是如果40年在不同环境和文化下生活的人,如果还能有一样的三观,那真是见了鬼了。丹尼尔从20岁离开到如今60岁,后来的40年闯荡,占了他性格和三观的95%,这个95%决定了两人之间,是有着巨大鸿沟的。所以,离开40年后的故乡旧友,如果还说是友,仅仅是指的那个5%的少年回忆而已。无论是有血缘,还是仅仅同镇人,40年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理性地说,已经是完完全全的“陌路人”了。硬融圈,那就是不吉祥。
04
—
第一人称的作品,主角不会死,否则不合逻辑
看到丹尼尔中弹倒地死去,我就发生一个疑问: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故事,就是以前的事),那么如果在叙述故事的“此刻”之前当事人已经死了,那么他又怎么在“此刻”能够叙事呢?
所以,一切第一人称的作品,叙述者都不应该死,否则,不合乎逻辑。
镜头一转,慢慢摇上,丹尼尔在做演讲。
如果把整个回萨拉斯故乡的故事,同样看做是一部小说(即存在于丹尼尔的构思里),也是讲得通的——电影中讲故事的结构,也像小说一样设置了章节和标题——正当我为此而喝彩这个电影的表现手法时,忽然,丹尼尔拉开衬衫扣子,用胸前的一道伤疤为例,来回答观众的某个问题。(图片来自豆瓣)
这一下子让我判断不清究竟剧中的情节是丹尼尔构思中的小说,还是作者真实地挨过那一枪——说明电影中回故乡的一些列荒诞事件,在丹尼尔身上真实发生过的!我们可以说,那个伤口与背后中枪似乎不符,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或者说,故意弄得真真假假,令人无法判断“真实”和“构思”,也许才是彰显了“文学是虚构的,不是对应生活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个小镇”的立意。因为“作品中的人和事,是生活中原封不动的照搬”,这个观点,是罗梅罗之流打击丹尼尔的作品“抹黑我们可爱的故乡来讨好别人,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口实基础,而丹尼尔声称作品中的人和事“是虚构的,并不是来自小镇和小镇上的人”,则是抗击这种污蔑的关键。
05
—
旅店伙计令人看到希望
旅店小伙计是个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他把自己的作品,请丹尼尔斧正。丹尼尔不仅十分欣赏,在离开前,决定将小伙子的作品收入自己的集子,作为“联合出版”的作品,并且给了一笔钱,“就当是预付的稿费”。这个细节,就做得毫无两面派的嫌疑。
这是整部电影中,唯一令人感到干净的场面和情节。
这,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06
—
故乡,我无法回去了
丹尼尔:
“这个故事始于一封来信,一封邀请函,来自我的故乡—萨拉斯!我觉得我这辈子所做过的最值得称道的事情就是逃离了那个地方。我书中的主人公,他们永远无法离开,而我也永远无法回去。”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在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前往700公里外的故乡途中,晚上,在爆胎的车旁,丹尼尔给司机讲了一个孪生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其中留胡子的那位刮了胡子,冒充被自己杀死了的、没有胡子的那位孪生兄弟。而电影最后,在新书签售仪式上,神采奕奕的丹尼尔,也刮掉了整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留着的大胡子。
这次故乡之行,就是他跟故乡的最后一个了断?
老威点评:
本来嘛,离乡40年,那个地方,已经盛不下、也辨识不出你对它的感情。如果你一定要向它表达感情,认为它也像识别出你对它的爱,并且像你爱它那样地同样爱你,那么,也是你——丹尼尔——想多了……那个地方没有你记忆中的故乡的人和事该有的感情,只有……利益!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