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

(十)麦客

乾县人没有外出割麦子的传统习俗。但是,因为土地充裕,所以每到麦收季节,总有大批的麦客从外地蜂拥而来赶场子。一顶草帽(斗笠),一把镰刀,镰刀把上挑着一个蛇皮袋子(塑料编织袋或者就直接是化肥袋子),袋子里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或许还有一件单薄的被子,这就是几乎所有麦客的标准装备。

因产麦区成熟差异性,西北地区一般从东往西逐渐成熟,所以麦客中一部分是位于晚熟区,先由北向南,再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另一部分是早熟区的农民等自家收割完后便前往相对晚熟区收割。

来乾县赶场子的麦客大多都是北上甘肃宁夏的人。他们一般都是结伴而行,叫做结帮,这其中自然就有核心人物,负责照顾好同行的伙伴,帮助他们解决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在县城赶场子时,很多人晚上都是席地而睡,好在夏收季节晚上睡在外边也不是很冷。只是偶尔碰上天雨这些麦客们就遭了殃。有一些会心一狠花钱住店,有些就仍然蜷缩在商铺的屋檐下。

麦客几乎每年下来赶场子的时间是固定的,他们是按照节气来算的。但是遇上气候变化,有时候当地的麦子能晚熟一两天,只有局部的一些旱地先熟,这时候他们的工价就比较低。比如说,乾县的麦子就是北部山地先熟,其余各部成熟时间都相对来说能晚一两天。有低谷就有高峰,待到进入麦收的高峰期,麦客的工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很多时候主雇家的麦子可能一天割不完,这时候对于麦客而言,有两种选择,一是结算完当天的工钱,赶往县城等候下一个雇主。一是仍然留在雇主家,继续收割没有割完的麦子。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有两种选择,一是按照第一天说好的工价,完工后统一结算;一是每天结算,具体工价,每天随行就市。所有的一切麦客跟雇主都必须事先商定好。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麦客和雇主之间一方有所不满,则会在一天麦收完毕结算清工钱,麦客回县城继续赶场。

对于大多数上年龄的麦客而言,他们会选择留在雇主家中,因为这样省去了来回奔波,晚上可以多休息一会儿,毕竟收一天麦子腰酸背疼的厉害。而且碰上阴雨天,主家绝对要管饭,也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花销。但是对于一些年龄稍轻的麦客而言,他们外出的经验少,所以帮主会要求他们每天必须返回县城,在某个固定地点集中。

乾县本地人收麦子,一天最多就是一亩二分地,能收亩半的这就很厉害了。对于麦客而言,也许是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缘故,一天收亩半是很正常的。收麦子是个非常辛苦的活路。要头顶烈日的爆嗮,尤其是麦芒刺在人的脸上,那种火辣辣的感觉简直是不堪回想。对于这一切,麦客都是咬着牙,可以接受。他们最怕的是这麦子被风吹到伏了一地,因为这种麦子收割起来速度快不起来,很窝工,自然就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遇到这样的庄稼,大多数的麦客都是在地头和雇主进行讨价还价,如果雇主不答应他们提价的条件,他们宁可回头就走也不下地收麦子。当然,工价是不是一定要达到他们的要求,这就不一定了,这需要双发协商,因为这麦子倒了一地,肯定会减产,这种情况下,雇主本身心里就很难受、很窝火,所以麦客们也不会太固执,毕竟都是庄稼人,都知道种庄稼的艰难,所以彼此都会愉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三夏大忙、麦客、碾麦场、镰刀、磨刀石、撒子、木叉、排叉、碌碡等都成为记忆,有一些农具被冠以古董、老物件被收藏了起来。收藏也许是为了升值,也许是为了记忆一段岁月。如果是后者,那绝对不能仅仅是藏起来,而因该让其会说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不然就失去了收藏本来的意义。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0)

相关推荐

  • 麦黄季话麦客

    上周回正宁,时值收麦打碾季,公路两边随处可见成排结队的收割机,整个早胜大街更是被收割机所占满,雷沃谷神.谷王.久保田.春雨金麦客--挤扎成一道特珠的风景线. 时代在变迁,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 割麦

    农村泥土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不会做农活的,只要舍得力气.像我这样,从小在山沟里长大,自然也不例外. 在所有的农活中,最让大家头疼的是三伏天气里"浇玉米",其次便是麦黄时节" ...

  • 关 中 麦 客 记 忆 【文/陈之耶】

          关  中  麦  客  记  忆                  [图文/陈之耶] [麦客,在关中平原上消失了]      麦客,这群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代的人群,在北方陕甘宁文化史上起着独 ...

  • 散文||麦 客

    麦   客 张志荣||甘肃 当又一个麦收季节到来,一台台收割机忙碌在田间地头的时候,看着机械化程度这么高的收割效率,分分钟就能收完一块麦田的情景,我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我的父辈们当麦客的经历. 我的家乡在 ...

  • 记忆中的麦客

    麦客 陶浒 绘 临近夏收,我回到乡下老家,徜徉于田间地头,看着蓝天白云下在微风中涌动的麦浪,闻着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麦香,我的思绪剥茧抽丝,回到了从前,眼前浮现出昔日收割的场景. 我的家乡在秦岭北部的渭 ...

  • 【散文】‖ 徐阿鹏:撵场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徐阿鹏 徐阿鹏,笔名若寒,自幼喜欢文学.现居北京,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希望用最绚烂的色彩描绘一个唯美的世界.代表作: ...

  • 【最后一位麦客】/ 周海峰

    最后一位麦客 周海峰 农历小满过半,芒种就要到了.这个时节,身居固原山区的德发就坐不住了.他从娘供奉着土地神龛的架板上取下一个布袋,掸去上面的灰尘,解开束口,从里面取出一把镰刀,镰刀把儿是桑木的,那是 ...

  • 想到早已逝去的麦客

    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小麦是主要农作物,在收割小麦的时候,专门请来割麦子的帮手,关中人就尊他们为"麦客":前来参与收割的麦客们自称为"撵场":撵场.麦客其实都是 ...

  • 散文||麦子黄了

    麦子黄了 八十年代,关中地区的联合收割机极少,大片麦子黄了都是靠人工收割.一连多日的大太阳把麦子烤成了金黄色,一片连着一片,一浪推着一浪,扑入视野.面对金黄的麦子,人们欣喜又着急,急着抢收,龙口夺粮,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修自行车的

    (十一)修自行车的 自行车作为汉语词语出现是在1866年,这一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这是该事物在汉语中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乞丐

    (九)乞丐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乾县人没有外出做乞丐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乾县曾经有过乞丐这样的群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我想写乞丐这一职业的念头萌发的时间有点早,但是一直以来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写,以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胡基

    (八)打胡基 胡基是方言,换作书面语就是"土坯",是平原地区人们盖房砌墙必备的建筑材料,是广大贫苦人民立足实际.就地取材无奈之举,也算是聪明才智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过去,砖是手工烧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修钢笔

    (六)修钢笔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人告诉我,这修钢笔不是360行中的职业,存在时期很短,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历史价值.但是,作为曾经的半吊子读书人(90年代的中专生),曾经的钢笔使用者,对曾经从事这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风箱和糙风箱

    (五)打风箱和糙风箱 虽然在蓝翔.冯懿有编著的<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中,我确实没有找到"糙风箱"这一行,但这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作为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起刀磨剪子

    (三)起刀磨剪子 起刀磨剪子,这是一个古老而日渐没落的行当,关于"起刀磨剪子"的书写是否正确,一直是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起刀"极有可能是一个方言,也有人写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窑匠,年轻人不知道是干啥的,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很早以前,人类都是穴居在山洞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遗址),后来演变成半地穴式(陕西半坡古人类遗址),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五)石匠锻磨子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五)石匠锻磨子 很早以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用到很多石器.农业生产上用到石器的,如用来碾地的石碾子(碾地.打磨地用的工具,也有叫地滚子的)直径大约20厘米,长约一米五六,两头有脐窝,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糙”风箱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风箱构造原理及"糙"风箱 风箱,关中地区方言也有叫风先,在二三十年前,那可是农村人的宝贝,家家户户必备,有了它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俗话说的"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