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
(十)麦客
乾县人没有外出割麦子的传统习俗。但是,因为土地充裕,所以每到麦收季节,总有大批的麦客从外地蜂拥而来赶场子。一顶草帽(斗笠),一把镰刀,镰刀把上挑着一个蛇皮袋子(塑料编织袋或者就直接是化肥袋子),袋子里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或许还有一件单薄的被子,这就是几乎所有麦客的标准装备。
因产麦区成熟差异性,西北地区一般从东往西逐渐成熟,所以麦客中一部分是位于晚熟区,先由北向南,再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另一部分是早熟区的农民等自家收割完后便前往相对晚熟区收割。
来乾县赶场子的麦客大多都是北上甘肃宁夏的人。他们一般都是结伴而行,叫做结帮,这其中自然就有核心人物,负责照顾好同行的伙伴,帮助他们解决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在县城赶场子时,很多人晚上都是席地而睡,好在夏收季节晚上睡在外边也不是很冷。只是偶尔碰上天雨这些麦客们就遭了殃。有一些会心一狠花钱住店,有些就仍然蜷缩在商铺的屋檐下。
麦客几乎每年下来赶场子的时间是固定的,他们是按照节气来算的。但是遇上气候变化,有时候当地的麦子能晚熟一两天,只有局部的一些旱地先熟,这时候他们的工价就比较低。比如说,乾县的麦子就是北部山地先熟,其余各部成熟时间都相对来说能晚一两天。有低谷就有高峰,待到进入麦收的高峰期,麦客的工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很多时候主雇家的麦子可能一天割不完,这时候对于麦客而言,有两种选择,一是结算完当天的工钱,赶往县城等候下一个雇主。一是仍然留在雇主家,继续收割没有割完的麦子。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有两种选择,一是按照第一天说好的工价,完工后统一结算;一是每天结算,具体工价,每天随行就市。所有的一切麦客跟雇主都必须事先商定好。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麦客和雇主之间一方有所不满,则会在一天麦收完毕结算清工钱,麦客回县城继续赶场。
对于大多数上年龄的麦客而言,他们会选择留在雇主家中,因为这样省去了来回奔波,晚上可以多休息一会儿,毕竟收一天麦子腰酸背疼的厉害。而且碰上阴雨天,主家绝对要管饭,也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花销。但是对于一些年龄稍轻的麦客而言,他们外出的经验少,所以帮主会要求他们每天必须返回县城,在某个固定地点集中。
乾县本地人收麦子,一天最多就是一亩二分地,能收亩半的这就很厉害了。对于麦客而言,也许是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缘故,一天收亩半是很正常的。收麦子是个非常辛苦的活路。要头顶烈日的爆嗮,尤其是麦芒刺在人的脸上,那种火辣辣的感觉简直是不堪回想。对于这一切,麦客都是咬着牙,可以接受。他们最怕的是这麦子被风吹到伏了一地,因为这种麦子收割起来速度快不起来,很窝工,自然就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遇到这样的庄稼,大多数的麦客都是在地头和雇主进行讨价还价,如果雇主不答应他们提价的条件,他们宁可回头就走也不下地收麦子。当然,工价是不是一定要达到他们的要求,这就不一定了,这需要双发协商,因为这麦子倒了一地,肯定会减产,这种情况下,雇主本身心里就很难受、很窝火,所以麦客们也不会太固执,毕竟都是庄稼人,都知道种庄稼的艰难,所以彼此都会愉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三夏大忙、麦客、碾麦场、镰刀、磨刀石、撒子、木叉、排叉、碌碡等都成为记忆,有一些农具被冠以古董、老物件被收藏了起来。收藏也许是为了升值,也许是为了记忆一段岁月。如果是后者,那绝对不能仅仅是藏起来,而因该让其会说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不然就失去了收藏本来的意义。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