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文 | 一本叔
人生,就像是这张大饼,你的饼能烙多大,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当一个人出现下面这3种迹象时,说明他的格局正在越来越大。偶尔抱怨可能是件小事,但长期抱怨就会形成习惯,它会影响你的情绪,打击你的热情,甚至降低你的工作能力。认识一家公司的HR,她分享了手下两位实习生倩倩和文静的情况。两人的实力不相上下,倩倩的履历和能力更强一些,也善于提供自己的观点,却有个陋习,就是总爱抱怨。入职没几天,对于分配的不太重要的任务就总是推脱逃避,要么交给文静去做,扬言自己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做;参与小组讨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还会在背后抱怨不公平,甚至给别人使绊子。而文静却是个稳扎稳打的姑娘,她清楚自己新入职还有很多不足,平时主动积极的承揽各项工作;自己的意见不够成熟,也会认真聆听别人的建议,积极的去做调整。她却笑笑说,我多学一点,就能早点上手,这些工作都是以后的积累。一次临时的项目策划,客户急着要,但当时其他同事都有工作要忙,本来是交给倩倩去跟进,但因为临近下班节点,倩倩抱怨客户找事,直接拒绝说自己晚上有事做不了。所以项目交到了文静的手上,意料之中,文静欣然接受,并且很快的调整状态,整理资料,熬了一个通宵,把策划做出来。最终的策划客户非常满意,也感谢文静加急完成的态度,达成长期合作。三毛说:“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经常抱怨的人,目光短浅,总是计较细枝末节,不仅自己生气,还会影响到身边人的情绪;不抱怨的人,懂得舍小取大,从不拘泥于小节,见识长远,让人相处舒适。当你学会了不抱怨,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生活。与其开口闭口都是抱怨,不如坦然接受,并努力去改变。总说人生很难,其实多是苦于纠缠,纠缠与他人之间的琐事,让自己郁郁寡欢。其实遇到烂人烂事,不纠缠,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曾看到过一则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事。
有一次季羡林和臧克家一起,在一家小饭馆吃饭。
坐在他们邻桌的,是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
吃饭的途中,妈妈去了洗手间,孩子就趁机满饭馆追逐打闹,一不小心打翻了在桌子上的花生米,自己也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不料,小孩的妈妈从洗手间出来,误以为季羡林弄哭了自家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骂道:
“一个大人干吗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季羡林没有反驳,听着小孩妈妈在一边叫骂,安静的回到了位置。
“是你家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开口骂人,你真没良心!”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那样骂你,你为什么不还嘴?”季羡林笑着说:“和一个骂你的人还嘴,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辩,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
是啊,若是季羡林非要纠缠于这件烂事,和那位母亲争出个输赢,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非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又损耗的自己的精力。
人生该是一场幸福的体验,只有摆脱无谓的纠缠,才能获得安稳幸福的生活。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加伟大。”有一次,陆军部长斯坦顿被一位少将侮辱,非常生气,于是想要报复回去。林肯看到斯坦顿的气愤,建议他写一封内容犀利的信回怼少将。斯坦顿觉得甚好,于是气愤填膺的整理措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拿给林肯看。林肯看了高声叫好:“对了,对了,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斯坦顿心情舒畅许多,于是把信件叠好装进信封,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林肯却说:
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如果你的气还没消,再写第二封信吧。”
听了林肯的话,斯坦顿顿悟,并向林肯敬了个军礼,表达了深深地谢意后离开了。生活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其余90%都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千万不要深陷情绪的漩涡,因一时冲动,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只有保持情绪稳定,才能赢得更多尊重,获得更多机会,一个人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
所以人生若想成大器,必先有格局。
把目光放长,不怨天尤人,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被情绪所控制,争取做情绪的主人,才能不掉入一时之利的陷阱,错过远方的风景。
点个“在看”,余生愿你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也能在生活里得心应手,更能在琐碎杂事面前泰然处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书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