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这不是马上要过年了吗,在与人闲聊年俗时,我忍不住讲起我们村的背桩。要知道,当年我们村的背桩表演可是小有名气的。那时一进腊月,村里好热闹的热心人就开始为背桩表演忙碌起来:找出背桩架子与锣鼓家什检查维修,联络表演人员,筹备表演用品。一过腊月二十三,就要开始排练了,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有表演的,有指导的,有化妆的,有扎彩儿的,有后勤服务的……那是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说起背桩表演,人们最关注的是桩上的“小童星”。说是童星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挑选上桩的孩子是相当讲究的:首先要长得清秀,年龄六七岁,看上去还要机灵,尤其是不能太胖,不然背的人吃不消。背桩也是演艺圈,当然也有“潜规则”:村里有头有脸人物家的孩子优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不过想想这些孩子也挺不容易的:双腿被绑在桩上,大冷天高高在上喝西北风,有时还会由于无聊睡着了。更不容易的是下面背桩的大人,那可真是重体力劳动:肩上背着几十斤,还要随着锣鼓点扭来扭去,一阵表演过后就汗流浃背了。懂行的人看背桩是要欣赏桩上扎的彩儿,用现在的话说是比创意,要美要独特。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用鸽子当作主体的彩儿,是活的,没有杀生。难怪人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但大多数人都是看热闹的,要不,大年初一表演时怎么会那么多观众呢?大年初一的表演真的是相当热闹:前面是彩旗飘飘,紧随其后的是锣鼓家什,再往后就是表演人员了。到了演出场地,有人手拿叉竿把观众隔离开形成演出区域,盛装的演员们就随着锣鼓点开始表演。观众们是满面笑容,评说着哪一个扭的好,哪家的孩子表现不错。看表演时,也有不自觉的观众会挤到演出区内,那可不行,会影响表演甚至影响到安全。于是,叉竿手就该赶他了,再不行还有化妆成丑角的人手提“夜壶”过来驱逐。人家只是耍笑,就为把不文明观众撵出演出区,不会弄脏他过年的新衣服。表演一阵之后,该休息了,后勤人员出动了:拿叉竿的把叉竿伸到桩上孩子的腋下,拿高凳的让背桩的坐着,还有人把芝麻糖放在一个竹竿头的纸筒里送给桩上的孩子吃……当然也少不了随队过来的家人们哄着自己的孩子。稍事休息,还有下一场表演呢。祠堂前,大街口,店铺门前,还有村里头脸人物的家门口,都是必须要去的。主人家高兴,这表演会带给自己一年的旺气儿,所以会拿出烟糖瓜子之类来酬谢表演。过去是不拿钱的,就是图个热闹,据说现在规矩改了。我们村已二十来年没表演背桩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背桩表演用人太多现在不好凑齐了;没时间排练,形不成默契不精彩事小,万一出点安全问题事就大了;现在孩子娇贵,家长嫌孩子上桩是遭罪了;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多了,不像过去那般喜爱背桩了……总之,背桩表演早已成为记忆了,这或多或少让人有点感慨。
作者简介:孟宝记,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现工作于济源富士康。喜欢读书,爱好写作。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