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改变》+《变革》

4月和5月,跟着“采铜·深度社”读了两本书,分别是《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变革为何这样难》,正在读的是《U型理论》。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和《变革为何这样难》的读书笔记已经完成,内容如下:

如何改变,才能不与初衷背道而驰?

难的背后是什么?|读《变革为何这样难》

这两本书都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讨论“遇到问题,需要改变或变革”,读的过程中虽然有遇到过困难,比如:不同国度对词汇的不同理解,行业跨越性,知识面,实践等,但总体上阅读非常愉悦。

我在想,如果把这两本书融合到一起,提炼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论,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是不是更有价值?于是,就有了这一篇。

01

处理一个问题时,有没有相应的原则?

《改变》

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以清晰、准确、不带主观判断的语言将问题描述清楚”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领导安排了一项工作,如果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项工作要求描述清楚,那么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同理,处理一个问题前,将问题定义清楚,才可能去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不是似是而非或仅仅是自己假想的问题。

我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和总结,转化为「4W1H法」。「4W1H」中的4W,指的是What(做什么,做成什么,是目标),Where(在哪儿做,是地点),When(什么时候做,是时间),Who(谁来做,是执行对象);1H指的是How(如何做,是行动方案)。

02

怎么解决拖延症、完美主义等?

《改变》

有个例子说: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把钥匙搞丢了,他不回到遗落钥匙的地方,反而在路灯下低头猛找,只因为路灯下才是最亮的地方。

罗伯特·阿德里说:“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事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这就是书中所说的「乌托邦症候群」,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为了去找自认为最终的、最完满的解决办法,从而陷入了极端主义,反而迟迟不愿行动,最后怪罪自己、怪罪环境或者半途而废。

「乌托邦症候群」的问题在于“假设错误”,即自认为“应当如何”的前提成为了问题,在这个前提下继续解决,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思维训练,说得是(大意):先凑合着做完,比完美的半途而废要好;直接开始,有时候比准备充分了再开始要好;跌出去的一步,比脑内千山万水要好。这也是第二序的改变,当我们不再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问题有时候就迎刃而解了。

03

如何让自己更乐观地面对问题?

《改变》

面对同样半杯水,乐观者说我的杯中有半满的水,而悲观者则说我的杯子一半是空的。

不是事情本身令我们困扰,而是我们所持的关于事情的意见在困扰我们。这是对既存事实的后设层次,是一个更高的逻辑层次。

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重新框定的技术”。重新框定并不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也不是生产什么洞察,而是教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

书中有一个例子:滑铁卢之役后,普鲁士的布鲁乔将军想要炸毁法国的桥梁,近代历史中最负盛名的谈判家塔列朗阻止布鲁乔的方法是:将桥重新命名。如果只是采取反对、劝说的方法,仍然属于第一序改变,而塔列朗的做法是重新框定问题,属于第二序改变。

前段时间,开车接一个朋友,路遇堵车,我有些着急,朋友没有劝我别着急,而是和我谈论每一辆插队的车的车型、排量、价格、使用体验,完美的重新框定和话题转移。我自己的理解就是,重新框定就是对非此即彼的问题,提出第三个解决方案。

04

如何确定自己最想改变的“一件大事”?

《变革》

如果一开始就设计了错误的目标,那么之后的分析再出色也不可能解决问题。

《改变》书里在针对“改变的目标”方面,有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包括:对自己至关重要,对周围的人至关重要,集中精力需要提高的领域是关于自己必须进行的改变。

如果是在团队中,可以去问上司、同事或者下属,让他们给你反馈。我记得以前问过我的直属领导:通过上一年的工作,我下一年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什么?这个进步目标将对自己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一个更好的团队成员以及为更好地为下属服务。

也可以去问你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和他们讨论,你选定的目标如果取得实际进展,是否会带来相应的收益。

05

如何找到并测试自己的盲点?

《变革》

按照《变革》里的说法,任何诠释现实的意识模式或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些盲点,一些难以看到的重大假设常常阻碍了我们的认知和行动。

罗列这些重大假设的过程就是制作「X光切片」的过程,当找到这些重大假设后就是观察、记录、测试重大假设并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

比如:对于一个总是不敢拒绝别人的人来说,他内心的重大假设可能是“如果我拒绝,别人会认为我冷漠”。那么,不妨设计一系列实验,测试这个假设。当然,这个测试是有标准的,具体可按照书中提供的“S-M-A-R-T标准”。S-M指的是安全(safe)和舒适(modest),A指的是可行性(actionable),R-T指的是研究(research)和测试(test)。

我记得刚担当团队负责人的时候,不敢和员工进行深入交谈,特别是涉及调岗、绩效评估等方面,总是感觉准备不够。这件事的隐藏假设是:为了有效工作必须准备充分。其结果反而是一拖再拖,没有实时地调解好员工的情绪,因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批评,实时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后记:

这两本书看完了,体会比较深的是:无论是改变还是变革,其出发点都是一种面对问题时的开放观念和思路,但其本源都是自身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面对变革,需求改变,先从自身做起。

(0)

相关推荐

  • 以前的模板太糟糕了?

    "嘿,你们有实验模板借我们抄抄吗?" 每隔几周,就有人过来问我们有没有一个精益创业的模板让他们写清楚自己的实验.而我们的回答都是: 没有. 我们不是固定模板的粉丝 我们也不推荐盲目 ...

  • 管理者做到这三件事,员工就能高歌猛进

    通过在组织中创造员工联结.团队联结和组织联结,"联结型管理者"们不必全方位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不必成为所有问题的来源,就可以使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敬业度和忠诚度 ...

  • 黄渡海读书会第一讲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讲解参照的思维导图 刚好看到一篇解读这本书的文章,值得推荐: 最复杂莫过人心--谁认为有问题,谁就有问题! http://www.sohu.com/a/14 ...

  • 一个人混的再差,也别向别人借这3样东西,借了容易致祸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爷爷说:一个人,都有混得好的时候,和混得不好的时候.做人,一定要记住,一个人混 ...

  • 老僧说:经历过大苦的人,会看到四个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真奇怪

    作者:南山大叔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最近,闲来无事,就买了一些水果,去我老家附近的一处寺庙,去拜访一位70岁的老僧.老人家出家多年,一个人守着这个小寺庙,已经几十年了.见我来了,老人家自然高兴, ...

  • 想从别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记得付出相应的报酬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具体到实际的生活里,就会视而不见.这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感恩之心,而是不能理解不同的东西所具备的价值. 例如你是个老师,那总有些人要你利用休息辅导她家孩子作业,原 ...

  • 明明别人错了,为何要我改变?| 济语

    因为不改变 难受.痛苦的是我们自己 改变并不代表我们做错了 也不是委屈求全.曲意迁就 而是面对他人的伤害 面对看不顺眼的人和事 不在意.不走心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如此,它就伤害不到我们 本浅解记录, ...

  • 吕杨说,玩点儿别人没玩过的东西,才有趣

    由阿根廷.加拿大.新西兰.南非.美国(加州)和智利 6 个不同国家的葡萄酒协会组织而成的新世界葡萄酒联盟是葡萄酒行业里「前无古人」的一次创举.在牵头人吕杨看来,这一为期 4 个月的项目不仅可以将原本单 ...

  • 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需要改变的却是我?

    有位读者,在咨询过程中,问到了这个问题.大意是:我已经够好了,不是我的错,明显是别人的错,但为什么需要改变的人是我?类似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大量存在.比如,你做一件事,已经尽力了,你在生活上已经尽力了, ...

  • 感悟‖ 别总是想和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可能不是人家的兴趣所在

    在家里待久了,就会很无聊,总想着要干点什么才好.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分享这个词语,好像自己总是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分享一下,而且希望从对方的眼神或者动作里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那种情感. <陈情 ...

  • 别人能教会你的东西,历史能教会你更多【852】

    这是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最近更新的一期节目,我周五晚上刚刚看完. 节目里的王绘春老师化妆后神似孔子.看到他双鬓斑白,步履蹒跚地出现的时候,仿佛孔夫子真的出现了一样. 主持人撒贝宁也说:彩排 ...

  •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

    今天的主题是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这既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生活. 首先,对需要被改变的人来说,他们的改变意愿才是问题的关键. 每个人都只更关注自己,而不是别人.对于需要被改变的人来说,如果 ...