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青年教师研究课展示及评课漫谈

题记:2018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在历史悠久的江南文化名城扬州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一中学历史教学届的盛会,聆听了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讲座,观摩了国内青年才俊的现场授课,感受了90后青年老师的激情演讲,让我这个差不多有20年教龄的老师的思想和理念受到了多重冲击和感染,在思绪澎湃之后坐下来仔细回味,感触颇深,便有了以下几篇文章,算不上什么心得体会,权当是对自己的鼓励吧。——陈国华

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侧记(二 )

青年教师研究课展示及评课漫谈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陈国华

2018年9月20日下午在百年名校扬州中学的报告厅进行了论坛的青年教师研究课展示环节,来自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曹伟老师展示了《大门口的陌生人---鸦片战争》一课和来自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顾超平老师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课。根据论坛的议程安排,两节展示课要探究的教学问题是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的现场对比反思,要求上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原生态呈现课堂,不能提前磨课,临时由扬州中学抽调高一学生来上课,老师学生都是第一次见面,目的就是发现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差距,寻找解决差距的办法。以下我将分三个层次来介绍这次研究课展示环节。一是对整节课的听课个人感受,二是授课老师介绍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三是现场专家的点评及建议。

展示课堂一:曹伟《大门口的陌生人——鸦片战争》。

这节课整体听起来的感受是沉闷,一节课几乎全是曹伟老师一个人在读材料,问问题,但是学生好像和老师不在一条线上,我们的论坛微信群中不断有听课老师打出了闷闷闷的词,看来所有听课老师的感觉是一样的,整堂课学生的回答寥寥无几,即便是能回答一下的也不再老师预设的问题思路上。曹老师前面不断的想通过启发的方式诱导学生答问题,所以前面用了大概30分钟在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上面,在不断的启发无果,学生无力配合的情况下,感觉曹伟老师是很无奈的赶完了后面的内容,在下课铃响后,匆匆结束了展示课,我看到曹伟老师似乎是心力憔悴的坐在了椅子上。其实曹伟老师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他是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高级教师,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扬州市历史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曾经获得全国历史课堂教学一等奖,一堂全国性的历史展示课上成这样的效果,估计曹伟老师自己也没想到,所以曹老师有些沮丧。

在展示课评课研究环节,首先请授课老师讲自己的课程设计过程。曹伟老师说他的设计思路是关于鸦片战争的一般性知识,比如基本的原因,大概的过程以及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初中都应经学过,基本上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他重新解构了教材,设计了《大门口的陌生人---鸦片战争》,重点放在了战争背景的深层次探究和战争的影响反思上,以提供大量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来探究突破这两个设计的重点问题,以陌生人为主线把整堂课穿插起来。本来自己的设计思路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最应该让整堂课出彩的学生没有配合起来,一开始发现学生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沉默之后自己没有及时的调整问题的设计,而是慌了起来,导致整堂课没有按自己原先的设计走下去,最后曹老师表示由于对学情的研判出了问题,没有展示出一堂出彩的好课向与会嘉宾和老师表示歉意。

随后束鹏芳、陈国兵、郭富斌、魏勇、鲁东海五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总体来说,各位专家的意见集中到了两点:一是曹伟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很好的,以材料解读问题,引领学生的史学思维,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却没有达到老师原先设计的目标,原因就在于授课教师缺乏对学情的分析,所提的问题太有深度,高一的新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论坛微信群的老师也认为这节课如果作为复习课效果肯定会很好。由此也引出了研究课展示大家集中讨论的一个问题,即课程设计的材料选取问题。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会看很多的资料,在资料看多了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困惑,这么多资料都很好,都想用到课程中去,而我们的课堂只有45分钟,怎么办?这就是材料的取舍问题了,曹伟老师这节课材料选取的太多了,虽然都很好,有些材料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但是这么大的容量要让高一新生在45分钟之内看完思考完,把问题回答好本身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束鹏芳老师认为材料的选取的评判标准是材料要服务于政治诉求和社会教化功能,服务于我们课程设计的主题,一节课材料不宜过多,一个问题几个经典的材料即可,所以一定要有所取舍;二是郭富斌老师和陈国兵老师都提到了我们要拓展我们课堂的宽度,郭富斌老师认为历史课的价值在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两个功能,因此要不断拓展课堂的宽度。本次论坛主题是家国情怀,围绕曹伟老师这个课题关于晚晴时期的家国情怀问题进行讨论,这就是课堂宽度的拓展。鲁东海老师认为这节课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被陌生人打开大门后的反应上,从政府到民间,从士大夫精英到百姓,都缺乏现代家国情怀,所以历史教育一定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有影响。魏勇老师就晚晴的家国情怀问题做了深度的解读,以郭嵩焘和倭仁为例,理解家国情怀的历史性。

课堂展示二:顾超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这节课听起来的总体感受是活跃,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比较默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高,基本上达到了教师预先的课堂设计。作为刚毕业2年的年轻老师,顾老师很有活力和亲和力,与高一的学生没有距离感,学生整堂课都比较放松的投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贴近高一学生的思维程度,并且顾老师能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当然,由于顾老师和学生离那个年代都比较远,和时代还是有距离感的,或许上这样的课题,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更能深刻的讲清楚那个时代的历程,年轻老师在讲这段探索史的时候不能举出更贴近时代生活和现实的例子,感染力度弱了些。这堂课最后的升华部分是很精彩的,对于探索中出现的错误的反思落脚到了论坛的主题家国情怀上。

顾老师在讲述这堂课的设计的时候说讲了三点:一是异地和陌生的学生配合,怎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感,他想到了用扬州中学在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史来透视那个年代的探索史,并且找到了五六十年代扬州中学的毕业照和建筑展示出来,课堂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二是讲述探索过程的主题是时空流变的历史,把重大探索的史实和时空观念紧密结合,讲述一个时空流变的历史;三是对于探索的反思的价值在于古今对话,以家国情怀为落脚点,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错误是人文、科学、理性的缺失。这应该是整堂课最精彩的设计,从最后的课堂效果上看达到了历史课的价值,就是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领。

随后束鹏芳、陈国兵、郭富斌、魏勇、鲁东海五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总体来说,各位专家的意见集中到了两点:一是历史老师要学会讲故事。所有专家一致认为,历史课堂要精彩,要吸引住学生,不要丢掉了历史课本身特有的优势,就是教材故事化。当然不是乱讲故事,历史课的故事是历史故事,这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的处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历史眼光,深沉的历史思考的产物。比如顾老师这堂课,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有很多那个时代的生活素材,不需要用课本上那些什么养猪的材料,年纪大一点或和那个时代接近的老师都经历过或听长辈说过那个时代很多故事,这些素材完全可以用到课堂上来讲给学生听。顾老师是90后,讲起这个时候的故事时候明显还是有距离感的。举一个例子,农业放卫星的事情,第一放出水稻高产卫星的是江西省贵溪县,《人民日报》1958年6月26日报道江西省贵溪县水稻亩产达2340斤,随后7月22日福建闽侯上报水稻亩产7275斤。当时有学生就说水稻亩产2340斤不高吧,顾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水稻亩产一般有多少,包括论坛群里的老师谈论的时候有说五六百斤,有说一千多斤,有说两千多斤的,五六十年代的水稻亩产和现在的水稻亩产当然是不同的,实际上五六十年代的水稻亩产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样子,现在杂交水稻一般亩产在800—1000斤的样子。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确实很难说清楚。怎样讲好历史故事确实是我们历史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专家们总体上认为要讲活历史故事,一定要多看书,多看世界,多思考;二是历史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怎样设计出来好的问题来,当然好的标准是以是否适合我自己的这个课堂为标准。具体来说,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服务于这堂课的核心目标,其次要适合授课的学生群体的深度和宽度,再次要体现一堂课的价值取向的落脚点,最后问题设计要有利于考试,毕竟我们还是要考试的,魏勇老师就历史问题设计做了专门的讲述,这里不在赘述。

通过对这四节研究展示课(另一个会场同时进行了两节研究展示课,分别是来自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的刘相钧老师和来自首都师大附中的刘芳芳老师)的深入剖析和探讨,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过程与授课实际效果的对比,从中找出了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专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点评,对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现场会诊,给出了许多具有实用性的建议,为我们这些参会的一线教师解了疑答了惑,让我们从新的高度和视角重新审视我们所从事的历史教育工作,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收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或许这就是论坛所期望的价值。

曹老师授课现场

顾老师授课现场

专家点评

陈国华老师在现场

编后:陈老师的学习精神让人感动。这种态度是我需要学习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