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临西乱弹

乱弹历史已很久,明清时期“梆子乱弹腔”在临西(原属山东临清)一带广为传播,并在民间发展衍变分流分为东西路乱弹,东路乱弹以临西为中心,故又称临西乱弹。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乱弹演出后说“一定要把乱弹这个剧种保留下来了。”2009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乱弹与昆曲、高腔、丝弦并称为河北的"昆、高、丝、乱"四大剧种。有说产生于明正德与万历年间,因多供帝王观赏故称“銮坛”。后流传到民间,又因此剧兼容其他声腔,故称“乱弹”。

临清因临靠京杭大河,这里“水路辐辏、商贾所通,倡优游食颇多”,商贾云集,十分繁荣,有“小天津”之称。清代时,乱弹在临西发展很快,有不少的剧班。

清代光绪初年,乱弹在临西一带有了整齐的阵容和雄厚的力量。光绪十一年(1895),乱弹艺人马老俊、尹立和办东路乱弹科班。培养了东路乱弹的一代名伶王常发(大王四)和宋长岑。二人是东路乱弹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民国初年,东路乱弹老乐师孟昭生和其弟子范宪林(外号范秃子)、郭子正等人,对乱弹的伴奏谱进行改革与实践,使之较原来更为流畅华美。王长发对二鼓头唱腔进行了改革,创“连腔唱法”;孟宪乐(大眼明)在继承王常发连腔唱法的基础上,创“花腔唱法”,使乱弹唱法男声唱腔跌宕起伏,变化丰富。后来的著名须生小老王(王金海)即宗大眼明的唱法,著名乱弹女演员臧文秀,受业于宋长岑,她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另辟蹊径,创出俏丽圆美、起伏有致的新腔,丰富增强了乱弹女声唱腔的表现力。这样临西一带的乱弹在一代代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逐渐衍变为有别于西路自成一派的乱弹风格,即临清乱弹。并以临西为心向外发展。

随着临清乱弹知名度的提高,剧团巡回演出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南至苏、豫、皖北部和郑州,北至河北省保定地区,西至晋东南地区和太原,东至胶东半岛等地,都留下了临清乱弹的足迹。

临西乱弹剧种古老,剧目较多,经初整理,已有传统剧目100多个,如《曹操杀宫》、《临潼山》、《杨家将》、《杨金花夺印》、《大刀王怀女》、《女状元》、《扫北图》、《李闯王进京》等,另外还有《赵公明下山》神话剧。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主要曲调有“慢乱弹”、“猛一碰”、“一股头”、“慢二股头”、“快二股头”、“大哭腔”、“哭迷子”、“起板”、“原板”等四十余种,其道白和歌词都用普通话,在唱词上采用整齐的七字句或十字句,有规律地一上一下的合排,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伴奏乐器以唢呐、笙、月琴、笛子等管乐为主,唱腔高亢悠远,末尾翻高以入笛,行腔声笛一体而悠扬。

民国初年至1936年的二十来年间,是临清乱弹高度发展的时代,活动着有“孟家班”、“凤义班”、高村乱弹班”、“冠县乱弹班”等乱弹班社。1957年临清人民政府积极“抢救”濒于失传的“乱弹”,成立乱弹剧团,聘请老艺人宋长岭、吴清山等演员,排演了《大刀王怀女》、《魏隆民忘本回头》等剧目。其中《韩夫与贞娘》、《神灯》剧目曾两次赴省作汇报演出,大众日报发表《枯木逢春》、人民日报发表《乱弹戏的新生》文章,对古老剧种临清乱弹的新生予以评价。1964年,临清乱弹剧团划归河北临西县,更名为临西乱弹剧团。后一度停演。改革开放后,临西乱弹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至今在临西农村仍随处可听到乱弹的吟唱。

临西乱弹传承至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演员,如临西乱弹宋家班的宋长岭,他以花脸见长兼演老生。戏路很宽,功底厚,个头大,扮相魁伟,嗓音宽厚宏亮。他演的杨广登基、杨虎行奸、张飞赶船有独到之处。他的徒弟、徒孙均是乱弹界的主演。如赵福成、减文秀(女)、春成,侯金岭、胜利,徒孙刘柄成、袁金香等。

临西乱弹声腔独特,剧目丰富,表演粗犷,不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形式完整、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在我国民族戏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