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人文旅游(一)
【行走在乾县】人文旅游
乾县漆水河畔的石林
漆水河,渭河支流。又名漆水,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源出麟游县庙湾附近山丘。东流折南流,经麟游县,永寿县、乾县、扶风县,至武功县白石滩入渭河。全河长151公里,平均比降4.7‰,集水面积382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约2亿立方米。中游河段建有羊毛湾水库,下游段为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这是360百科对漆水河的简介。漆水河,我原来是有一些了解的,我知道漆水河是因为白狼的缘故,在写《行走在乾县》姜村镇的时候,提到过白朗,提到过漆水河,所以自己就花了一点功夫,对漆水河以及白狼的资料进行了查阅。
知道了漆水河,发源于麟游县招贤以北斜梁下的漆溪,流经流经关头乡西南边境杨西河坡,南趋永寿入好畴河后转向南流。由米家河再入乾县境,经羊毛湾、龙岩寺,于龙塘口出峪。径流直泻,至临平镇王家庄出境,入武功界。漆水流至龙塘口,从峡谷喷出。其地有泉,水温可浴。羊毛湾水库建在漆水河入境口,"宝鸡峡渡槽"坐落于龙塘口,横亘漆水两岸,连接宝鸡峡干渠工程,使渠水盘山而过。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进行实地查看。
也知道了白狼其实叫做白朗,是北洋军阀时期规模最大的一起农民起义的领袖。白朗起义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据记载,白朗军在占领洮州后,城中所有房屋大半被付之一炬,葬身火海者不计其数。老百姓在争相出逃的过程中互相践踏,各城门“积尸高至数尺”。白朗军也因此被称为“狼匪”,领导者白朗更被称为“白狼”,可见其在时人眼中,行为几与土匪无异。
到了1914年初,白朗起义军攻克荆紫关进入陕西,一路攻克商南、孝义等县,越过秦岭直逼西安。陕地本地人称“过白狼”。4月初白朗义军主力分别由库峪、大峪口出秦岭入关中西安腹地。6日克周至县,8日渡渭水,经武功攻占礼泉县,9日攻占乾县,13日攻占永寿县、14日攻占彬县,18日攻占麟游县、19日先后攻破岐山县,21日破今千阳县、22日破陇县。半个月连破陕西9座县城,锐不可当,直奔甘肃而去。
在中国,所有的农民起义的最终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白狼也不例外。因为,所有的农民起义只是对现有的贫富现状不满,都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那种,是不彻底的革命,是满怀“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的愿望来闹革命的,所以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关于白朗在乾县的活动,本县的县志上亦有记载,我在整理《行走在乾县》中讲到赵恒娃的时候也有提及。
再次关注漆水河,是因为2017年12月13日源于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的一条新闻报道《咸阳乾县一河谷出现“石林”景观》。这石林其实就是位于乾县西15公里临平镇马里村漆水河源头——马里沟内一处长约十公里宽约一公里的河道内,因其旁边的山岭上有座龙岩寺,所以此沟也被称为龙岩沟。
龙岩寺在介绍临平镇的时候提过,龙岩寺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加之,沟底温泉可以疗身健体,所以来往者络绎不绝。近代以来,寺里虽然保存着唐代的庙洞及旧址,但因受到战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人保护,破坏严重,最终繁华不在。
石林,却是在《行走在乾县》中没有提到,因为这里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关注,所以这一方面的资料较少,自己没有实地考察,只能选取自己非常明确的有据可查的东西进行整理。所以,尽管在龙岩寺的解释中有只言片语提到了石林,自己也只能忍痛割爱不提。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上网专门的搜了一下漆水河的有关信息。发现,在此之前有一些真正的驴友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美景,只不过没有起到这样的轰动效应。为此,我将他们拍摄的图片这里发布出来,对此表示感谢。、
通过这次的重新收集整理,自己知道了关于石林的一些信息。尤其是看到了新浪博主wenrong、最爱秋色的文章,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处美景的可爱。看那石林,鬼斧神工一般,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看那乡村农妇,又多了一些田园风光的恬静淡雅,犹如小家碧玉一般令人怜爱。看那层层叠叠的土丘拔地而起,有令人想起那豪迈的西部汉子。
也不知道这纯天然的景观能够坚持多久,能够不被追名逐利、闻风而至的商人跑马圈地,开发打造,变成了人工痕迹更浓的商业景点。但这,已经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所以只有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
再次感谢:新浪博主wenrong、最爱秋色,是你们让我重新认识和定义这一出乾县境内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