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太阳的关系是什么?甲骨文台历说字——是
我个人对是字的理解:是字很常见,很普通的一个字。古人在造字时却非常有智慧,举重若轻地把很多规律甚至是我们今天说的哲理藏在普通的字里。
甲骨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课里有一节课就是讲太阳与我们的关系(课程题目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给我们带来了时间。是:从正,表示一个时间点。太阳在地球上呈现的不同状态就是不同时间的反映。太阳在头顶垂直地晒下来,自己的影子被我们自己的脚居中地踩住。这个时间就是中午12点。
在学习这一课时,为了体验什么样的状态为“是”,我在中午12点左右的时间跑到太阳底下,观察影子。发现真的只有12点那一个时间点,影子才是居中不偏不倚地在自己的脚下。因为地球一直在转,12点一过,影子就开始偏斜了。所以,12点为正,其余皆非。
由此我想到中医重视“抢阳”,晒太阳时,在中午12点的时候让阳光在头顶垂直地晒下来,是否特别有助于调补阳气?
古代以物易物,在市场上日中而市,交换的时间就是在日中即为“是”的时间点。是否表示人们都追求在中正的目光下交换,力求公平,不偏斜。
甲骨文很真实直观地反映了创字的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规律,每个字几乎就是一个生活场景的刻画,就像当时生活中拍下的黑白照片,局限于记录材料和记录的方式很不方便,所以笔画都力求简单直观。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台历上的文献引用。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引自陶潜《归去来兮辞》。陶潜,陶渊明。诗句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这是陶渊明为了生计而去当官,因为生性自然觉得官场一切都与自己志趣不合,只任职80天就辞官弃职,从此归隐田园,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觉今是而昨非”,是表示正确。这首诗特别好玩的还在后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重新做出选择后,顿觉周围的景物都非常宜人,船在水上漂,微风轻轻吹拂着衣裳。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引自《荀子 非十二子》。春秋末邓析的论说方法。邓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邓析认为真正的法治是不用效法先王,也不用 遵从礼义的。这里的是表示 遵从,以...为法则。
是尧舜,不非汤武。引自王夫之《庄子通齐物论》是这里表示肯定,认同的意思。
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引自《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拉乎 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意思是: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 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的成为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 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 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上面这个文献中,是字本身的用法很明显就是现在用法”是“的意思。由于这句话背后的语境内容很值得我们学习留意,所以把整段都分享出来学习。
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引自《管子心术下》。这里的是表示“于是”,民心安定,于是国家就稳定安定。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句话引自《神秀偈语》身体像菩提树一样,心像明镜台一样。
“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经常见到,今天特意在论语新解中学习这句话的意思。春秋年代,古人舞蹈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64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鲁国大夫季孙氏在家里使用了周天子八佾的舞蹈行列。孔子认为其违礼了,所以发出:“这等事,他都忍心做,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呀。”的指斥。(此解说参考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这里的是,表示: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