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庙雷公的神威
皇寺村北有座雷公山,山南坡有座雷公庙。雷公庙原是府级庙,直属顺德府署。它是什么时候建的,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在皇帝的远古年代就有了,因为这雷公是轩辕皇帝身边的医生。为了纪念他,就有了这座庙。
而有的人说法不同。雷公庙的雷公,就是雷神,管天地风雷雨的。他一声令下,天下就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一场瓢泼大雨自天而降。建庙是为了祭天求雨用的。
雷公庙到底有多大,里面有多宏伟气魄,大家也说不清。因为这座庙,平民百姓是不能进去的。老百姓只能远远地看着庙的两扇朱红大门和四周严严实实的围墙。在村民心目中,雷公庙大概和京城的皇宫差不多。只有乌纱帽翅的官员才能进去烧香求雨。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是府官带领府衙文武百官和各县县令官员到此祭在求雨的日子。这一天,从顺德府到皇寺的四十里官道上,装扮华丽,戒备森严。祭天队伍浩浩荡荡,前面马队开道,锣鼓喧天,彩旗展。官员的轿子一顶接着一顶,数也数不过来。后面是抬礼箱的队伍,除了檀香红烛外,绫罗绸缎,鸡鸭鱼肉,珠宝玉石,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压隈的是一大群跟班的,包括小官员,众衙役,打杂的,跑腿的。当时有条款定,心术不正的不能来,平日有偷鸡摸狗、欺男霸女劣迹的不能来,好打好闹惹过是非的不能来,否则求天就不灵验了。
当时还规定,这支队伍一进皇寺地界,大家就不说、不笑、不闹,脚步必须高抬,轻落,要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整齐肃穆。
因此,那个时候衙门里人都争着加入队伍,谁被选中,是一种荣誉。
这支队伍来干什么?给雷公烧香上供,祈求雷公汤雨。这个季节,麦子已收,秋庄稼刚刚种上,等待雨水浇灌。而这个季节正是红日当头,干风猛烈,一点雨水也看不见。但是只要知府心诚,雷公是有求必应的。当时有民谣这样唱的:
天上日头烧,
地里庄稼焦。
雷公面前拜一拜,
神雨一夜满山浇。
说雷公灵验,那真神了,你不相信,听我给你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当地老百姓都说是灾有其事。
大清朝雍正年间,邢台有这么一个二五杆子县官,姓啥叫什么名,当时百姓不敢说,后来也就没有传下来。他只知鱼肉黎民,灯红酒绿,从不问天旱地枯,民不聊生。那年知府令他前往雷公庙祷天求雨,他都不以为然,一拖再拖。时届芒种临近,毒日炙烤,赤地千里。他不想想百姓怎么过,只考虑自己,天这么热,上农村去,受不了。他不主动,但手下人却着急了。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可不能丢掉,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导县太爷,让他早早动身。县太爷急了,呵斥道:“你们上那门子邪劲,天这么热,怎么去啊,要不你们替我去上香吧,我不去。”
这时,有一个心术不正,但善于出点子的衙役给这位刚从外地调过来的知县说:“大人,你尚不清楚,这县本地老年辈留下来一条规矩,地方官员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去雷公庙烧香求雨。其实,这并不是为了老百姓,是为了咱们自己延年益寿、子孙满堂,这雷公可灵验,以前上雷公庙烧过香的知府知县,都活到八、九十,眼不花耳不聋的,而且都四世同堂,有一位已经一百另九岁,还活着呢!”这个县官一听这,心动了。此时,芒种已过,知府又下令催促。县令知道再抵不行了,决定走访一趟。可是他自作主张,下达一个新规定:凡是年轻一点都可以去,不必逐个挑选,于是那些素日欺男霸女、偷鸡摸狗、心术不正的乌合之众都混入了祭天队伍。
太阳刚刚东升,县太爷用罢早饭就钻进了轿,因他怕晒着,乌七八槽的队伍登上了去皇寺的官道。刚一始还好,仲夏的清晨,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官道绿树成荫,路边鸟语花香。轿夫们刚上来,劲头不小,官老爷在轿里自我感觉很好,颇为得意。
可是皇寺离县衙四十里,步行得两个多时辰。走着走着,太阳慢慢升高了,吹来的风慢慢变烫了,县太爷感觉得轿里越来越热。轿夫这个时候劲也小了,汗珠子却越来越大了,擦也擦不及。时间长了,又是走上坡道,腿有点酸了,原来很有节奏抬轿步也乱了,因此轿子晃悠巅波得越来越厉害,这可苦了县太爷。
这段路程还不及一半,轿夫和那些步行的衙役实在走不动了,只得恳求县太爷停下来喘口气。轿子一停,轿内更热了,县太爷又怕太阳晒,不敢下轿透透风,这时县太爷可后悔了,一直埋怨下人。“我说不来,你们非要来,既然来了,那就走吧!”大家还没歇过来,队伍又开始动了,可是越走越热,越热越累,越累越慢,急得县官直擦汗、直跺脚,一个劲骂娘。
走走停停,停停动动,好容易熬到了雷公庙。一进庙,县太爷见到这满脸乌黑的雷公,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喊起来:“都因为你,害得本官受这么大的罪。”至于整衣扶冠,熏香供礼,叩头跪拜这一套早已丢到九霄之外。上梁不正下梁歪,众跟从已乱成一锅混粥。有的找地方歇着,有的找地方玩儿,有的这儿摸摸,那儿捅捅,有的见好供品就往嘴里塞,见小物件就往自己口袋里装,只有几个心术正、品德好的小衙役,恭恭敬敬的上香点烛,摆上供名,按规矩施礼行祀。
县官早已不耐烦了,依他们快点打点回府,大队人马刚刚下山,本来天高云淡,风和日晒,不想不知从那儿袭来一股急风,顿时天旋地转,飞沙走石。那风还特别邪,东南西北上下斜着乱刮,轿夫根本站不稳,轿子上下左右乱颤悠,一会轿顶腾空而飞。县官脸朝前,风往后刮,脸朝后,风往前窜。那些不上香的下役们,脸被沙石打的流开血了,只得趴到地上叫爹喊娘。而那几个心术正的下人,却衣帽端正,一点尘土也不往身上沾。他们知道事出有因,于是恳请老爷重新回庙,向雷公大人谢罪赔礼,否则这支人马就回不去了。
县官这时也明白了,天意不可违,胳膊拧不过大腿,乖乖地扭头回山。一进庙,扑通一下给黑老雷跪下,连连叩头,嘴里不停地赔罪赔礼,小官该死,该死,他当即许下愿:一、年年早准备,携重礼上香;二、从今后为民作主,替天行道,作官,三、不人荣华富贵,不求青史,但改雷公贫穷,给本方黎民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以上三项,如后违背,天打五雷轰,小吏无怨无悔。
真的也怪,一会儿外面已是朗朗青天,一路平安回府。午时过后,一场瓢泼甘霖降至邢襄大地。
至于这位县官姓啥叫啥,后人一概无,因为他已向雷公发誓,永不过史留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