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访繁台遗址,瞻兴慈寺塔
开封最古老的建筑,兴慈寺塔。因位于开封古城东南隅繁(音婆)台,又称为繁塔。繁台,原是开封古城众多自然形成的高台之一,因多繁姓人在此聚居,而得名。鱼和先生去时这一带如同待建工地一座,难以言说的脏乱破败。惟有塔周圈起成收费景点略显洁净。景区内除塔之外,还有一通清代的二程书院碑和十几个佛像砖图片介绍牌。
↓开封博物馆对兴慈寺塔的介绍如下
↓繁塔景区内对佛像砖的文案介绍
看了上两张图片中的介绍,观者才能好好瞻塔!
繁塔宋代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有诗曰:"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故而,"繁台春色"成为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因岁月沧桑,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之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成为独特奇丽,别有风趣的造型。繁塔原为六角九层、240尺高的巨型佛塔,故有"铁塔只搭繁塔腰之说",至元代,由于雷击,毁去繁塔两层,但繁塔仍十分高大。明朝国初"铲王气"事件的影响波及繁塔,"塔七级去其四,止遗三级",清初在残塔上筑六级小塔,封住塔顶,便形成了状似编钟的独特面貌。(摘自360文档)
繁塔现遗存的只有原塔下面的三层……是一座六角形的楼阁式佛塔,最低一层每面宽13.10米,面积501.6平方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平顶上的七级小塔高约6.5米,约为下部一层的高度,下部三层大塔的高度约25米,从下面大塔低部到小塔的顶尖,总高为31.67米。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瓷砖,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市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跌坐其中,佛像姿态、衣着、表情各具特色,共108种,7000余尊。其中有端坐在单莲座或束腰莲座中之佛像:手执各种法器的佛像;骑着青狮的文殊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六臂或十二臂的观音菩萨,佛像表情细腻,生动逼真。塔基南北均有拱券门,皆能出入,但互不相通。从南门入,为六角形塔心室,原供佛香,顶部以小砖叠涩砌成藻井,有木梯可上达三层。从北门入,沿磴道也可上到三层。欲从第三层登上大塔平台,须出洞门,由外壁磴道盘旋而上,这就是所谓的"自内而上,自外而旋,登于其巅"的说法。(摘自360文档)
↓和铁塔的琉璃砖一样,繁塔的佛像砖原物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后世仿制的居多。
↓开封博物馆对兴慈寺塔佛像砖的图片介绍
塔北一层中辟有券洞门
由券洞门进入塔心室,塔心室侧有登塔的蹬道。
↓北塔心室有十八罗汉雕砖
↓供养人
↓宋《十善业道经要略》石刻
↓南塔心室内光线非常暗,拍摄困难。宋代佛像砖雕放置在塔心室正北方向,外面还罩了一层玻璃罩,并有隔栏外层拦挡,看清都困难。
↓宋代伎乐菩萨砖雕在经刻下面,虽然也有玻璃罩罩护,毕竟近距离观看。克服一下拍摄也能成功。
这二十方精美的伎乐菩萨砖雕是1982年繁塔大修时在繁塔二层发现的。
↓繁塔正南向。
繁塔正南小广场内有三方碑刻,其中两块是在繁塔地宫中发现的。1982年开始的大修一直进行到1984年,这一年的9月18日铺设塔心室地坪时,探测到有地宫。随后展开发掘。繁塔地宫位于第一层塔心室地下约1.7米深处,地宫口是掀落一边、裂为两块的石板,地宫内空无一物。显然,这里早已被盗贼光顾过不止一次。失落之余,考古人员发现那两块石板是珍贵的地宫塔铭!
↓繁塔地宫出土的地宫塔铭和另外两方碑刻都被用玻璃罩罩护起来。其中一个为无字碑,另一个为功德碑。
↓繁塔景区内有佛像砖的介绍,弥补了游人无法近距离观瞻的遗憾。
↓再看一眼兴慈寺塔,然后去附近的禹王台公园。
欢迎来访,顺致鼠年安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