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写得一手漂亮的欧楷,却依旧流浪街头!

文/王呈祥
从古至今,有一个职业一直都没有消失,即使在今天也常见,那便是乞丐。
为了糊口,他们往往会奔波于大街小巷;为了糊口,他们往往也会练就一身绝活。这不,在南方某城市就有这样一位乞丐,写得一手漂亮的欧楷,据说见过他的人都叫他“乞丐书法家”。
就书法来说,这位乞丐写的欧楷不简单,即便是书法家也未必能够达到这般水平,看后不禁让人连连称绝,既让人佩服又羡慕。然而,写出如此之好的楷书,换来的却是流浪街头和饥寒交迫,不免让人在羡慕之余又多了份心酸。
也许现实就是这样,真正有水平的在流浪,而水平一般的却身居庙堂。那些动不动就卖几万、几十万一件作品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怎么样我们大抵知道,所以看透不说透,因为这是现实。
有些所谓的书法家,甚至连楷书都写不好,却拥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什么“画院院长”,什么“书法教授”,什么“书法专家”等等之类的头衔,写不了楷书,便龙飞凤舞的写草书,更有甚者标新立异,以“丑、怪”为美、为新,倘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便会遭来“你一个小老百姓懂什么”的嘲讽。
看到这位乞丐的楷书,这些书法家难道不羞愧吗?虽然说他将字写在了地上,但其用笔和结字皆在法理之中:“点”,形如高山坠石;“横”,急促似悬崖勒马;“竖”,体式堪比钢筋铁骨;……尤其是欧楷的字形内曳以及穿插错位和勾、折等精致的笔画,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直追欧阳询。过往行人无不为之赞叹,为之伸以援手的更不在少数。比之所谓的书法家,他不但不缺少什么,反而还多些什么。
而纵观整个书法史,能书且有名的书法家无不是名门望族,如东晋二王、唐代四家、宋代四家等。想要通过书法改变人生的普通人,几乎见不到,偶有一两个,也是在经历一番苦痛后才成的家,如明代王宠、清代郑板桥等。若依此论,常人即便是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成家,更何况如今书法已不是必需品。
有人说,现在不崇尚书法了,所以他成了乞丐,假如“书圣”生活在今天,也要去当乞丐!也有人说,人家靠劳动挣钱,并不是伸手要,在地上写字,支持就捧个场,不支持转身就走,没有什么丢人的。其实,并非他要流浪,而是生活要他流浪,但凡有更好的生活来源,谁也不会愿意去街头卖艺。
宋代苏轼《赤壁赋》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苏轼说的,我们生于人世间,如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要是还整日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岂不是太悲哀了!
讲到这,不禁要尊这位乞丐一声“先生”。他明白人生的道理,若不是他也写不出这样的好字来,身处逆境却能如此淡定和从容,怎不叫人佩服!同样,要是我们行吗?
非著名哲人二小先生:生于人世间,谁不是乞讨者?只不过有些人自认为自己高端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