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所见商代贞人考
七、《周易》“永”、“旅”、“大”为商代贞人
甲骨文中的贞卜人物“永”、“旅”、“大”,又在时代和身份特点两方面,都与卦爻辞贞卜人物吻合,可以推断,《周易》卦爻辞中的“永”、“旅”、“大”,很有可能就是甲骨卜辞中所见的殷商时代的同名贞卜人物。据《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所录贞人“永”的辞例,有《摹释》3317、3332等近百条,限于篇幅,不繁举。陈梦家(殷代卜人篇―甲骨断代丙篇》指出武丁时代宾组卜人共十六人,其中就有“永”。据此来看,《周易》卦爻辞中的“永”,可以确定是商王武丁时代的卜人。
下面再谈“旅”。根据陈梦家《卜人断代总表》,“旅”是商王祖甲时代“出组尹群”卜人。他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很多:有《粹》201,224,438;《金》79;《库》1183,1204,1221;《束》138等,以及(摹释》26306,26308,26314,26317,26326,26334等整版卜辞。据笔者粗略统计,涉及贞人“旅”的卜辞约有100多条。在祖甲时代的卜人中,出现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一个。从其贞问的事项来看,有贞问商王周祭这样大型祭祀仪式的,也有贞问王出行吉凶的,还有贞旬的等等,可见贞人“旅”在祖甲贞人中的地位是不低的。
甲骨卜辞所见与《周易》卦爻辞贞人同名的,还有“大”,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之“卜人断代总表”,“大”是祖庚祖甲时期出组大群贞人,但其活动时间一直延续到廪辛末期。据统计,贞人“大”的出现次数也在70次以上。有《摹释》23559、乃570、23571、23430、22965、22957、22920、22926、22759、22599、22616、22548、22591、23073等70条之多。
由此来看,《周易》卦爻辞中的“大”、“小”,亦有可能是贞卜人物,而不应是抽象地指称大事小事的“大”或“小”。我们的理由如下:第一,同样出自占卜的记录,且身分相同,都是贞人。第二,卦爻辞句法及常用语与卜辞类似,说二者在形式上有继承关系。三代文化前后继承,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就是这个道理。先秦古书《世本》说“巫咸作筮”,巫咸是商汤玄孙太戊时人,由此可见可见商人有筮法是可以肯定的,周人的筵法由商人的发展而来。
第三,《周易》卦爻辞在继承整理前代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编成,其中多记载商代史事,如王国维考定《周易》卦爻辞中的“王亥丧牛于易”,王亥为商汤前七世祖先。《史记》作振,《索隐》谓《系本》作核。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考证卦爻辞中载有“王亥丧羊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明夷”、“康候用锡马蕃庶”等历史事件,前两事是商代的,后三事是商末周初的。廖平也以为“《易》出于商人,经由孔修”;丁山、郭沫若等指出《既济》、(未济》记载“高宗伐鬼方”的事;刘先枚的研究结论是:《震》卦记载王季一生的行事;《蛊》卦则记载了武王伐封的历史事件;陈梦家则更直截了当地说:“卦爻辞故事五之四为殷史,五之一虽非殷,而康侯封卫,卫是殷人的地方;而卜辞与卦爻辞术语的一致,和辞语的相同处,在在都证明《易》与殷人的关系。”近两年来,研究《周易》的学者们也根据新出考古资料从多方面证明《周易》用商的事实。
第四,贞人“旅”见于《周易·旅卦》卦爻辞,“王亥丧羊于易”的故事也出自《周易·旅卦》、《益卦·六二》:“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记载贞人“永”贞问“王用享于帝”之事,为殷墟卜辞所常见,似亦记商代之事。
易学家黄寿祺说:“西周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古人就已经运用以八卦重成的、类同《周易》六十四卦的符号进行占筮活动,甚至还附有简单的筮辞;到了殷末周初,当时的学人(或筮人)对旧筮书进行了革故鼎新的改编工作”…时当为商朝未亡,周朝鼎盛之际,约公元前11世纪。”黄氏对《易》之编辑成书的结论,为当代有识之专家如李学勤等先生的研究所证实。《易》初编于商、周之际,且利用了商代卜筮记录,比较符合实际。“永”乃是武丁时代贞人,“旅”、“大”为祖甲廪辛时代贞人,这也与《周易》卦爻辞编辑情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