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韩锡俊
自古献县多水患,有“献县泛区“之称。所以历届县委、县政对献县防汛工作都非常重视。每到汛期,县委、县政府就组织大队人马上堤防汛,以防水患。
我就亲自参加过献县三次大的抗洪抢险和抢救灾民的斗争。第一次是1956年,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正遇滹、滏两河洪水泛滥,当时全县组织了2.3万人参加抗洪抢险斗争。记得当时我和赵俊图(县社)等同志,在组织部王纳夫部长的带领下,守卫在桥头到杨家湾段,和民工一起奋战。 当时民工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村干部从各家各户敛干粮送往河堤。当进天气很热,干粮变味了,民工们仍舍不得扔掉,照样食用。汛期又多雨,那时的条件比较差,没有什么雨具,民工就光着膀子,吃着凉干粮,喝着凉水,昼夜不停地艰苦奋战在大堤上,但没有一个人叫苦。那时我年龄比较小(18岁),身体比较弱,又刚参加工作,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心里有些害怕,忽不想吃,觉睡不好,但仍和民工一起扛土、巡堤,迎战洪水。经广大干部民工日日夜夜艰苦奋战,这次桥头至杨家湾的大堤保住了。但因洪水特大,8月12日下午子牙河右堤在马坊决了口。
第二天早晨,子牙河又在老河口决口。 决口后,干部和民工退下堤坊,开始了抢救灾民的工作。第二次即1963年大汛,我也参加了。这时我已调县人委会财办室工作。那年的庄稼长势很好,百姓欢天喜地。就在这时,洪水又来了,青壮年上堤防汛,老年和妇女在家生产。这年汛期全县组织了2.4万多人上堤。我们在县武装部宋国臣政委的带领下,还是守卫在桥头至杨家湾这一段。 这年洪水到来之快,流量之大都超过了1956年。尽管干部,民工苦战堤防,昼夜不停,终因洪水特大,杨家湾、牛辛庄决了口。决口后,东部沧石路以北几个公社社员的房屋儿乎全部倒塌。当时我们乘黄骅来的救援船到东部几个公社抢救灾民。我当时有晕船的毛病,一坐上船,饭不能吃 ,水不能进,但仍然坚持不下船为灾民送食品。我们先到达淮镇,那里逃难的灾民很多,当我们把面粉送到后,灾民连声称赞谢恩。
记得在抢救灾民时,有这样一件事,救灾船只行到沈于村,见到村头有一中年妇女抱着两个小孩正在倒塌的房屋上大哭大叫。我们上前一问才知道,她家男人在外地工作没有回家,别人一时又顾不上照管她们,已有两天没有吃饭了。见到这种情景,我们便将半袋子面粉送给她,感动得她磕头谢恩,并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这些救命恩人呀!”在抢救灾民中,遇到的典型事很多,由于年代已久,难以一一说明。第三次就是1996年,这时我已调到县人大工作。这年又遇上大汛,我当时任献县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开始时各指挥部领导不断研究讨论抗洪措施。为使大堤万无一失,我又和人大已经退下来的副主任王勇夫同志一起到东贾庄桥组织打桩队,打桩队来到后在北大堤险段进行了打桩抢险。后来我又和人大副主任郑秀斌同志还有解放军官兵二百多人抢修北大堤小陈庄险段。在抢险中解放军指战员表现得英勇顽强,记得那天天很热,解放军同志不分官兵,人人不停地装草袋、运土、打土牛,有的肩膀压肿了,有的脚磨破了,个个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喊苦叫累。就这样从上午干到夜间11点,只吃了一顿饭,解放军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实在感人。后来我因为感冒住进医院,才退下第一线。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