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东北人参把“宝”卖成了“草”?
2016年9月之前在与南方朋友喝茶时,偶尔会遇南方经营保健品的朋友们用“北方把人参卖成了草,南方把草卖成了宝“,当时没有在意,虽家里父辈种植60多年的人参产业,但对人参的真的是只见过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人参的市场情况。
直到2016年10月以后,回到家乡吉林通化,继承父业,可算是创业,做人参的初衷是因自己身体多年在外作息饮食不规律,导致身体很差,无意当中食用人参几个月之久,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人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说人参值得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用它受益。
又因家里所种植的园林参,每年收益平平,几拾亩的园林参,培育5年的成本,家里3口人起早贪黑的管理,一家三口人5年下来毛利收益合计达不到10万元,其实心理话,其付出也回报不成正比是非常悬殊的,就像好多朋友说的,咱们真不如到市里打工,一个月挣个1800-2000的。人参现有市场状态是亟待要解决及重视的,做为个人,能做到什么地步,是什么地步,同样需要宣传推广人参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人参、懂人参、体验人参的益处。
但是身处于外10年,接触到的人参是比较有价值的,当然那时真的不了解市场动态、人参的种类、质量、年限、等级等等。
经过5年左右的农业生活体验跟踪、人参鉴别与学习、人参各产地了解实践,针对人参行业专业度,刚刚入门,有很多朋友说我太谦虚,其实不然,东北三省园参类、林下参类、野生类人参都有,如园参、林下参种植手法管理方式及环境把控都是不一样,因为环境不一性,野生参人参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参品性状质量也不同,因此如果说我针对人参的专业度,充气量是比入门稍微强一点点,人参5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咱用一生也够呛研究明白啊,我们只是尽量去研究挖掘人参的点点滴滴并分享出去,希望同人参兴趣爱好者共同学习交流宣传人参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人参。
为何东北人参把“宝”卖成了“草”?
根据参娃狗蛋多年的深耕了解与体会,参娃狗蛋做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行业标准无执行或执行弱再或者无
1.如:园参多样性,园林参、平地园参,直生根、倒栽园参等品种多样性;又因园参种植与环境管理手法多样复杂性,导致市场存在:参品质量多样性,存在出口有机欧盟标准,国内药企与食品加工流通的低农残标准,不符合低残标准的超标残留人参;园参有效年限足五年以上,但市面上三、四年比比皆,甚至在人参出土时筛选出来的2年人参也同样流通于市场之中;
2.如:林下参环境及干预与否,除年限外,导致林下参质量品类呈现不下5种,同年限各种林下参质量相差大,非人参行业人士无法达到分辨的能力。以上2点为人参种植无标准规无范所致;
3.园参、林下参、池底参、秧子漏、移山参、野山参、野生参、纯野山参研究机构分散,无统一标准,人参研究学术各持己见,形成人参研究学术百家齐放,各有不一,使学者及消费者晕头转像的局面。
4.加工环节无标准执行,致使洗、泡、浸、蒸、晒、烤、熏等初加工程序存在多样行为,卫生、安全、质量等指标存在多种多样流入市场;
二.人参检测机构繁多,执行标准不一
国内最权威的检测机构: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针对野山参级别鉴定并颁发证书,其执行标准严格,质量保证可靠,但全国各城市存在人参检测机构,其标准不一,再加消费者对人参及人参标准认识的薄弱,因此不少证书的人参张冠李戴,以次充好,导致消费者无法更好的辨别人参优质。
三.人参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做为道地人参的吉林省,有90%以上的人没有见过人参实物,有近80%的东北人不吃人参,根据这个数据,再联想到全国,可以说食参人群多数集中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喜欢养生的人群,并且还是选择于秋冬进补,平时很少用,根据参娃狗蛋了解全国统计,国内每天食参养生者、入药调理者、用人参送礼者等人群不足100万人,是什么原因呢,个人了解原因如下:
1.多数人把人参当成药,人参大补,吃了流鼻血等错误认识
因培植人参的兴起,国家已经于201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批准人参(人工种植5年以下)为新资源食品,标志着我们的人参可以做为食品走上家庭餐桌,只要注意用量把握,常食人参有益身体,不会出现补大、上火、流鼻血的情况发生。
2.因大家对现代人参的发展不了解,导致印象中的人参只有野生参、纯野山参,价格昂贵,熟不知人工种植的园参还有一般的林下参,普通家庭都是消费的起的。
3.人参经营个体经营70%之多,人参研究的个人及单位分散,见解独立,在传播过程中起不到有的放矢的传播,甚至会出现阻碍参品发展的可能性发生,这块理解为,消费者或兴趣爱好者,咨询了解同一参品时,不同解答人会出现多样回复,使之无法把握人参的真实性。
四.人参产品工艺落后,品牌意识差
我国人参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多数是个体经营,无集中化、规模化力度薄弱,没有较强龙头企业与驰名人参品牌,缺少参品深度开发,工艺落后、质量粗糙、品牌意识差。
上表截图于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显明的可以对比出人参出口与进口人参(人参深加工品)的差距。
例如同年限同质量的中国红参与韩国高丽参市场比较,中国红参的价格是韩国高丽参的几拾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几万几十万分之一的差别,这里强调的是同质量,因宣传力度小,因韩国正Gz高宣传推广力度大,因此国内多数人只知道韩国高丽参,不了解中国红参的存在或不知其高丽红参与中国红参是都是鲜园参蒸晒品,只是国界与工艺、品牌、名称不同。
五.存在害群之马:以优充次或以假乱真
1.销售假人参,以桔梗、党参、商陆等充当真人参销售,价格几块十几块一斤;
2.年限不足或残次品人参流通销售,几毛、一块的低价销售;
3.工艺参品,胶粘接而成的人参低价销售;
4.以次充好者,用园参充当林下、野山参、野生参,用趴货充当林下、山参等低价销售;
这些行为,都导致了参品在销售后,使不少人参消费者认为人参很便宜,萝卜价等误解,口碑负面传播, 使一部分人觉得人参无功效、无价值,使另一部分人觉得人参特便宜,价格与萝卜、一般草药等差不多。
六.一些无形力量在阻碍人参发展
1.由于参农没有销售渠道再加上参园基地在大山沟交通不便,每年8-10月人参出土旺季基本是坐等收购商来看货收购,就常常存在收购环节上进行炒作压价,迫使农户园林参与平地园参,哪怕高质量参品也与低质量参品价格出售,而收购商有自己的专有渠道,收购后高质量的园参以几百倍的价格批发出去,在这个问题上,如不进行更好的改善,导致参农种植高质量的参品越来越少,人参把“宝”卖成了“草”这个话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2.传播渠道上与国家人参新资源食品新规不匹配,至今众多传媒载体依然把人参当成药品不予广告接收与推送。
3.利益竞争,媒体平台有可能出现倾倒可能性,涉及到某品牌或某个人利益的文章或评论将被和谐,导致很多人参相关真实性内容无法推广。
4.以下省略,人参兴趣爱好者可参与评论。
经过以上的总结,都是以人参产业大格局的出发点做为个人见解分享,也希望同想法的人参兴趣爱好者或经营者参与进来,以人参整体格局发展的思路进行商讨与推行。如果要尽快改变人参现有瓶颈,个人见解如下:
1.种植、采收、加工、销售要完善行业标准并需落地、监督执行;种什么参、什么参能采收,加工,什么样的人参可销售等等规范标准。
2.人参科研与开发机要整合,携手共同创新人参科技体系来改造、提升人参产业的整体实力;
3.人参质量标准统一整合,人个或行业宣传人参标准时核心内容统一,有利加速人参的宣传;
今天就写到这里,今天是大年初一,祝大家新年快乐、家庭和睦、健康顺心、牛年大吉。
部分内容来源参考文献:
《中国药业》编辑部. 东北人参价格为何由"宝"变成"草"[J]. 中国药业, 2006(1).
褐衣老翁 6-7年红参片 系关怀,让您气血充盈内外更健康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