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中国茶的底层结构与顶层设计
这个话题我们显然要从上往下讲,不然会乱。那我们就先说“顶层设计”。
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茶的顶层设计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领域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这历经千年却又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认知观。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上层建筑”、“普洱哲学:我们为何选择了茶?”、“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文化自信”等文章,此处不再赘言。
好的,—— 就这么简单明了!
再说中国茶的“底层结构”。那明摆着就是中国传统认知观的物质体现,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意识层面的具体承载物。
能思考到这一层其实并不难,而且应该也不存在什么异议。但难的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勇气用这个定义去重新审视你面前的这杯茶,是否符合这个标准。
细究起来,可能真有一些所谓的“创新茶款”已经丧失了它应有的承载力,与承载内容,已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茶了,—— 它遗失了道统。
具体一道传统的中国茶应该呈现出什么,可以参考“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品味自信”等文章。这个话头儿搁这儿,就先不展开讨论了。我们用另外的事物做类比,以便于你理解。
就说创立自日本并时下流行的“日本志野烧”,与台湾先时兴起来的“柴烧器”,就不大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为什么?
因为这两者都是刻意在追求某种“随即产生的美”,而这种“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绝对不可控的,—— 他们称其为“天然之美”。这其实更像当代西方美学思想中崇尚尽可能摒弃人的参与的“艺术创作”。其特点就是随机、抽象、指向不明,以及所谓的“天然”。
而“随机”与“不可控”绝对不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追求!恰恰相反,我们正是寻求在把控难度极高的领域去实现尽可能的掌控。比如那个“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比如那个“似像非像”的写意感觉,还有那个“唯软则奇怪生焉”的毛笔 … … ,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美,因为它恰恰从侧面反映出了你对整个天地之道体悟的深度,—— 审美之高下,比的就是这个。
随机导致的差异本身并不具备价值,—— 每一颗石子其实都与众不同。但随机并非不能产生美,只是它的美来自于筛选,而非创造,这跟去河里捡那些好看的石子是一个道理。
所以这类事物就只能停留在“生产 — 筛选”的工艺层面,而无法上升到艺术创造。
好了,你面前的那杯茶又能否经得起我们如此的推敲呢?而这恰恰正是它本应具备的顶层设计与底层结构。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