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人生|从《陶福增休妻》的主角、到沪剧团的后勤,这位“老好人”甘之如饴……

2011年6月4日,我所敬重的沈侠民老师去世了,令我追思不已。春节期间我曾去他家拜年,他嘱咐我说,他有一些日记要给我,叫我全部拿去。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怎么忍心拿走?

近日,我刚从他女儿家里提回几大包东西,堪称沪剧宝贝。有戏服、有书籍资料和1953年以来的所有日记本,沉甸甸的,那是沈侠民老师对沪剧事业的拳拳之心,岂一个“叹”字了得!睹物思人,一个人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然而,人命难违。

沈侠民便装照

我与沈老师认识是源于一次桂林公园的茶会,当时在座的除了沈侠民老师外,还有顾金海、陆伟良等老前辈,由此,开始有了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老好人。许龙龙先生说,你喜欢收集沪剧资料,我带你去沈老师家,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那是2000年,好像那天还下着雨。我和许龙龙一老一少约好去沈侠民家。其实,许龙龙老师与我,一个住七宝,一个住长风,他硬是赶到田林新村车站等我,一同前去沈侠民的住处梅陇新村。

许龙龙先生带我来到沈侠民的家。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始终关心着沪剧事业,我能与他相识,完全是一种缘。许龙龙对他介绍说:“小陶喜欢了解沪剧历史、收集沪剧资料,你借点(资料)给他看看。”沈侠民老师认真地说,要想掌握沪剧资料,必须自已抄,才能记得住。我真的每周有空就往沈老师家跑,去他家抄写沪剧资料,后来是这周借,下周还。一来二往的,我和沈老师之间建立了信任。我便这样亲自抄写了多部传统戏,有十几部之多。中午就在沈老师家吃饭,他亲自烧好饭菜,最拿手就是“焖肉”了,每趟吃到这个“焖肉”,就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

好多年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我都是在沈老师家度过的,我们像一家人似的,每年初二、初三,他的学生会来拜年,他一定会叫我去他家吃饭,这已成了定律。

沈侠民老师是松江人,17岁开始拜先生进城唱戏,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此后很少再回过松江老家。直到2010年,他突然有想“回家看看”的念头。和我约了好几次,这年六月总算成行,那是一次茶会后,我与他女儿莉华还有热心人士顾士华,一同陪他回了趟“家”。他去看了过去生活的地方,虽是时过境迁,但是,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回家看看”,总算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到松江后,小顾先把车子停在了东嶽庙,这是松江最著名的一个名胜古迹;随后去看了白龙潭,他出生、生活的地方……虽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他还是很兴奋,仿佛一个久别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那种心情旁人是无法体会的。处处都令老人触景生情,这里毕竟是他生长生活的地方。当日,他还应邀参加了松江文化馆的沪剧沙龙活动,心情很好。

近年来,我每年组织茶会的朋友聚餐,他都积极参加,还主动提出他来埋单。他关心困难艺人,经常上门慰问。他还热心慈善事业,为灾区人民、困难个人捐钱捐物。90岁生日的时候,他赠送给政府90枚毛主席像章。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不留骨灰、不立墓碑,甚至,他还曾想将自己居住的房子也捐给国家。

病重期间,我告诉他女儿,一旦有“情况“及时通知我。可他“走”了,直到6月16日,他女儿才打电话给我,说你来拿东西。这是他父亲的最后遗物。其实留给我的岂止是四大包资料,更是一个艺术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好好收藏,并加以整理,以回报沈侠民老师的一身“侠”气。我正在努力,其中还有诸多原始证件、日记本,还原当年的时代风貌。我当即在“中国沪剧网”发文,深切缅怀,以示悼念。

许龙龙 沈侠民 陶一铭(作者)

沈侠民生于1918年,原名沈鑫泉。大家都称他“阿鑫”。在他的《艺事散记》一文中,他是这样记述自己的:“1934年刚开始拜师学戏,从艺历史不长。同志们都称我是老艺人,其实我不老,又无艺。只是我从小酷爱沪剧……”文中他还将沪剧渊源、经历、走向等作了一定探源与梳理,这对一个无文字专长的老人来说,是勉为其难的,他硬是干了。这一文是他上世纪60年代写的,四易其稿,可以感受到他的认真的精神状态。

沈老师这些“文化”积累,是在解放后的“扫盲班”里学来的。他是一个有心人,平生的所见所闻,一点一滴,上了年纪他也都一一记录下来,竟写了近万字。上级号召老同志写回忆录,他一笔一划地写,为研究沪剧提供了资料与史料。今天他的四大包资料,可供后人研究与缅怀。

沈老师的几十册日记本最为珍贵,对研究沪剧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他非常谦虚,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只是在“扫盲班”里学了点文化,但是他多年来坚持写日记,而且一笔一划写得工工整整,便于任何人阅读。只要有沪剧书籍戏本,他一定买来,还努力读着中国的“四大名著“,从中汲取文化养料。

沈老师也是沪剧界公认的“老好人”。当年,他拜陶海春(1904---1982)为师学艺,也是一种缘。他曾求别人拜师,只是拿不出100元拜金钿,只得作罢。而陶海春只要了50元,当年在春申园正式拜师,“抱徒师”是徐风珠,谢永泉帮忙点香烛。随后在“人和馆”饭店办了二桌拜师酒。沈侠民曾有过婚约,女方却嫌他去吃“开口饭“,他得知后主动退了亲事,另觅知音。除了刻苦学艺,几十年来他独自承担赡养师父的义务,每月贴补生活费。沈老师的师父陶海春解放后,参加上海南汇沪剧团,他经常赶往南汇照顾师父、师母的生活起居,直至为他们送终。

有次,沈侠民拿出一把折扇给我看,他说,这是1940年时,一个叫谈炯的老艺人,为了向他借一元钱,便主动要过沈侠民手中的纸扇,在上面写上几行字,几个楷书颇有风范,上书“天苍苍,地茫茫”之类的诗句。文革后,曾叫祝根宝拍照归档,只是如今已无从查找,不知去向了,好不遗憾。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沈侠民参加了丁是娥的上艺剧团,后与中艺合作改名为上海人民沪剧团(国营)一一就是今天的上海沪剧院。1953年,他积极参加赴朝鲜慰问演出,并在朝鲜战场上与最可爱的人结下了深情厚谊,回国后保持通信联系。1956年沈侠民和丁是娥联袂出演传统大戏《陶福增休妻》,他生动的表演把剧中的陶福增演活了。

沈侠民,石筱英《借黄糠》剧照

有次,我问起沈侠民老师,你的陶福增这一角色怎么演得如此到位。他笑笑说,最初严福田带队,陶海春带他去,在《陶福增休妻》中饰一个小乞丐;直到解放后再排演时,他担任了主角,饰演剧中的陶福增也就水到渠成了。其实这缘于平时艺术积累,他认真观摩、揣摩老艺人的表演,也是一种厚积薄发吧。此后,沈老师在《星星之火》中扮演的是一个消极却真实的工人。在《借黄糠》中饰演的张锦春,生动的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被人称道。

他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运腔自如,富有浓郁的乡土、书卷气息。他表演真挚、朴实,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最擅长憨厚、老实的书生形象。

为了培养接班人,他主动去学馆教戏,担任男生组唱腔老师。为了《小分礼》中的一句唱词,他特地去茶会请教老艺人,他觉得要对学生负责,可见他对工作的认真。

沈侠民“跑过码头”,参加过施家剧团等诸多班社,解放后,也在不少大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如:《陶福增休妻》、《庵堂相会》、《寒梅吐艳》等。1962年他还积极参加老年演出队的抢救演出活动,并参加沪剧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沈老师担任了剧团的后勤工作。曾有人说他傻,有戏不唱,甘做后勤工作,做后台工作,做教学教务工作,甚至去了门房间。无论做什么工作沈老师都做得踏实、负责,他为人善良大公无私,尤其爱护公物,看见台子、凳子坏了,他就自己出钱修理,令人敬佩。

沈侠民老师去世前我曾去看望过他,当时他已“失声”,说不出话来,但是还想借用手势对我表达着什么。他的一生坎坷,却很坦然,他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朗诵:高佩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