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塘,跨房族交互活动

旱塘,跨房族交互活动
1阿公厅门前风水塘
(简称阿公塘)旱塘
阿公塘为七世祖所置办的门口房屋不动产业之一。
而之前阿公塘养殖鱼苗(鲤鱼&鳙鱼&鲢鱼),一般春放养春节前后旱塘捉鱼众分(类似做社),而如今由阿成哥养殖管理,捉鱼分发形式类似早期,不过分发人数减少而已。
2.旱塘,过来打基来(也就是塘鱼捉的差不多了,其他亲族人过来捉剩下的鱼儿或捡田螺,这往往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儿),看旱塘的各房亲族,往往是到外打工回来过来与在家务农的人们,一年到头的这个时候才可能见上一面互相交流信息(而阿公厅祭祀供奉时候往往不会像如此场景这么有空闲聊),所以旱塘表面上是一次阿公塘鱼儿的分发,其实更多的是跨房亲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仪式,类似于互联网app中的交互设计性场景。
3.从做社&旱塘&宗族祭祀以及到互联网app的互动,农耕人们的交际能力从传统的民俗仪式跨越到互联网app的交际中来,时间是神殿,记忆是上帝,所以在某种互联网交互设计产生的共同记忆其实也在建构着现代化网民的神殿场所,他们往往用脚来投票建构彼此的记忆神殿。
4.斑鱼&花星鱼,这条花星鱼的鱼苗是从上游十七哥的池塘跑出来顺流而下到阿公塘长成这么肥壮的
5.鲫鱼&鲤鱼&田螺是到阿公塘捞的,他在家闲得时候,往往喜欢到小溪里面捞罗非鱼
6.小时候,旱塘的时候,我们兄弟叔侄小伙伴们打基来往往能够在塘里摸个两三小时都不觉得累。
7.客家话,抵过塘泥,意思就是赚大发了。农耕人们在没有化合肥的情况下,一般用两种方式堆肥,一种是草木灰混合各类猪牛鸡鸭鹅生畜粪便,简称旱肥;另一种是水肥,一种是猪栏附近往往有水厕所,简称粪湖,人猪水尿粪便混杂成粪味十足的水肥,而塘泥也是水肥的一种。塘泥有利于瘦田瘦坡地的土壤改造,优化土壤土质结构。
另外一种旱肥,是拆老房子的泥砖造肥,这是一种循环的方式,泥砖来自水稻田又回归水稻田,可谓竹篮提笋娘抱子。
听我阿公讲,不过,在大动乱年代,有些房屋便是被不可抗力拆毁成为被动回归到田里的泥砖,那又是一回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