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先生讲座的学习笔记与感悟 ——《教师博览》第四届读书论坛的收获
范小青先生讲座的学习笔记与感悟
——《教师博览》第四届读书论坛的收获
(范小青先生,朱任辉先生摄)
随着主持人周正旺先生介绍他最喜欢的当代女作家不是之一)的范小青先生出场。然后范小青先生登台演讲。等一下,之前介绍和查找的资料都知道范小青是女士。登上台的也是女士,介绍时怎么成了先生。稍一思考,原来用的是民国时期的称呼,比如我最早知道先生可以是女的,那是高中时期读钱钟书的《围城》,知道其爱人被称为杨绛先生。好了,回来。
2018年7月20日下午,《教师博览》第四届读书论坛,范小青先生为在座的500名一线教师作了题为《当下社会与文学》的讲座。
范老师是五位专家里面唯一没有制作PPT的专家,整场讲座完全是靠自己的记忆与用心呈现出来的。
讲座部分:
纯文学的阅读:纯洁、单纯、安静
当下社会与文学两者关系。
文学离不开当下社会,即使是历史题材。
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狄更斯(1812-1870)在《双城记》(1859年出版)中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范小青先生几乎是全段背出来的。
我们这个时代跟狄更斯所处的时候很相似,都是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出现了很多社会现象。比如自耕农、手工业者的纷纷破产,到城市里成为产业工人,在当时的纺织厂里,一个女工要照顾好几台织布机,一天到晚手忙脚乱,甚至因此得了很多现代病。这些工人都被机器给管控了。社会是进步了,人却成为了工具,这个过程往往被称为人的异化,比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反映了这个现象。
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更进一步,进入网络化时代。这是要以牺牲老年人为代价的。比如“网约车”,老年人适应不了。
现代社会与工业革命时候类似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手机,大多数人已经成为手机的奴隶,被手机驯服了,但手机的便捷性却又让人离不开它。
年纪大的将会被时代抛弃,举例:范先生与爱人在停车场,用支付宝付款,所以劝他爱人赶紧学会使用支付宝,不然要被淘汰。这也是一种焦虑。
文学创作要写作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为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还要对当下社会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比如多和少的悖论
多:物质丰富,信息、知识爆炸。
少:信任、时间、情感等减少。
举例1:广东卷“黄花岗起义”谁打了第一枪?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林觉民。接着问谁打了第二枪,第三枪。结果是三枪都是黄兴打的。这种考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知道太多了。
举例2:一专家在出租车上听广播,音乐名称抢答,真有人能答对很多。当时很生气,年轻人都记这些,还有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举例3:“说出皇帝允许太监娶妻是哪个时代?”、“西红柿哪一年传入中国?”知识不是用来满足求知欲,而是用来炫耀的资本,很多人就掌握了“多余的知识”,被套在里面出不来。
顺便讲了一个佛教里的小故事:有一年轻僧人觉得苦恼,请教得道高僧。高僧让年轻人把茶杯倒满,倒满后,让年轻人继续倒,年轻人说已经倒不下了。高僧说,是的,你都装满了,怎么还能再装,只有清空,才能学东西。
作家如何写出社会“多”与“少”的存在。
范先生讲了她写的小说《一个人的车站》,灵感源自坐火车,看似那么多人,都是陌生人,能感到放松,一片空白,放空、改变自己。
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现代小说更多的是符号化,而传统小说是具象的小说。
比如卡夫卡的作品,主人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现代社会这种同质化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群中有没有王木元》,玩手机短信,有一个“王元木”的电话,第一印象是这人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于是打电话过去,问对方是谁,对方说“你怎么会不知道。”然后挂掉。继续打开手机通讯录,发现里面的名字全不认识。于是怀疑自己,去看病,检查结果,脑子,心理都没有病。后来,儿子说,这是手机中了一种“汉字拆解的病毒。于是通过杀毒软件,还原之后,是“汪远林”三个汉字的右边。这个故事的源头是有一天,一个叫“孟凡远”的人发了一个段子给她,但她无论如何都想不起这人是谁,直到不久后才相起,这是在金陵图书馆认识的一个妇女,算是认识,联系过一次,后来就忘记了。感慨:现在没几个人会记对方手机号码了,以前还会记重要的电话号码,现在手机内存越来越大,越来越依赖手机了。
比如快和慢的悖论
比如以前从苏州到南京要坐巴士,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城际高铁很快就到了。修铁路在国外修七年的工程,到中国一年半就给你修好,因为我们的工人可以三班倒,日夜不停地工作,而外国是有严格的作息要求的。
比如以前跟男朋友谈恋爱,两地写封信三天到,对方回信三天回,数着日子期盼着,也是一种情感的积淀,不像现在,有手机,一个短信,一通电话,说分手就分手了。
比如以前的纯文学,可以慢慢写,慢慢磨,磨出味道,结构、内容都精致,一年写两个短篇就算很了不起了;现在网络文学写手每天5000到10000字交稿。一年写好几个长篇。当然,这些写手吃得也是青春饭。年纪大了也写不动啊。
我们非常怀念那种慢写作,写慢生活的传统文学。举例:“推敲”,就讲到当年贾岛“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故事。
讲快的部分,还讲了一个西方文学剧本《椅子》,讲述演员们从左边上台,到了舞台,一边聊天,一边穿过那些椅子,还没到右边下台,戏剧就结束了。用这种象征手法,现代派的结构,来说明人生的荒诞,被琐碎的事情给冲得七零八落。
当然,进一步解读,椅子象征物质,穿过椅子找出路就是精神。
文学要反映当下社会(这个标题是我添的)
在物质化时代,我们有依赖,我们有精神痛苦,有信仰缺失。
举例:网上看了一则新闻:台风中,一个女记者怕被风吹走,用绳子绑着现场作直播。下面的跟帖开骂的人很多。“为了上位,不要命。”“这电视台领导不是人。”等等。注意了,这些网上评论的人,其实就是你我身边的人,却充满了戾气。说明我们多么缺乏信仰。
因为现在的意识形态是“成功”,而成功的标准是“钱”。
举例:前几年的抗战神剧。各种穿越、手撕等。是这些编剧、导演没有常识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是故意的。只为收视率。因为,找到错误,让观众获得满足感,“你看我多有水平”。电视台也提高收视率,获得更多广告收入。所以,我们的艺术越来越差,急需提高,这需要一种责任意识。
文艺创作不能仅为了“钱”。比如张艺谋非常想与日本硬汉高仓健(《追捕》主演)合作,找了一个《英雄》剧本,被高仓健拒绝,高仓健说不拍这样的商业片。那一瞬,张艺谋很惭愧,于时有了与高仓健合作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但是票房却很惨淡。
面对当下社会,我们需要学会欣赏、鉴赏,需要提高与改变。
讲座部分到此结束,下面是与观众互动环节。
问:您说中国人缺乏信仰,请问您有解决方案吗?
答:我们作家只呈现现实,能看到问题,是不能开药方的医生。但是,每个人都去做一些事情,可能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问:请问现实中的“王曼”后来怎么样了?
《王曼曾经来过》人设是假的。刘芸的批判,人与人的隔膜,怀疑。对保姆这个阶层的描写,是真的人。能做好钟点工,可是由于没有身份证,便办了假身份证,荒诞的种子遍地生长,可怜王曼被辞退后,进入传销组织。其实想通过这个短篇写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感慨“一张纸比一个人更重要。”
问:您为什么能长期写作?
答:最近上映的《邪不压正》的原著者张北海先生到82岁才受人关注。现在写作的主力军是70后,80后。我60岁多岁了,70岁80岁还要写,因为这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享受,没有更多的物质享受。
问:请把《手机》的故事讲完。
答:《手机》其实讲述的是人对手机的过于依赖。说的是一专家要到江西南昌开会,组织者已经发了位置,电话,时间等信息。跟往常一样,买好机票,就到了南昌,结果,手机死机了。下了飞机,不知道与会地点,联系方式等。两眼一抹黑。又问不到别人,急得死。找磁卡电话很久,没有卖磁卡的。找投币电话,却没有零钱,等换好了零钱,发现电话是坏的。电话,电话,电话。到哪里找电话?到宾馆。于是,打个出租去宾馆。司机问去哪里,专家说他也不知道,找家宾馆停下就可以了。到了前台,服务生说要住宿才能打电话。于是办理住宿,交了押金。惊魂甫定,打电话给单位的负责人,记不到号码,于是打114,电话拨通到单位,已经到了晚上9点了,没人上班。打爱人电话,问“我在哪开会?”爱人说:“我怎么知道。”于是,让爱人打老张电话。说等电话,便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爱人也没有打电话过来。于是又打过去。爱人说“打你电话,接不到,前台说,客人隐私,不给接通。”“打电话给老张,老张出差了,也不知道号码。”没有办法,时间越来越紧,会议要错过了。只好去把手机修好才行。等手机修好,找到地址,打车过去,又遇到堵车。等到了会场,会议已经散场了。在门外遇到一些熟人过来打招呼,说你也来了。
(我与周正旺先生合影)
感悟:
一开始我不相信周正旺先生说的“范小青先生是他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不是之一)。”但是,整场报告听完之后,我对于周正旺先生的话深信不疑。
范小青先生虽然已经63岁了,但是,她的记忆力,思维还是那么清晰。她对于社会的理解是那么深刻。她的理念还是那么与时俱进。这些都是让人敬佩的。
因为学历史,讲历史的原因,我也经常喜欢把现在的中国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做对比,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北大教授钱乘旦先生经常把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合理做法拿来作为中国当前问题的参考。
一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沉下心来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就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中国到何处去,就能够有更多人正确合理地来解决中国问题,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人的中国。
还是用范小青先生的话结束吧:“每个人都去做一些事情,可能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2018年7月31日
作者:周小泉,1981年2月生,江西余江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历史科目教员,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班主任工作。 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加全市高三质检命题,全省盟校命题,参编初、高中教辅资料;辅导学生参加小论文比赛、讲故事比赛获市一等奖;参加全市、全省、全国教学比赛,获奖多次。近年来,把教育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微信公众号“涓涓小泉”向社会传播。欢迎扫码关注,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