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只是过程,认知才是目标

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什么?有三个原因。

第一,知识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漫长的时间。虽然知识的积累有复利效应,但在达到剧变的临界点之前,知识点的积累并不会让人的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要达到这个临界点,一般需要沉下心坚持读5年左右的书,大部分人积累的时间并没有这么长。

第二,知识量太大。技术的创新,让人类的知识总量膨胀得过于庞大,大到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哪怕是一个门类的知识。

第三,知识更新的太过频繁。有些知识今天刚达成共识,明天可能就被颠覆了,尤其是IT信息技术领域。

怎么办?要改变学习的态度,明确一点,知识只是过程,认知才是目标,我们需要带着功利心、带着目的去学习。

具体的做法是:了解知识时,使用知识连接法;理解知识时,应用思维模型组合法;应用知识时,服从分工法则。

一、了解知识时,使用知识连接法

移动互联网的当代,让我们可以快速掌握一切我们想学习的知识,导致知识的学习方法变了,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我们要记住多少知识,而是知道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去找到这些知识。

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系统性的知识,而是一个可以追寻知识的方向,然后通过互联网快速找到零星、维度丰富的知识,再基于我们的认知模式,梳理这些知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认知。想要找到追寻知识的方向,可以通过内外两种知识连接法。

内部知识连接法,需要具备通过表象连接本质的能力。在判断一个知识是否有用的时候,可以采用该方法。例如,一门技术很先进,但如果对于承载的基础设施要求过高,或者使用起来过于复杂,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个技术仍然不够完善,或者说这个技术还未到运用的时机。再例如,招聘的时候,可以通过应聘者的外表判断这个人是否适合,如果头发很乱、穿着很随意,则说明他并不是很重视本次面试,也不是很在意他人的感受,可能存在对自己要求不高等情况。华为副总裁余承东说过,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从场景中找到需求,对于知识的了解,也可以从其应用表象看其本质。

外部知识连接法,寻找外部资源支持。我们发现,那些在工作中能力强的人,都有一个习惯。遇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的难题,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去请教一下懂这方面的人。这就是利用外部知识连接法,遇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知识,找懂的人帮忙,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那些工作能力不怎么强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个反应是自己去学,学了半天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二、理解知识时,应用思维模型组合法

如何判断你是否完全理解了该知识?能够从道、法、术、器、例五个层面解释这个知识。道:知识的核心目标;法:知识的应用原则、方法方式;术:知识所应用的技术;器:知识使用的时候需要用的工具;例:举三个例子具体说明知识。

知识的道: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知识,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解决“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这一问题。

知识的法:一项知识可能涉及很多方面,需要运用一些思维模型才能更好地梳理。如,可以应用拆解思维模型,将知识拆解成若干板块,分板块理解;还可以使用系统思维模型,在拆解思维模型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还可以使用SMART、麦肯锡7-S等思维模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

而道知识的术、器、例层面,需要根据知识的道、法进行具体选择,在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三、应用知识时,服从分工法则

学习知识是为了改变行为,但不表示,我们学习了知识,就一定要去做。很多时候,某些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用这项知识来解决某些问题,但可能让别人去解决那些问题更为合适,因为他人效率更高,或者因为我们可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还有些时候,虽然我们掌握了某项知识,可以解决某类问题,但别人更专业,解决得更完善,那么,请服从专业人士。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医生和患者,所谓久病成医,生病多了,在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可能你随便抓一两副药,就可以治好,而医生却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才能治好。这并不表示,你就可以不听医生的了,要知道有些病情看似相似,其深层次的病因可能千差万别,在你按照以往经验处理之前,至少需要通过医生判断是以往的病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深耕知识虽然重要,但要记住,知识只是过程,学习知识是为了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改善生活,改变认知才是最终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