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诊断与分型标准
1.1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原因不明的消瘦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以肺痨、眩晕、胸痹心痛、消肿、中风、眼疾、疮痈等病症,或因烦渴、烦躁、神昏等病就诊,或无症状,体检明发现本病、
(2)体征: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体征。病情严重时出现急性并发症有失水等表现,病久则出现与大血管、微血管、周围或内脏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并发症相应的体征。
(3)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①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mmol/L(200mg/dl);或
②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h血浆葡萄糖(FBG)水平≧7.0mmol/L(126mg/dl);
③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在不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证糖尿病 ,不推荐做第三次OGTT测定。
糖尿病的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h血糖值确定的。空腹指8~14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痛痒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今1分子的葡萄糖为82.5g)。
必须注意,在无高血糖危象,即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状态下,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必须在另一日按表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访中复查明确。再次强调,对无高血糖危象者诊断糖尿病时,绝不能依据一次血糖测定值进行诊断。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妊娠妇女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长期以来未统一,建议亦采用75gOGTT。
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和(或)OGTT后2h血糖标准。最好进行OGTT,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FBG)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h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水平调查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尤其在老年人中,有时可有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2h血糖值并用。
1.2 辨证分型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参考前期的文献损进行,早期以开郁清热为主,中晚期以补虚为宜,并针对兼夹痰、湿、浊、瘀、等致致病因素辨证施治。
1.2.1糖尿病期
1.2.1.1热
a.肝胃郁热证
主症:面色红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痞满,胸胁胀闷,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b.痰热互结证
主症: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
次症:胸闷脘痞,喜冷饮,饮水量多,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体胖,苔黄腻,脉弦滑。
c.肺胃热盛证
主症:口大渴,易饥多食,汗出多。
次症:喜冷饮,饮水量多,小便多,面色红赤,舌红,苔薄黄,脉洪大。
d.胃肠实热证
主症: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
次症:口干口苦,或有口臭,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e.肠道温热证
主症: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或臭秽难闻。
次症:小便色黄,口干不渴,或有口臭,舌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f.热毒炽盛证
主症:口渴引饮,心胸烦热。
次症:体生疥疮、痈、疽,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舌红,苔黄。
1.2.1.2 虚
a.热盛伤津证
主症:口大渴,汗多,乏力。
次症:喜冷饮,饮水量多,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虚。
b.阴虚火旺证
主症:五心烦热,急躁易怒。
次症:口干口渴,时时汗出,少寐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c.气阴两虚证
主症: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口干口苦。
次症: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数。
d.脾虚胃滞(热)证
主症:心下痞满,乏力纳呆,口苦。
次症:水谷不消,便溏,或腹泻,口干口苦,乏力,纳差,或干呕呃逆,舌淡胖苔腻或薄黄腻,舌下络瘀,脉弦滑无力。
e.上热下寒证
主症:心烦口苦,下利。
次证:胃脘灼热,或呕吐,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闭。
1.2.1.3 损(并发症期)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日久均可导致肝肾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a.肝肾阴虚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注:在糖尿病中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合并视网病变。
b.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注: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后期。
c.脾肾阳虚证:腰膝酸冷,夜尿频,畏寒身冷,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或见浮肿,舌淡胖大,脉沉细。
1.2.1.4 兼证
除以上证候外,痰、湿、浊、瘀是本病常见的兼证,兼谈主要见于肥胖糖尿病患者;兼湿主要见于糖尿病胃肠病变;兼浊主要见于糖尿病血脂、血尿酸较高的患者;兼瘀主要见于糖尿病血管病变。
a.兼痰
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b.兼湿
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c.兼浊
腹部肥胖,实验室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
d.兼瘀
肢体麻木或疼痛,胸闷刺痛,或中风偏瘫,语言謇涩,或眼底出血,或下肢紫暗,唇舌紫暗,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暴露,苔薄白,脉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